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机以及冷冻循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99771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压缩机以及冷冻循环装置,能够减少润滑油向由副轴承与安装于副轴承的副消声器形成的空间的供给量,提高性能以及可靠性。旋转压缩机(2)具有贯通路(91),该贯通路(91)将存积空间(90)与密闭容器(11)内相连,该存积空间(90)由偏心部(36)的下表面、滚子(43)的内周面以及副轴承(17)的上表面包围,存积由供油机构部(22)供给到压缩机构部(13)的润滑油(21)。油(21)。油(2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压缩机以及冷冻循环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压缩机以及冷冻循环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已知有一种回转式压缩机,具备:压缩机壳体,具有存积润滑油的纵置圆筒状的密闭容器;压缩机构部,配置在密闭容器内的下部;作为电动机部的马达,配置在密闭容器内的上部,驱动压缩机构部;以及旋转轴。旋转轴沿着在压缩机壳体的上下方向上延伸的中心线设置。压缩机构部经由旋转轴与马达连结。
[0003]压缩机构部具备环状的缸体、闭塞缸体的上侧的上端板、闭塞缸体的下侧的下端板、设置于上端板的主轴承、以及设置于下端板的副轴承。此外,压缩机构部具备环状的活塞,该活塞与旋转轴的偏心部嵌合且沿着缸体的内周面公转。活塞配置于缸体内的缸室。旋转轴的主轴部能够旋转地支承于主轴承,旋转轴的副轴部能够旋转地支承于副轴承。
[0004]在副轴承的轴孔的内周面上设置有从轴孔的下端向上端供给润滑油的螺旋状的供油槽。供油槽相对于旋转轴的旋转方向倾斜且在旋转轴的旋转方向上从下端朝向上端延伸。
[0005]以往的回转式压缩机为,通过旋转轴的旋转,将压缩机壳体内所存积的润滑油沿着从副轴承的轴孔的下端向上端延伸的供油槽吸起。所吸起的润滑油对旋转轴与副轴承的滑动部位进行润滑。
[0006]现有技术文献
[0007]专利文献
[0008]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9

18376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9]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
[0010]已知有具备覆盖主轴承的主消声器以及覆盖副轴承的副消声器的多气缸型的回转式压缩机。这种多气缸型的回转式压缩机具备将在第1缸室中压缩后的制冷剂排出到主消声器内的第1缸体以及将在第2缸室中压缩后的制冷剂排出到副消声器内的第2缸体。副消声器覆盖副轴承的轴孔的下端。副轴承的轴孔的下端未没入到压缩机壳体内所存积的润滑油中。
[0011]进而,在从副轴承突出的旋转轴的突出部分设置有调整旋转体的不平衡的平衡器。该平衡器配置在副轴承与安装于副轴承的副消声器所划分的空间内。
[0012]然而,所吸起的润滑油由于重力而向下方移动。因此,有时润滑油会从零件的间隙向副轴承与副消声器所划分的空间流入。然而,在该空间中配置有设置于旋转轴的平衡器。当在该空间中存积润滑油时,润滑油有时会成为平衡器的阻力。从实现压缩机的性能、可靠性的提高的方面出发,平衡器的阻力增大是不优选的。
[0013]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压缩机以及冷冻循环装置,能够减少润滑油向副轴
承与安装于副轴承的副消声器所划分的空间的供给量,能够提高性能以及可靠性。
[0014]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0015]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压缩机具备:圆筒形状的密闭容器,具有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中心线;压缩机构,收纳于上述密闭容器,且对导入到上述密闭容器内的制冷剂进行压缩;电动机,具有固定于上述密闭容器的内表面的筒状的定子、以及配置在上述定子的内侧而产生上述压缩机构的旋转驱动力的转子;以及供油机构,将上述密闭容器内所存积的润滑油向上述压缩机构供给,上述压缩机构具备:旋转轴,与上述转子一体旋转,比上述转子向下方延伸且具有偏心部;滚子,与上述偏心部嵌合,下表面位于比上述偏心部的下表面靠下方的位置;副轴承,将上述旋转轴的下端部支承为能够旋转;缸体,具有由上述副轴承堵塞且收纳上述偏心部以及上述滚子的缸室;副消声器,覆盖上述副轴承,分隔在上述缸体中被压缩的制冷剂所排出的空间;以及平衡器,设置在从上述副轴承突出的上述旋转轴的突出部分,收纳在上述副消声器内,在由上述偏心部的下表面、上述滚子的内周面以及上述副轴承的上表面包围的位置形成有存积由上述供油机构引导而供给到上述压缩机构的上述润滑油的存积空间,上述副轴承具有贯通该副轴承形成而将上述存积空间与上述密闭容器内连通的贯通路。
[0016]优选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压缩机的上述旋转轴具有:供油孔,将由上述供油机构部引导到上述压缩机构部的润滑油向与上述副轴承之间的间隙供给;以及供油槽,设置在由上述副轴承支承的部分的外周面,朝向上述缸室延伸。
