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氨纶干法纺丝原液连续反应器及反应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弹性纤维生产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氨纶预聚物与混合胺溶液反应的连续扩链反应器及反应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干法氨纶的生产过程中,纺丝原液的制备主要包括两个反应过程,第一个反应是生产预聚物的过程,第二个反应是制得聚氨酯聚合物的过程。其中,在第二个反应过程中,反应试剂通常包括:1.第一个反应生产得到的预聚物;2.包括一种或多种脂族单胺终止剂和一种或多种脂族二胺扩链剂的混合胺溶液。
[0003]预聚物与混合胺溶液的反应过程通常采用批次或连续反应器来完成。在反应器中,由于预聚物与混合胺的反应发生得很快,且产物的分子量很高,反应器中液体的粘度通常能在几秒钟内从20泊增加到1200至1400泊。此外,反应过程中还会产生一些副产物,这些副产物通常被称为“硬段凝胶”,从技术上讲,它不是典型的“凝胶”,但其包括部分副反应得到的低溶解度聚合物,相比于期望得到的聚氨酯聚合物,其具有异常长的脲基硬段和异常短的聚氨酯软链段,以及少量的MDI分子的环状低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氨纶干法纺丝原液连续反应器,包括壳体,转子,所述壳体上设置有预聚物进料口,混合胺进料口和聚合物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一个圆周面和至少一个端面,所述转子包括主轴部和混合部,所述主轴部穿过所述壳体并与驱动设备相连,所述混合部为所述转子在反应器腔体内部的部分,所述混合部的直径从靠近预聚物进料口的一侧到靠近聚合物出口的一侧逐渐减小,且所述混合部底面与壳体端面之间的间隙小于5mm;所述混合部在其直径减小的方向上依次至少设置有第一叶片组和第二叶片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叶片组远离转子轴线的末端与壳体圆周面的间隙小于5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各个叶片组的旋转半径沿靠近出料口的方向逐级减小。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聚物进料口正对所述混合部的底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胺进料口与第一叶片组的相对位置关系满足下列方式中的一种:1)所述混合胺进料口与第一叶片组正对;2)混合胺进料口位于预聚物进料口与第一叶片组之间;3)所述第一叶片组靠近预聚物进料口的一侧与所述混合胺进料口在反应器径向投影上有部分重合。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器,其特征在于,腔体的直径从预聚物进口到聚合物出口方向逐渐变小。7.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跃伟,李勇,马立伟,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中远氨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