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俊东专利>正文

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墙浇筑设备及浇筑施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002757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墙浇筑设备及浇筑施工工艺,包括底板、输送机构、浇筑机构和注浆机构,所述浇筑机构固定安装于底板的顶部,所述浇筑机构的右侧设置有浇筑槽,所述输送机构安装于底板的顶部且位于浇筑槽的内侧,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预制墙浇筑技术领域。该装配式建筑预制墙浇筑设备及浇筑施工工艺,通过在底板的顶部分别进行输送机构、浇筑机构以及注浆机构的安装,这些机构的联动运行能够达成预制墙的持续性生产,在生产的过程中承接台带动模具进行移动时,通过弧形柱与波形槽的对接,使得摊料框内部的摊料板在模具内部前后摆动,并且同时在第二齿牙板的连接下也会带动横柱和振捣棒做间隔式的起降运动。和振捣棒做间隔式的起降运动。和振捣棒做间隔式的起降运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墙浇筑设备及浇筑施工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装配式建筑领域,具体为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墙浇筑设备及浇筑施工工艺。

技术介绍

[0002]装配式建筑是指把传统建造方式中的大量现场作业工作转移到工厂进行,在工厂加工制作好建筑用构件和配件如:楼板、墙板、楼梯、阳台等,运输到建筑施工现场,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在现场装配安装而成的建筑。
[0003]当前工厂内进行预制件的浇筑制作时,由于其中预制墙面积大且内部需要添加多种钢筋材料,造成整体的浇筑过程过于繁琐并且会出现一些缺陷,如:现有的浇筑过程,是先将钢筋网以及钢筋笼放置在模具内,然后再将混凝土浇筑在内部,浇筑完成后还需要人工利用工具将其内部摊平,同时钢筋网材料会导致混凝土填充不均匀还需要后续用振捣棒进行振动,最后一步再进行表面抹平,整个过程全程都是利用人工进行操作,这种浇筑方式会增加工作人员的疲劳度,导致随着时间的持续工作效率会逐渐降低,达不到应有的生产量,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工具的操作也会随着疲劳度的增加无法达到规范性利用,容易出现质量问题,所有现在设计一种能够降低人工操作的装配式建筑预制墙浇筑设备来解决此类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墙浇筑设备及浇筑施工工艺,解决了当前预制墙全程通过人工进行操作,过程繁琐且劳动量大,会随着时间的持续导致效率降低的问题。
[000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墙浇筑设备,包括底板、输送机构、浇筑机构和注浆机构,所述浇筑机构固定安装于底板的顶部,所述浇筑机构的右侧设置有浇筑槽,所述输送机构安装于底板的顶部且位于浇筑槽的内侧,所述注浆机构安装于浇筑机构的右侧与输送机构相配合使用。
[0006]优选的,所述输送机构包括承重板,且承重板固定安装于底板的顶部且位于浇筑槽的内侧,所述承重板的右侧通过固定板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的一端贯穿承重板并通过轴承件转动连接于承重板内腔的左侧,所述承重板的前部与后部均开设有移动口,所述第一螺纹杆的表面且位于承重板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纹筒,所述螺纹筒的前部与后部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两个所述连接板相背的一端通过移动口延伸至承重板的外部,两个所述连接板的顶端之间固定连接有承接台,且承接台位于承重板的顶部;
[0007]所述承接台的顶部通过开设开口设置有模具,所述承接台的前部与后部均开设有波形槽,所述连接板的底部且位于承重板的外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齿牙板。
[0008]优选的,所述浇筑机构包括浇筑箱,所述浇筑箱内部的前部与后部均开设有联动
槽,两个所述联动槽内腔相远一侧的左边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滑槽板,所述第一滑槽板的内部滑动安装有第二齿牙板,所述第二齿牙板远离第一滑槽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与波形槽相配合使用的弧形柱,且弧形柱的一端贯穿浇筑箱并延伸至浇筑槽的内侧,所述浇筑槽内腔的前部与后部均开设有与弧形柱相配合使用的第一升降口,两个所述联动槽内腔相远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滑槽板,所述第二滑槽板的内部滑动安装有滑板,两个所述滑板相对的一端均贯穿浇筑箱并延伸至浇筑槽的内侧,两个所述滑板之间固定连接有横柱,且横柱的底部通过开设开口固定安装有振捣棒,且振捣棒等距设置有若干个,所述浇筑槽内侧的前部与后部均开设有与滑板相配合使用的第二升降口。
