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00488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包括主侧端子组和内绝缘端子座;主侧端子组具有主侧端子组投影面,且主侧端子组具有用于信号传输的至少一主侧第一导电端子与至少一主侧第二导电端子;主侧第一导电端子具有主侧第一导电端子对接结构与主侧第一导电端子焊接结构;主侧第二导电端子具有主侧第二导电端子对接结构与主侧第二导电端子焊接结构;内绝缘端子座具有内绝缘端子座主侧第一定位结构与内绝缘端子座主侧第二定位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导电端子实现遮蔽,以减少电连接器的信号传输受到外界干扰的程度,而满足电连接器的信号传输要求。而满足电连接器的信号传输要求。而满足电连接器的信号传输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连接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子器件
,特别是涉及一种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电连接器被广泛运用到各种电子设备上,但因应电子设备的特殊需求及发展,电连接器信号传输的需求与日俱增;然而,现有电连接器受限于机构设计的遮蔽效果不佳,导致信号传输常会受到外界干扰,造成电连接器的信号传输过程中发生衰减和失真等问题,而难以满足电连接器的信号传输要求。
[0003]因此,如何减少电连接器在信号传输过程中受到外界干扰,实为所属
人士所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用于解决现有电连接器在信号传输过程中容易受到外界干扰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连接器,用于对接一对接构件与焊接一焊接构件,该对接构件具有一对接部位,该焊接构件具有一焊接部位,该电连接器包括:一主侧端子组,该主侧端子组具有一主侧端子组投影面,且该主侧端子组具有用于信号传输的至少一主侧第一导电端子与至少一主侧第二导电端子,其中,该主侧第一导电端子具有一主侧第一导电端子对接结构与一主侧第一导电端子焊接结构;该主侧第二导电端子具有一主侧第二导电端子对接结构与一主侧第二导电端子焊接结构;以及一内绝缘端子座,该内绝缘端子座具有一内绝缘端子座主侧第一定位结构与一内绝缘端子座主侧第二定位结构,其中,该内绝缘端子座主侧第一定位结构用于定位该主侧第一导电端子,以使该主侧第一导电端子位于预定位置,且朝平行于该主侧端子组投影面的方向延伸,使该主侧第一导电端子对接结构可用于对接该对接构件的对接部位,且使该主侧第一导电端子焊接结构可用于焊接该焊接构件的焊接部位;该内绝缘端子座主侧第二定位结构用于定位该主侧第二导电端子,以使该主侧第二导电端子位于预定位置,且朝平行于该主侧端子组投影面的方向延伸,使该主侧第二导电端子对接结构可用于对接该对接构件的对接部位,且使该主侧第二导电端子焊接结构可用于焊接该焊接构件的焊接部位;以及该主侧第一导电端子于该主侧端子组投影面上的投影区域为一主侧第一导电端子投影区域,该主侧第二导电端子于该主侧端子组投影面上的投影区域为一主侧第二导电端子投影区域,该主侧第二导电端子投影区域的面积大于该主侧第一导电端子投影区域的面积,以使该主侧第二导电端子可遮蔽该主侧第一导电端子,以减少该主侧第一导电端子的信号传输受到外界干扰的程度。
[0006]优选地,于本专利技术的电连接器中,该内绝缘端子座具有一内绝缘端子座主侧空隙结构,该内绝缘端子座主侧空隙结构设置于邻近该主侧第一导电端子的位置,以使该内绝缘端子座与该主侧第一导电端子之间存在空隙,进而使该主侧第一导电端子的信号传输的
阻抗值满足预设条件。
[0007]优选地,于本专利技术的电连接器中,该至少一主侧第一导电端子为多个主侧第一导电端子,该主侧第二导电端子邻近该多个主侧第一导电端子的其中至少一个,该主侧第二导电端子用于遮蔽邻近的主侧第一导电端子以减少该邻近的主侧第一导电端子的信号传输受到外界干扰的程度。
[0008]优选地,于本专利技术的电连接器中,该主侧第一导电端子投影区域位于该主侧第二导电端子投影区域中。
[0009]优选地,于本专利技术的电连接器中,该电连接器还包括:一外绝缘端子座,该外绝缘端子座具有一外绝缘端子座头端构造与一外绝缘端子座尾端构造,且该主侧第二导电端子还具有一主侧第二导电端子内嵌接结构与一主侧第二导电端子外嵌接结构,该主侧第二导电端子外嵌接结构用于嵌接该外绝缘端子座,该主侧第二导电端子内嵌接结构用于嵌接该内绝缘端子座,以定位该外绝缘端子座与该内绝缘端子座,而使该主侧第一导电端子对接结构与该主侧第二导电端子对接结构分别位于该外绝缘端子座头端构造,以用于对接该对接构件的对接部位,且使该主侧第一导电端子焊接结构与该主侧第二导电端子焊接结构分别位于该外绝缘端子座尾端构造,以用于焊接该焊接构件的焊接部位。
