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彦平专利>正文

能消除干扰的超声波径向换能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00452 阅读:2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应用于岩石、岩体、混凝土构筑物及水下监测的声波测试采用的超声波换能器,具体来说是一种能消除干扰信号,实现高信噪比精准测量的超声波径向换能器。其主要特征是通过在换能器的非有效发射接收部位的柱体侧面上设计一层纤细而柔软的毛绒体,利用毛绒体的柔性支承、定位、减晃、防撞和消声的功能,从根本上能实现声波测试的无干扰发射和高保真接收的目的,使检测信号更加稳定可靠,确保主机能准确地进行全自动检测和评定,从而达到显著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工程质量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应用于岩石、岩体、混凝土构筑物及水下监测的声波测试采用的超声波换能器,具体来说是一种能消除干扰信号,实现高信噪比测量的超声波径向换能器。
技术介绍
以往的声波测试,接收信号中迭加了许多干扰噪声其中迭加在首波前面的干扰 噪声,导致全自动检测时不能正确判定实测声时和首波波幅,给数据分析带来困难,也致使 声时测量精度降低;迭加在首波后面的干扰噪声,虽然尚不多为人提及,但仍造成接收波形 失真,频谱变化复杂;当检测到缺陷时,干扰噪声可能完全掩盖了被检部件的有效信息,给 波形分析判定带来困难。存在明显干扰噪声的检测技术,由于检测结果不稳定,许多检测人 员对检测报告的评判缺乏必要的信心,浪费了大量人工整理检测报告的时间,还可能造成 工程质量隐患,危及自身和社会的根本利益。 造成测量信号信噪比差的原因,当换能器有效发射功率低,接收灵敏度差,自身低 抗电磁干扰的能力弱的情况下,下列外来干扰噪声对检测信号的影响就更加突出 1.换能器与检测通道的侧壁发生摩擦及碰撞,产生明显的干扰噪声; 2.换能器在拉拔过程中,扶正器与检测管侧壁间出现了跳跃式接触,引发干扰噪 声; 3.换能器拉拔移动时发出的拽水声; 4.异常地磁、地电、地下水流动等环境产生的干扰噪声。 导致声时和波幅测量精度降低的主要原因如下 1.因干扰噪声引致不能准确判定首波到达时,并误判噪声波幅为信号波幅; 2.换能器在检测通道中左右平面晃动,存在声时修正值t'测量的误差; 3.换能器在检测通道中上下竖向振动,收发换能器间存在相对高差变化,而引起 声距变化造成的测量误差等。 以往解决测量噪声的问题的方向,更多的是放在提高检测仪器的电路结构和性能 上,对换能器直接接收干扰噪声的问题认识不足。采用扶正器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换能器在 声测管中居中,减少t'测量的误差,同时保护换能器不与管壁碰撞而损坏换能器。但扶正 器的刚度相对较大,阻碍了换能器在变形的检测通道中正常移动或通过,所以在大量的工 程质量检测中,并未广泛采用扶正器。另外换能器在移动过程中,扶正器与检测管侧壁间出 现了一种跳跃式接触,引发了干扰噪声,同时也加大了换能器在检测通道中拉拔移动过程 中产生的拽水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专利技术一种能直接消除干扰信号,从根本上实现高信噪比精准测 量的超声波径向换能器,其途径是通过在换能器的非有效发射接收部位的柱体侧面上设计 一层纤细而柔软的毛绒体,利用毛绒体的柔性支承、定位、减晃、防撞和消声的功能,确保换能器在检测通道中能自由通过,实现声波测试无干扰发射和高保真接收,达到提高工作效 率,科学地、准确地检测评定工程质量的目的。 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应用于岩石、岩体、混凝土构筑 物及水下监测的能消除干扰的超声波径向换能器,其特征在于超声波换能器为柱状径向振 动的换能器,换能器的有效发射接收部位1的两端分别连接上非有效发射接收部位2和下 非有效发射接收部位3,连接导线4接在上非有效发射接收部位2的另一端,在有效发射接 收部位1区域以外的柱体侧面上有连成一起的柔软的短毛线5,通过利用短毛线的柔性支 承、定位、减晃、防撞和消声的功能,实现声波测试无干扰发射和高保真接收的目的。 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换能器侧面上柔软的的短毛线5为纤细而柔软的毛绒基料6, 毛绒基料6如毛绒布、羽绒布及动物皮毛;换能器侧面上柔软的的短毛线5为弯曲模量小的 短线7,短线7如柔软胶线、柔软胶条、胶丝。为确保不增大换能器的有效直径,毛绒基料6 宜安装在换能器有效发射接收部位1区域以外的柱体的内凹侧面上。 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还有下列几种安装方法及组合方式 1.将毛绒基料6制成毛绒圆管ll,将毛绒圆管11套接在有效发射接收部位1区 域以外的柱体上。 2.将侧面带有毛绒基料6的配重块8,通过螺接方式安装在下非有效发射接收部 位3的下方。 3.