[0009]优选的,所述浇筑槽内侧的前部与后部之间且位于横柱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摊料框,所述摊料框内腔的前部与后部之间通过轴承件转动连接有第二螺纹杆,所述摊料框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三滑槽板,所述第二螺纹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套,且螺纹套等距设置有若干个,所述螺纹套的底部通过转动件转动连接有摊料板,所述螺纹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与第三滑槽板相配合使用的限位滑块,所述第二螺纹杆的两端均贯穿浇筑箱并通过轴承件转动安装于联动槽的内侧,所述第二螺纹杆表面的前部与后部且位于联动槽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与第二齿牙板相啮合的第一齿轮。
[0010]优选的,两个所述联动槽内腔相远一侧的右边通过轴承件转动连接有转动杆,且转动杆的一端贯穿浇筑箱并延伸至浇筑槽的内侧,所述转动杆延伸至浇筑槽内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第一齿牙板相配合使用的第二齿轮,后部所述联动槽内腔的后部且位于转动杆的上部通过轴承件转动连接有从动杆,且从动杆的前端贯穿浇筑箱并延伸至前部联动槽的内部,所述转动杆和皮带轮表面的前部与后部且位于联动槽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皮带轮,同一联动槽内部的两个皮带轮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所述从动杆的表面且位于浇筑槽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抹平辊。
[0011]优选的,所述浇筑箱的顶部开设有储料槽,所述浇筑箱内部上侧的前部与后部均开设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槽内腔的底部开设有贯穿至联动槽内部的联动口,两个所述转动槽内腔相远的一侧之间通过轴承件转动连接有横杆,且横杆贯穿储料槽,所述横杆表面的前部与后部且位于转动槽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三齿轮,所述滑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于第三齿轮相啮合的第三齿牙板,所述横杆的表面且位于储料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搅拌辊。
[0012]优选的,所述注浆机构包括限位滑框,且限位滑框固定安装于限位滑框的右侧,所述限位滑框的内部滑动安装有抽料泵,且抽料泵等距设置有若干个,相邻两个所述抽料泵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抽料泵的出料口连接有放料管,所述储料槽内腔的底部通过开设开口固定连接有抽料管,且抽料管延伸至浇筑槽的内侧,所述抽料管延伸至浇筑槽内部的一端连接有输料管,且输料管的数量与抽料泵相同,若干个所述输料管的一端分别与抽料泵的进料口连接。
[0013]优选的,所述浇筑箱的右侧且位于浇筑槽的前部与后部均固定连接有第四滑槽板,且第四滑槽板的内部滑动安装有滑块,且滑块的右侧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与模具相配合使用的导向板,两个所述承接台分别通过支架与最前部和最后部抽料泵连接。
[0014]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墙浇筑施工工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15]S1、使用前,将模具放置在承接台顶部的凹槽内,然后预先在其内部放置好钢筋架,同时将混合完成的混凝土料注入储料槽的内部,待准备工序完成后进行浇筑工序;
[0016]S2、进行浇筑工序时,首先将电机启动,电机启动带动第一螺纹杆进行旋转,第一螺纹杆旋转时会通过螺纹筒的作用在连接板拉动下使承接台连同模具一起进行移动,顶部的模具在移动时左侧会预先触碰到两个导向板,两侧的导向板被触碰到后在第四滑槽板的导向下会拉动若干个抽料泵向两侧移动分散开来,此时若干个抽料泵也同步启动通过输料管和抽料管将储料槽内部的混凝土抽出注入进行模具内,此时模具与承接台继续匀速的向左移动,在移动的过程中模具的左侧先与若干个摊料板触碰然后将通过转动件将摊料板整体向左翻转,待模具继续移动时摊料板与边缘壁脱离翻转至模具的内部,与此同时弧形柱会与承接台前部与后部的波形槽进行接触,由于波形槽为波浪形,弧形柱进入波形槽时会在第一滑槽板的限位下作上下往复运动,由于弧形柱和第二齿牙板连接,而第二齿牙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墙浇筑设备,包括底板(1)、输送机构(2)、浇筑机构(3)和注浆机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浇筑机构(3)固定安装于底板(1)的顶部,所述浇筑机构(3)的右侧设置有浇筑槽(5),所述输送机构(2)安装于底板(1)的顶部且位于浇筑槽(5)的内侧,所述注浆机构(4)安装于浇筑机构(3)的右侧与输送机构(2)相配合使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墙浇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构(2)包括承重板(201),且承重板(201)固定安装于底板(1)的顶部且位于浇筑槽(5)的内侧,所述承重板(201)的右侧通过固定板固定连接有电机(202),所述电机(202)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杆(203),所述第一螺纹杆(203)的一端贯穿承重板(201)并通过轴承件转动连接于承重板(201)内腔的左侧,所述承重板(201)的前部与后部均开设有移动口(204),所述第一螺纹杆(203)的表面且位于承重板(201)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