[0010]优选地,于本专利技术的电连接器中,该外绝缘端子座还具有一外绝缘端子座主侧第一定位结构与一外绝缘端子座主侧第二定位结构,其中,该外绝缘端子座主侧第一定位结构用于定位该主侧第一导电端子,以使该主侧第一导电端子位于预定位置;该外绝缘端子座主侧第二定位结构用于定位该主侧第二导电端子,以使该主侧第二导电端子位于预定位置。
[0011]优选地,于本专利技术的电连接器中,该内绝缘端子座主侧第一定位结构为卡接结构以用于卡接定位该主侧第一导电端子,该内绝缘端子座主侧第二定位结构为孔槽结构以用于穿设定位该主侧第二导电端子,该外绝缘端子座主侧第一定位结构为抵接结构以用于抵接定位该主侧第一导电端子,该外绝缘端子座主侧第二定位结构为孔槽结构以用于穿设定位该主侧第二导电端子。
[0012]优选地,于本专利技术的电连接器中,该内绝缘端子座具有一内绝缘端子座主侧扣接结构,该外绝缘端子座具有一外绝缘端子座主侧扣接结构,该内绝缘端子座主侧扣接结构用于扣接该外绝缘端子座主侧扣接结构,以使该内绝缘端子座容置于该外绝缘端子座中。
[0013]优选地,于本专利技术的电连接器中,该电连接器还包括:一主侧跨接导电体,且该至少一主侧第二导电端子为多个主侧第二导电端子,且各该主侧第二导电端子还具有一主侧第二导电端子抵接结构;该主侧跨接导电体嵌设于该内绝缘端子座,该内绝缘端子座使该主侧跨接导电体跨过该主侧第一导电端子;该主侧第二导电端子抵接结构穿过该内绝缘端子座而抵接该主侧跨接导电体,以使该主侧跨接导电体跨接各该主侧第二导电端子,使各该主侧第二导电端子电性连接而构成一主侧第二导电电路。
[0014]优选地,于本专利技术的电连接器中,该主侧跨接导电体具有一主侧跨接导电体插接结构,该主侧跨接导电体插接结构用于插接该内绝缘端子座,以使该主侧跨接导电体嵌设于该内绝缘端子座。
[0015]优选地,于本专利技术的电连接器中,该主侧跨接导电体为塑胶导电体或金属导电体。
[0016]优选地,于本专利技术的电连接器中,该电连接器还包括:一次侧端子组,该次侧端子
组具有一次侧端子组投影面,且该次侧端子组还具有用于信号传输的至少一次侧第一导电端子与至少一次侧第二导电端子,其中,该次侧第一导电端子具有一次侧第一导电端子对接结构与一次侧第一导电端子焊接结构;该次侧第二导电端子具有一次侧第二导电端子对接结构与一次侧第二导电端子焊接结构;以及该内绝缘端子座还具有一内绝缘端子座次侧第一定位结构与一内绝缘端子座次侧第二定位结构,其中,该内绝缘端子座次侧第一定位结构用于定位该次侧第一导电端子,以使该次侧第一导电端子位于预定位置,且朝平行于该次侧端子组投影面的方向延伸,使该次侧第一导电端子对接结构可用于对接该对接构件的对接部位,且使该次侧第一导电端子焊接结构可用于焊接该焊接构件的焊接部位;该内绝缘端子座次侧第二定位结构用于定位该次侧第二导电端子,以使该次侧第二导电端子位于预定位置,且朝平行于该次侧端子组投影面的方向延伸,使该次侧第二导电端子对接结构可用于对接该对接构件的对接部位,且使该次侧第二导电端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连接器,用于对接一对接构件与焊接一焊接构件,所述对接构件具有一对接部位,所述焊接构件具有一焊接部位,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包括:一主侧端子组,所述主侧端子组具有一主侧端子组投影面,且所述主侧端子组具有用于信号传输的至少一主侧第一导电端子与至少一主侧第二导电端子,其中,所述主侧第一导电端子具有一主侧第一导电端子对接结构与一主侧第一导电端子焊接结构;所述主侧第二导电端子具有一主侧第二导电端子对接结构与一主侧第二导电端子焊接结构;以及一内绝缘端子座,所述内绝缘端子座具有一内绝缘端子座主侧第一定位结构与一内绝缘端子座主侧第二定位结构,其中,所述内绝缘端子座主侧第一定位结构用于定位所述主侧第一导电端子,以使所述主侧第一导电端子位于预定位置,且朝平行于所述主侧端子组投影面的方向延伸,使所述主侧第一导电端子对接结构可用于对接所述对接构件的对接部位,且使所述主侧第一导电端子焊接结构可用于焊接所述焊接构件的焊接部位;所述内绝缘端子座主侧第二定位结构用于定位所述主侧第二导电端子,以使所述主侧第二导电端子位于预定位置,且朝平行于所述主侧端子组投影面的方向延伸,使所述主侧第二导电端子对接结构可用于对接所述对接构件的对接部位,且使所述主侧第二导电端子焊接结构可用于焊接所述焊接构件的焊接部位;以及所述主侧第一导电端子于所述主侧端子组投影面上的投影区域为一主侧第一导电端子投影区域,所述主侧第二导电端子于所述主侧端子