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微生物及其用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9973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13
微生物经基因工程改造以产生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重组微生物及其用途
[0001]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0002]本申请要求于2021年2月8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第63/147,108号的权益,其全部内容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中。
[0003]政府权利
[0004]本公开是在政府支持下根据能源部(Department of Energy)授予的合作协议DE

SC0019090进行的。政府对本专利技术享有一定的权利。


[0005]本公开涉及重组微生物和用于通过对包含CO和/或CO2的底物进行微生物发酵来产生3

羟基丙酸酯[3

HP]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6]3‑
羟基丙酸酯[3

HP]为一种平台化学品,充当用于产生聚合物材料的前体并且作为化学原料。聚(3

羟基丙酸)[P(3

HP)]为一种可生物降解聚合物,具有良好特性,如不寻常的高热稳定性。
[0007]3‑
HP可用于衍生多种贵重工业化学品,其包括:丙烯酸,其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能够从碳源产生3

羟基丙酸酯(3

HP)的重组固定C1的细菌,所述细菌包含编码包括β

丙氨酸丙酮酸氨基转移酶和丙二酸半醛还原酶的外源酶的群组的核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菌,所述细菌进一步包含编码包括丙酮酸羧化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和天冬氨酸脱羧酶的外源酶的群组的核酸,其中所述核酸可操作地连接至启动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菌,所述细菌进一步包含编码包括丙氨酸脱氢酶和2,3

丙氨酸氨基变位酶的外源酶的群组的核酸,其中所述核酸可操作地连接至启动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菌,所述细菌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群组:自产乙醇梭菌、扬氏梭菌、拉氏梭菌、嗜一氧化碳梭菌、德雷克氏梭菌、粪味梭菌、醋酸梭菌、蚁酸醋酸梭菌、大梭菌、食甲基丁酸杆菌、伍氏醋酸杆菌、巴氏嗜碱菌、布劳特氏菌属、粘液真杆菌、热醋酸穆尔氏菌、热自养穆尔氏菌、卵形鼠孢菌、银醋酸鼠孢菌、球形鼠孢菌、普氏产醋杆菌和基伍嗜热厌氧菌。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细菌,所述细菌为选自由扬氏梭菌和自产乙醇梭菌组成的群组的梭菌属物种。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菌,所述细菌进一步包含编码乙酰辅酶A羧化酶的核酸,其中所述核酸经密码子优化以表达于所述细菌中。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细菌,其中所述乙酰辅酶A羧化酶衍生自梭菌属、金属球菌属、硫化叶菌属或绿屈挠菌属的成员。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菌,其中编码包括β

丙氨酸丙酮酸氨基转移酶和丙二酸半醛还原酶的外源酶的群组的所述核酸经密码子优化以表达于所述细菌中。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菌,所述细菌进一步包含编码包括醛::铁氧还蛋白氧化还原酶和乙醇脱氢酶的外源酶的群组的核酸,其中所述核酸可操作地连接至启动子。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细菌,其中编码外源酶的群组的所述核酸能够产生1,3

丙二醇。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菌,其中3

HP被转化成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群组的材料:丙烯酸、丙烯腈、油漆、纸、粘合剂、纺织物、专用涂料、油墨、超吸收性聚合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鸿鸣M
申请(专利权)人:朗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