[0017]优选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压缩机的上述副轴承具有设置在上述副轴承的上表面且与上述存积空间连通的凹陷的台阶部,上述贯通路将上述台阶部与上述密闭容器内相连。
[0018]优选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压缩机的上述副轴承具有环状的槽部,该槽部被设置为直径大于支承上述旋转轴的部位的直径,朝向上述副轴承的上方开放而与上述存积空间连通,上述贯通路将上述环状的槽部与上述密闭容器内相连。
[0019]此外,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冷冻循环装置具备上述压缩机、散热器、膨胀装置、吸热器、以及将上述压缩机、上述散热器、上述膨胀装置以及上述吸热器连接而使制冷剂流通的制冷剂配管。
[0020]专利技术效果
[0021]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压缩机以及冷冻循环装置,能够减少润滑油向副轴承与安装于副轴承的副消声器所划分的空间的供给量,能够提高性能以及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冷冻循环装置以及压缩机的概要图。
[0023]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的压缩机的纵截面图的放大图。
[0024]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的压缩机的副轴承的纵截面图。
[0025]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的压缩机的副轴承的横截面图。
[0026]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的压缩机的纵截面图的放大图。
[0027]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第2实施方式的压缩机的副轴承的纵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参照图1至图6对本专利技术的压缩机以及冷冻循环装置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多个附图中,对于相同或者相当的构成标注相同的符号。
[0029](第1实施方式)
[0030]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的冷冻循环装置以及压缩机的概要图。
[0031]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冷冻循环装置1例如是空调机。冷冻循环装置1具备密闭型的旋转压缩机2(以下,简称为“压缩机”。)、散热器3(radiator)、膨胀装置5、吸热器6(heat absorber)、储液器7以及制冷剂配管8。制冷剂配管8将压缩机2、散热器3、膨胀装置5、吸热器6以及储液器7依次连接而使制冷剂流通。散热器3也被称作冷凝器(condenser)。吸热器6也被称作蒸发器(evaporator)。
[0032]压缩机2通过制冷剂配管8吸入通过了吸热器6后的制冷剂并进行压缩,通过制冷剂配管8将高温高圧的制冷剂排出到散热器3。
[0033]压缩机2具备:纵置的圆筒状的密闭容器11、收纳在密闭容器11内的上半部分的开放绕组型电动机部12(以下,简称为“电动机部12”。)、收纳在密闭容器11内的下半部分的压缩机构部13、将电动机部12的旋转驱动力向压缩机构部13传递的旋转轴15、将旋转轴15支承为旋转自如的主轴承16、与主轴承16协作而将旋转轴15支承为旋转自如的副轴承17、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压缩机,具备:圆筒形状的密闭容器,具有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中心线;压缩机构部,收纳于上述密闭容器,且对导入上述密闭容器内的制冷剂进行压缩;电动机部,具有固定在上述密闭容器的内表面的筒状的定子、以及配置在上述定子的内侧且产生上述压缩机构部的旋转驱动力的转子;以及供油机构部,将存积在上述密闭容器内的润滑油向上述压缩机构部供给,上述压缩机构部具备:旋转轴,与上述转子一体旋转,比上述转子向下方延伸,且具有偏心部;滚子,具有位于比上述偏心部的下表面靠下方的位置的下表面,与上述偏心部嵌合;副轴承,将上述旋转轴的下端部支承为能够旋转;缸体,由上述副轴承堵塞,具有收纳上述偏心部以及上述滚子的缸室;副消声器,覆盖上述副轴承,分隔在上述缸体中被压缩的制冷剂所排出的空间;以及平衡器,设置在从上述副轴承突出的上述旋转轴的突出部分,收纳在上述副消声器内,上述副轴承具有贯通路,该贯通路贯通上述副轴承而将存积空间与上述密闭容器内相连,该存积空间由上述偏心部的下表面、上述滚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长畑大志志田胜吾
申请(专利权)人:东芝开利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