纹筒(205),所述螺纹筒(205)的前部与后部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206),两个所述连接板(206)相背的一端通过移动口(204)延伸至承重板(201)的外部,两个所述连接板(206)的顶端之间固定连接有承接台(207),且承接台(207)位于承重板(201)的顶部;所述承接台(207)的顶部通过开设开口设置有模具(208),所述承接台(207)的前部与后部均开设有波形槽(209),所述连接板(206)的底部且位于承重板(201)的外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齿牙板(21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墙浇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浇筑机构(3)包括浇筑箱(301),所述浇筑箱(301)内部的前部与后部均开设有联动槽(302),两个所述联动槽(302)内腔相远一侧的左边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滑槽板(303),所述第一滑槽板(303)的内部滑动安装有第二齿牙板(304),所述第二齿牙板(304)远离第一滑槽板(30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与波形槽(209)相配合使用的弧形柱(305),且弧形柱(305)的一端贯穿浇筑箱(301)并延伸至浇筑槽(5)的内侧,所述浇筑槽(5)内腔的前部与后部均开设有与弧形柱(305)相配合使用的第一升降口(306),两个所述联动槽(302)内腔相远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滑槽板(307),所述第二滑槽板(307)的内部滑动安装有滑板(308),两个所述滑板(308)相对的一端均贯穿浇筑箱(301)并延伸至浇筑槽(5)的内侧,两个所述滑板(308)之间固定连接有横柱(310),且横柱(310)的底部通过开设开口固定安装有振捣棒(311),且振捣棒(311)等距设置有若干个,所述浇筑槽(5)内侧的前部与后部均开设有与滑板(308)相配合使用的第二升降口(309)。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墙浇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浇筑槽(5)内侧的前部与后部之间且位于横柱(310)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摊料框(312),所述摊料框(312)内腔的前部与后部之间通过轴承件转动连接有第二螺纹杆(314),所述摊料框(312)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三滑槽板(313),所述第二螺纹杆(314)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套(315),且螺纹套(315)等距设置有若干个,所述螺纹套(315)的底部通过转动件转动连接有摊料板(316),所述螺纹套(31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与第三滑槽板(313)相配合使用的限位滑块(317),所述第二螺纹杆(314)的两端均贯穿浇筑箱(301)并通过轴承件转动安装于联动槽(302)的内侧,所述第二螺纹杆(314)表面的前部与后部且位于联动槽(302)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与第二齿牙板(304)相啮合的第一齿轮(318)。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墙浇筑设备,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联动槽(302)内腔相远一侧的右边通过轴承件转动连接有转动杆(319),且转动杆(319)的一端
贯穿浇筑箱(301)并延伸至浇筑槽(5)的内侧,所述转动杆(319)延伸至浇筑槽(5)内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第一齿牙板(210)相配合使用的第二齿轮(323),后部所述联动槽(302)内腔的后部且位于转动杆(319)的上部通过轴承件转动连接有从动杆(320),且从动杆(320)的前端贯穿浇筑箱(301)并延伸至前部联动槽(302)的内部,所述转动杆(319)和皮带轮(321)表面的前部与后部且位于联动槽(302)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皮带轮(321),同一联动槽(302)内部的两个皮带轮(321)之间通过皮带(322)传动连接,所述从动杆(320)的表面且位于浇筑槽(5)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抹平辊(324)。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墙浇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浇筑箱(301)的顶部开设有储料槽(331),所述浇筑箱(301)内部上侧的前部与后部均开设有转动槽(325),所述转动槽(325)内腔的底部开设有贯穿至联动槽(302)内部的联动口(326),两个所述转动槽(325)内腔相远的一侧之间通过轴承件转动连接有横杆(3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术余董庆龙董宏安陈俊东
申请(专利权)人:陈俊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