组投影面上的投影区域为一主侧第二导电端子投影区域,所述主侧第二导电端子投影区域的面积大于所述主侧第一导电端子投影区域的面积,以使所述主侧第二导电端子可遮蔽所述主侧第一导电端子,以减少所述主侧第一导电端子的信号传输受到外界干扰的程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绝缘端子座具有一内绝缘端子座主侧空隙结构,所述内绝缘端子座主侧空隙结构设置于邻近所述主侧第一导电端子的位置,以使所述内绝缘端子座与所述主侧第一导电端子之间存在空隙,进而使所述主侧第一导电端子的信号传输的阻抗值满足预设条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主侧第一导电端子为多个主侧第一导电端子,所述主侧第二导电端子邻近所述多个主侧第一导电端子的其中至少一个,所述主侧第二导电端子用于遮蔽邻近的主侧第一导电端子以减少所述邻近的主侧第一导电端子的信号传输受到外界干扰的程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侧第一导电端子投影区域位于所述主侧第二导电端子投影区域中。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一外绝缘端子座,所述外绝缘端子座具有一外绝缘端子座头端构造与一外绝缘端子座尾端构造,且所述主侧第二导电端子还具有一主侧第二导电端子内嵌接结构与一主侧第二导电端子外嵌接结构,所述主侧第二导电端子外嵌接结构用于嵌接所述外绝缘端子座,所述主侧第二导电端子内嵌接结构用于嵌接所述内绝缘端子座,以定位所述外绝缘端子座与所述内绝缘端子座,而使所述主侧第一导电端子对接结构与所述主侧第二导电端子对接结构分别位于所述外绝缘端子座头端构造,以用于对接所述对接构件的对接部位,且使所述主侧第一导电端子焊接结构与所述主侧第二导电端子焊接结构分别位于所述外绝缘端子座尾端构造,以用
于焊接所述焊接构件的焊接部位。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绝缘端子座还具有一外绝缘端子座主侧第一定位结构与一外绝缘端子座主侧第二定位结构,其中,所述外绝缘端子座主侧第一定位结构用于定位所述主侧第一导电端子,以使所述主侧第一导电端子位于预定位置;所述外绝缘端子座主侧第二定位结构用于定位所述主侧第二导电端子,以使所述主侧第二导电端子位于预定位置。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绝缘端子座主侧第一定位结构为卡接结构以用于卡接定位所述主侧第一导电端子,所述内绝缘端子座主侧第二定位结构为孔槽结构以用于穿设定位所述主侧第二导电端子,所述外绝缘端子座主侧第一定位结构为抵接结构以用于抵接定位所述主侧第一导电端子,所述外绝缘端子座主侧第二定位结构为孔槽结构以用于穿设定位所述主侧第二导电端子。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绝缘端子座具有一内绝缘端子座主侧扣接结构,所述外绝缘端子座具有一外绝缘端子座主侧扣接结构,所述内绝缘端子座主侧扣接结构用于扣接所述外绝缘端子座主侧扣接结构,以使所述内绝缘端子座容置于所述外绝缘端子座中。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一主侧跨接导电体,且所述至少一主侧第二导电端子为多个主侧第二导电端子,且各所述主侧第二导电端子还具有一主侧第二导电端子抵接结构;所述主侧跨接导电体嵌设于所述内绝缘端子座,所述内绝缘端子座使所述主侧跨接导电体跨过所述主侧第一导电端子;所述主侧第二导电端子抵接结构穿过所述内绝缘端子座而抵接所述主侧跨接导电体,以使所述主侧跨接导电体跨接各所述主侧第二导电端子,使各所述主侧第二导电端子电性连接而构成一主侧第二导电电路。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侧跨接导电体具有一主侧跨接导电体插接结构,所述主侧跨接导电体插接结构用于插接所述内绝缘端子座,以使所述主侧跨接导电体嵌设于所述内绝缘端子座。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侧跨接导电体为塑胶导电体或金属导电体。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一次侧端子组,所述次侧端子组具有一次侧端子组投影面,且所述次侧端子组具有用于信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盈仲黄睦容
申请(专利权)人:唐虞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