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咳喘安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哮喘治疗用制剂
,尤其涉及一种咳喘安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哮喘又名支气管哮喘。支气管哮喘是由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多种炎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超敏反应性炎症,导致气道高反应性,可逆性流受限并反复发生喘息、咳嗽和带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以及咳嗽的间断性发作。现代医学治疗支气管哮喘主要用支气管扩张剂、抗白三烯药、肥大细胞稳定剂、免疫抑制剂、基因疗法等,以控制症状,但其存在许多这样那样的问题,如选择性强,单独应用难以奏效,长期应用副作用较大,目前尚不能解决哮喘发病、发展等问题。
[0003]中医药治疗哮喘具有疗效好,作用靶点多、副作用小、疗效确切、善于预防、长于治本等优点,在哮喘的防治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广泛、深入研究中医药治疗哮喘的作用及机理,不仅有助于阐明中医哮病理论的现代科学内涵,还有其重要的临床意义。但是,中药由于一般气味较大,且携带不便,导致患者在在服用中药时会存在一定的困难。
[0004]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咳喘安胶囊,其特征在于,包括胶囊壳体以及中药颗粒;所述胶囊壳体内部具有空腔结构,所述中药颗粒填充于所述空腔结构内,且所述中药颗粒的填充量为所述空腔结构体积的1/3~2/3;所述中药颗粒由以下重量份组分组成:紫苏叶150~200份、灸麻黄80~120份、苦杏仁150~200份、薄荷80~120份、灸桑皮200~300份、大腹皮150~200份、桂枝80~90份、甘草80~120份、姜半夏80~120份和乌梅150~200份;所述胶囊壳体由以下重量份组分组成:20~40份纤维素、16~30份β
‑
环糊精、10~30份食用明胶、0.1~2份增塑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咳喘安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塑剂为肌醇或山梨醇。3.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咳喘安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制备中药颗粒:将桂枝80~90份和甘草80~120份干燥至含水量≤12%,随后进行粉碎,过80目筛,获得细粉和粗粉;将获得的粗粉与紫苏叶150~200份、灸麻黄80~120份、苦杏仁150~200份、薄荷80~120份、灸桑皮200~300份、大腹皮150~200份、姜半夏80~120份和乌梅150~200份混合后,获得混合物A;随后,将混合物A浸入水中,煎煮获得滤液;至少煎煮三次,合并滤液进行浓缩处理,获得浓缩物;将获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敏,杨铁虹,孟静茹,马雪,李明凯,吴玉梅,唐坚,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