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离膜、电池和用电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9751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11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隔离膜、电池和用电设备,涉及电池技术领域。本申请的隔离膜上设置有若干格口,格口具有开口和底部,各个格口的开口朝向一致,格口的开口与底部在隔离膜的厚度方向上相对设置。当该隔离膜设置于壳体内壁面时,即便电池内部存在颗粒异物,颗粒异物在受迫地朝向壳体内壁挤压时,也会率先进入到格口中,后续的挤压力会分散到整个隔离膜上,使得颗粒异物不容易进一步刺穿隔离膜。因此,本申请的隔离膜能够更好地保护电池的壳体不受腐蚀。此外,当颗粒异物被格口收容时,也可以避免颗粒异物刺穿极片导致正、负极片之间短路。本申请提供的电池上述的隔离膜;本申请提供的用电设备包括上述的电池。用电设备包括上述的电池。用电设备包括上述的电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隔离膜、电池和用电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电池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隔离膜、电池和用电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主流的锂离子电池主要采用铝质外壳进行封装。当电池内部的裸电芯与铝壳发生短路接触时,铝壳和裸电芯之间形成一个电子通路。裸电芯和铝壳浸没在电解液中产生一个锂离子通路。当这两个通路都存在且铝壳达到嵌锂电位时(0.3V vs Li/li+),锂离子进入铝壳内部形成粉末化的锂铝合金,铝壳因此发生破损引发安全问题。为阻止裸电芯与铝壳之间发生短路接触,现有锂离子电池是通过在裸电芯和铝壳之间加入一层光面的膜(比如mylar膜)来进行隔绝处理。但是,当电池内部有制造过程中产生的金属颗粒异物时,金属颗粒异物易刺穿该膜,导致裸电芯与铝壳直接接触形成电子通路,引发铝壳腐蚀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0002]本申请的目的包括提供一种隔离膜、电池和用电设备,该隔离膜能够有效地避免被电池内部的颗粒异物刺穿而导致壳体腐蚀。
[0003]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这样实现: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隔离膜,应用于电池,隔离膜上设置有若干格口,格口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隔离膜,应用于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膜(010)上设置有若干格口(101),所述格口(101)具有开口和底部,各个所述格口(101)的开口朝向一致,所述格口(101)的开口与底部在所述隔离膜(010)的厚度方向上相对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离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膜(010)包括层叠设置的绝缘层(200)和格栅层(100),所述格栅层(100)包括网状结构(110),所述网状结构(110)形成所述格口(101)的侧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离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状结构(110)铺设于所述绝缘层(200),所述绝缘层(200)形成所述格口(101)的底部。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离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层(100)还包括底层(120),所述网状结构(110)铺设于所述底层(120),所述底层(120)形成所述格口(101)的底部,所述绝缘层(200)铺设于所述底层(120)背离所述网状结构(110)的一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隔离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层(100)一体成型。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离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层(100)还包括阻挡层(130),所述阻挡层(130)铺设于所述网状结构(110)背离所述绝缘层(200)的一侧以覆盖各个所述格口(101)的开口,所述阻挡层(130)上开设有若干割裂口(131),各个所述割裂口(131)与各个所述格口(101)的开口一一对应;所述割裂口(131)在自然状态下呈封闭状态,以使所述阻挡层(130)封堵所述格口(101)的开口,所述割裂口(131)能够在外力作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坤魏磊廉俊杰徐周魏海龙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正力新能电池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