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复合型碳纤
‑
乙烯超细纤维过滤结构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滤料
,具体为一种基于复合型碳纤
‑
乙烯超细纤维过滤结构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滤料包括用于物理分离的过滤介质,主要包括过滤布、过滤网、滤芯、滤纸以及最新的膜。生活中,口罩或是面罩等防尘罩的滤料一般多是一些机械织物,这种滤料要达到高的阻尘效率,唯一的方法就是增加厚度,而增加厚度的负面作用就是让使用者感到呼吸阻力很大,且颗粒物附着量大也会加大呼吸阻力,感觉不舒适;并且颗粒物大量且快速地附着在滤芯滤料上,造成滤料迭代快;因此我们需要提出一种基于复合型碳纤
‑
乙烯超细纤维过滤结构及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复合型碳纤
‑
乙烯超细纤维过滤结构及方法,可移动层上的橡胶纤维线芯毛刷在固定层上的皮质纤维层进行摇臂摆动,实现动态下持续静摩擦,橡胶纤维线芯毛刷上的电子转移至皮质纤维滤料上,对碳纤维层和无纺布层实现持续性静电离子驻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复合型碳纤
‑
乙烯超细纤维过滤结构,包括面罩进气嘴(1),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罩进气嘴(1)的底部密集分布有多组通气孔(8),所述面罩进气嘴(1)上安装有盖板(4),所述面罩进气嘴(1)的内部卡接有用于过滤颗粒物的过滤组件(9),所述过滤组件(9)包括箍环(91)和固定在箍环(91)内部的滤料(93),所述滤料(93)包括由外向内依次设置的可移动层(931)、固定层(932)、碳纤维层(933)进而无纺布层(934),所述可移动层(931)转动安装于固定层(932)上,所述可移动层(931)的底部开设有第二凹槽(13),所述第二凹槽(13)的内部安装有橡胶纤维线芯毛刷(14),所述固定层(932)上开设有第一凹槽(11),所述第一凹槽(11)的内部内嵌有皮质纤维层(12),所述橡胶纤维线芯毛刷(14)贴合在皮质纤维层(12)上,所述面罩进气嘴(1)的内部还安装有驱动可移动层(931)转动的定位驱动组件(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复合型碳纤
‑
乙烯超细纤维过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驱动组件(5)包括转动安装在盖板(4)上的套筒(55),所述套筒(55)的内部滑动插接有插杆(56),所述可移动层(931)的表面开设有卡槽(10),所述插杆(56)的端部卡接于卡槽(10)的内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复合型碳纤
‑
乙烯超细纤维过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驱动组件(5)还包括安装在面罩进气嘴(1)外壁上用于驱动套筒(55)转动的马达(51),所述马达(51)设为正反转马达,所述马达(51)的输出轴上通过联轴器连接有转轴(52),所述转轴(52)的端部外壁套设固定有第一伞齿轮(53),所述套筒(55)的外壁上套设固定有第二伞齿轮(54),所述第一伞齿轮(53)与第二伞齿轮(54)啮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复合型碳纤
‑
乙烯超细纤维过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4)上开设有沉头孔(6),所述套筒(55)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贇,罗永富,袁绿,陈敏,杨雪霜,
申请(专利权)人:六盘水师范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