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盲文模块及点阵触觉显示终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00144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盲文模块及点阵触觉显示终端,涉及触觉显示技术领域,包括触摸板模块、盲文点驱动器模块、导磁片、围板、底板、底板附件和针座连接器模块,所述触摸板模块上设有八点阵列盲文点。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范围广,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模块化设计方法,具有可装配性、可维护性、可加工性的技术特点,能够较低成本地制造出各种类型盲文点显器和二维触觉图像显示设备;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盲文触点密集点阵独立驱动技术,响应时间短、刷新频率高、能耗较低和便于携带;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广泛运用于数字化动态呈现单行或多行盲文以及点阵触觉图像,具有实时性、稳定性、高性价比的特点,助力视障人士打开新“视”界,尽享美好生活,和谐融入信息社会。和谐融入信息社会。和谐融入信息社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盲文模块及点阵触觉显示终端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触觉显示
,具体涉及一种盲文模块及点阵触觉显示终端。

技术介绍

[0002]全球视障群体庞大,约有2.85亿,其中3900万人完全失去视力。数字时代,点阵触觉显示终端可以帮助视障人士无障碍地获取知识,和谐融入信息社会。
[0003]在现有技术中,韩国Kwon等人运用聚二甲基硅氧烷薄膜和相变材料,研发了一台相变材料式点阵触觉显示终端,存在驱动电压高,响应时间长的问题。日本Matsunaga等人将SMA微型线圈驱动器和永磁体自锁结构相结合,研制了一台有100个盲文触点,点距2.5mm的点阵触觉显示终端, 存在触点刷新频率低的问题。美国Xie等人,运用微型“剪刀”机构,研制了压电陶瓷式点阵触觉显示终端,不能满足盲文点距的要求。美国Russomanno等人,研制了一台有56个盲文触点,点距2.5mm的气动式点阵触觉显示终端,存在能耗高和不便携带的问题。瑞士Juan等人研发了一台16个盲文触点,触点点距4mm的电磁式点阵触觉显示终端,存在盲文触点支撑力较小的问题。因此,现有的盲文触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盲文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触摸板模块(1100)、盲文点驱动器模块(1200)、导磁片(1300)、围板(1400)、底板(1500)、底板附件(1600)和针座连接器模块(1700),所述触摸板模块(1100)上设有二行四列排布的八点阵列盲文点,每个所述盲文点独立受控于一个盲文点驱动器模块(120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盲文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触摸板模块(1100)两侧设有两个卡扣(1113),两个卡扣(1113)与围板(1400)上的两个滑槽(1401)形成间隙装配;所述触摸板模块(1100)下底面与围板(1400)上的定位板平台(1405)相接触;所述触摸板模块(1100)的定位孔(1131)为倒喇叭形,用于定位盲文点驱动模块(1200)中的上铁芯(1210);所述导磁片(1300)设在围板(1400)的三个凹槽导磁片槽(1402)中,材料为铁基非晶合金;所述围板(1400)的底部设有两个底板卡槽(1404),与底板(1500)的两个围板插槽(1501)形成过盈装配,用于使围板(1400)安装在底板(1500)上;所述底板(1500)上设有十六个引脚柱孔(1502),与盲文点驱动器模块(1200)的引脚针柱(1243)形成过盈装配,用于固定盲文点驱动器模块(1200);所述底板附件(1600)上设有两个连接立柱(1601),用于与底板(1500)的底板附件连接孔(1503)形成过渡装配;所述底板附件(1600)下部设有针座连接器(1700),针座连接器(1700)上设有引脚针卡座(1720),用于与盲文点驱动器模块(1200)的引脚针(1260)形成过渡装配。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盲文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摸板模块(1100)包括触摸板(1110)、盲文触点(1120)、定位板(1130);所述触摸板(1110)底部设有五个定位板连接孔(1112),用于与定位板(1130)的五个连接柱(1132)形成过渡装配;所述定位板(1130)上方的八个孔的直径小于盲文触点(1120)下端的直径;所述触摸板(1110)的阶梯孔(1111)与定位板(1130)上顶面之间形成腔体,用于为盲文触点(1120)提供上下运动的活动空间;所述触摸板(1110)和定位板(1130)的材料均为尼龙,由精密模具注塑而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盲文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盲文点驱动器(1200)包括上铁芯(1210)、驱动针(1220)、线圈(1230)、骨架(1240)、永磁体(1250)、引脚针(1260);所述永磁铁(1250)设在骨架(1240)的阶梯孔的底部;所述上铁芯(1210)开有通孔,用于安装在骨架(1240)的阶梯孔内形成过盈配合,与骨架(1240)顶面粘紧贴合,上铁芯(1210)的锥形头部尺寸小于定位板(1130)的定位孔(1131)尺寸;所述驱动针(1220)插入上铁芯(1210)的通孔,其下端面与永磁铁(1250)的顶面紧密接触;所述线圈(1230)由漆包线缠绕而成,设在骨架(1240)的绕线柱(1241)上,其进线和出线分别绕过骨架(1240)的两个引线槽(1240),与两根引脚针(1260)焊接;所述骨架(1240)由精密模具注塑而成,其二个引脚柱(1243)上插有二根引脚针(126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文珍陶文韬刘畅梁宏博王非凡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交互感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