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印刷机用油墨降温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998318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印刷机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印刷机用油墨降温系统,包括油墨冷却筒,油墨冷却筒的底部和顶部分别连通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油墨冷却筒的内部设置有多个溶剂冷却管,溶剂冷却管的两侧均贯穿油墨冷却筒并连通有溶剂输送管,溶剂冷却管上设置有阀门;油墨换热器,油墨换热器位于油墨冷却筒的内部,油墨换热器包括两个油墨集中箱和多个油墨换热管,多个油墨换热管均连通在两个油墨集中箱之间,油墨集中箱的两侧分别转动连通有油墨进管和油墨出管;换热增效装置,换热增效装置安装在油墨冷却筒的外部,用于驱动油墨换热器转动,本发明专利技术对油墨的降温效果较为明显,便于实现节能减排。排。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印刷机用油墨降温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印刷机
,具体涉及一种印刷机用油墨降温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印刷机是印刷文字和图像的机器,现代印刷机一般由装版、涂墨、压印、输纸(包括折叠)等机构组成,在印刷过程中,需要对印刷的基板和纸张进行烘干,会导致印刷机内部的温度上升,油墨受热容易在墨槽中产生凝固,影响后续的印刷工作,需要使用油墨降温系统对印刷机的油墨进行降温。
[0003]现有的印刷机用油墨降温系统通常使用制冷设备产生冷水或冷气对印刷机油墨进行降温,此种方式使用冷气发生器、冷风机和温度传感器等电气设备,消耗较多的电能,使用成本较高,或者使用水泵将冷水送至油墨箱的外部对油墨箱内部的油墨进行降温,例如专利号为CN209649767U的一种印刷机用油墨的降温装置,其在多次循环使用冷水降温后,冷水和油墨箱不断换热,冷水的温度逐渐升高,同时冷水和油墨接触面积较小,此种降温方式降温效果较为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印刷机用油墨降温系统,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技术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印刷机用油墨降温系统,包括:
[0008]油墨冷却筒,所述油墨冷却筒的底部和顶部分别连通有进水管和出水管,用于供冷水通过;
[0009]油墨换热器,所述油墨换热器位于所述油墨冷却筒的内部,所述油墨换热器包括两个油墨集中箱和多个油墨换热管,多个所述油墨换热管均连通在两个所述油墨集中箱之间,所述油墨集中箱远离所述油墨换热管的一端连通有油墨输送管,所述油墨输送管和所述油墨冷却筒密封转动连接,所述油墨冷却筒的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油墨进管和油墨出管,两个所述油墨输送管分别和油墨进管以及油墨出管密封转动连通;
[0010]换热增效装置,所述换热增效装置包括驱动电机、驱动齿轮和从动齿轮,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在所述油墨冷却筒的外部,所述驱动齿轮固定安装在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所述从动齿轮固定套装在对应的所述油墨输送管的外围,所述从动齿轮和所述驱动齿轮啮合。
[0011]为提高油墨换热管中的油墨和油墨冷却筒中的冷水的热交换效率,所述油墨换热管的外围固定连接有多个散热片。
[0012]为保证油墨冷却筒中冷水对油墨的降温效果,所述油墨冷却筒的外围固定套装有保温管。
[0013]为实现对印刷溶剂等的降温,所述油墨冷却筒的内部设置有多个溶剂冷却管,所述溶剂冷却管的两侧均贯穿所述油墨冷却筒并连通有溶剂输送管,所述溶剂冷却管上设置有阀门。
[0014]为对油墨冷却筒内部的水垢进行清理,避免造成管道的堵塞,所述油墨冷却筒的内部设置有除垢部件,所述除垢部件包括除垢电机、丝杆和刮环,所述丝杆转动安装在所述油墨冷却筒的内部,所述除垢电机安装在所述油墨冷却筒的外部,所述丝杆固定安装在所述除垢电机的输出端,所述刮环和所述油墨冷却筒的内壁呈滑动配合,所述刮环和所述丝杆呈螺纹配合,所述刮环和所述溶剂冷却管呈滑动配合,所述油墨冷却筒的底部开设有清理口,所述清理口处可拆卸安装有清理门。
[0015](三)有益效果