将毛绒基料6制成一中央带孔的毛绒边垫片9,毛绒边垫片9通过配重块8或 下锥体10安装在下非有效发射接收部位3的下方。 4.将弯曲模量小的柔软胶线、柔软胶条、胶丝、纤维制成一中央带孔的软线边垫片 12,软线边垫片12通过配重块8或下锥体10安装在下非有效发射接收部位3的下方。 5.上非有效发射接收部位2柱体的侧面上有连成一起的纤细而柔软的短毛线5或 短线7,毛绒边垫片9或软线边垫片12通过配重块8或下锥体10安装在下非有效发射接收 部位3的下方。 6.上非有效发射接收部位2柱体的侧面上有连成一起的纤细而柔软的短毛线5, 橡胶齿轮形扶正器13通过配重块8或下锥体10安装在下非有效发射接收部位3的下方。 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通过在接收换能器内装有前置放大器,以提高检测信号的传输质量。 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换能器的非有效发射接收部位的柱体侧面上设计一 层纤细而柔软的短毛线,如毛绒布、羽绒布、动物皮毛,及直径略大些的短线如内空的柔软 胶线、柔软胶条、胶丝、纤维,利用这些毛绒体的柔性支承和缓垫的作用,防止换能器与检测 通道的侧壁间直接发生摩擦及碰撞,消除其发出的干扰噪声;换能器侧面上的毛绒体能增 加换能器在水中快速移动的阻力,与其柔性支承产生的定位居中的作用相结合,能稳定换 能器,起到减少换能器在检测通道中左右平面晃动和上下竖向振动的作用,从而消少了声 时测量的误差;换能器侧面上的毛绒体能改善换能器在孔道移动过程中产生的紊流,消除 并吸收换能器在检测通道中拉拔移动过程中发出的拽水声,起到消声器的作用,从根本上 能实现声波测试的无干扰发射和高保真接收的目的,使检测信号更加稳定可靠,确保主机 能准确地进行全自动检测和评定,从而达到显著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工程质量的效果。毛绒 体分别安装在换能器上、下非有效发射接收部位均能取得明显效果,上、下端同时安装效果更佳,将其安装在柱体的内凹侧面上,能确保不增大换能器的有效直径,使换能器在检测孔 道中自由通过。将侧面带有毛绒基料的配重块,通过螺接方式安装在下非有效发射接收部 位的下方,或制成毛绒圆管,将毛绒圆管套接在有效发射接收部位区域以外的柱体上,均是 合适的设计。将毛绒边垫片、软线边垫片安装下非有效发射接收部位的下方,能起到较佳的 柔性支承、定位、减晃和防撞作用;上非有效发射接收部位柱体的侧面上安装毛绒体,下端 通过下锥体或配重块固定安装毛绒边垫片、软线边垫片、橡胶齿轮形扶正器,能使换能器在 检测孔道中居中的定位效果更佳。接收换能器内装有前置放大器能明显提高信号的传输质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和实施方法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一种在下非有效发射接收部位的侧面上安设短毛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一种在上非有效发射接收部位的侧面上安设短毛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一种非有效发射接收部位的侧面上安设短毛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一种在换能器上端安装毛绒圆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一种在换能器下端安装设了绒毛的配重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毛绒边或软线边垫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橡胶齿轮形扶正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在换能器下端安装毛绒边或软线边垫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一种在换能器上同时安设绒毛和毛绒边或软线边垫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一种在换能器上同时安设绒毛和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应用于岩石、岩体、混凝土构筑物及水下监测的能消除干扰的超声波径向换能器,其特征在于超声波换能器为柱状径向振动的换能器,换能器的有效发射接收部位1的两端分别连接上非有效发射接收部位2和下非有效发射接收部位3,连接导线4接在上非有效发射接收部位2的另一端,在有效发射接收部位1区域以外的柱体侧面上有连成一起的柔软的短毛线5,通过利用短毛线的柔性支承、定位、减晃、防撞和消声的功能,实现声波测试无干扰发射和高保真接收的目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彦平王涛庄彩霞
申请(专利权)人:陈彦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