[0016]与已知公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印刷机用油墨降温系统,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7]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外部送水设备将井水通过进水管送入油墨冷却筒的内部,通过吸墨泵将印刷机油墨通过油墨进管输送至油墨集中箱的内部,通过油墨换热管对油墨进行分流,扩大油墨和冷水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油墨和井水的热交换效率,通过换热增效装置驱动油墨换热管转动,增加井水和油墨的流动性,进一步提高换热效率,井水换热后从出水管送入生产生活用水,对比上述的现有技术,该方案对油墨的降温效果较为明显,便于实现节能减排。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局部剖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专利技术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专利技术油墨换热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本专利技术除垢部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的标号分别代表:
[0025]1、油墨冷却筒;2、进水管;3、出水管;4、溶剂冷却管;5、溶剂输送管;6、阀门;
[0026]100、油墨换热器;101、油墨集中箱;102、油墨换热管;103、油墨输送管;104、油墨进管;105、油墨出管;
[0027]200、换热增效装置;201、驱动电机;202、驱动齿轮;203、从动齿轮;204、散热片;300、除垢部件;301、除垢电机;302、丝杆;303、刮环;304、清理门。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
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9]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至图5,一种印刷机用油墨降温系统,包括油墨冷却筒1、油墨换热器100和换热增效装置200。
[0030]请参阅图1至图3,油墨冷却筒1呈水平设置,油墨冷却筒1的底部和顶部分别连通有进水管2和出水管3,用于供冷水通过,也可使油墨冷却筒1倾斜设置,靠近进水管2的一侧为较低的一侧,可使井水逐渐充满油墨冷却筒1后从出水管3排出,延长井水在油墨冷却筒1内部停留的时间,保证井水和油墨的充分接触,从而保证对油墨的降温效果,油墨冷却筒1的外围固定套装有保温管,减少油墨冷却筒1内部井水和外部的热交换,从而保持井水的低温,保证对油墨的降温效果。
[0031]请参阅图4,油墨换热器100位于油墨冷却筒1的内部,油墨换热器100包括两个油墨集中箱101和多个油墨换热管102,多个油墨换热管102均连通在两个油墨集中箱101之间,油墨集中箱101远离油墨换热管102的一端连通有油墨输送管103,油墨输送管103和油墨冷却筒1密封转动连接,油墨冷却筒1的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油墨进管104和油墨出管105,两个油墨输送管103分别和油墨进管104以及油墨出管105密封转动连通,通过吸墨泵将印刷机的油墨箱内的油墨抽出并通过油墨进管104送入油墨集中箱101的内部,通过油墨换热管102对油墨进行分流,油墨和井水的接触面积为多个油墨换热管102的侧壁面积,增大了换热面积,从而提高换热效率,保证对油墨的降温效果,降温后的油墨通过油墨出管105送回至印刷机的油墨箱的内部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印刷机用油墨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油墨冷却筒(1),所述油墨冷却筒(1)的底部和顶部分别连通有进水管(2)和出水管(3);油墨换热器(100),所述油墨换热器(100)位于所述油墨冷却筒(1)的内部,所述油墨换热器(100)包括两个油墨集中箱(101)和多个油墨换热管(102),多个所述油墨换热管(102)均连通在两个所述油墨集中箱(101)之间,所述油墨集中箱(101)的两侧分别转动连通有油墨进管(104)和油墨出管(105);换热增效装置(200),所述换热增效装置(200)安装在所述油墨冷却筒(1)的外部,用于驱动所述油墨换热器(100)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印刷机用油墨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墨冷却筒(1)的内部设置有多个溶剂冷却管(4),所述溶剂冷却管(4)的两侧均贯穿所述油墨冷却筒(1)并连通有溶剂输送管(5),所述溶剂冷却管(4)上设置有阀门(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印刷机用油墨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墨换热管(102)的外围固定连接有多个散热片(204)。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印刷机用油墨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墨冷却筒(1)的内部设置有除垢部件(300),所述除垢部件(300)包括除垢电机(301)、丝杆(302)和刮环(303),所述丝杆(302)转动安装在所述油墨冷却筒(1)的内部,所述除垢电机(301)安装在所述油墨冷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杏辰周新超宁伟征刘青山张伟超魏朝亮赵克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北人新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