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扩弓器制造方法及隐形矫治器技术

技术编号:3799724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11
一种扩弓器制造方法及隐形矫治器,涉及口腔正畸技术领域。由于基于数字牙颌模型得到单颗牙数字化牙颌模型,并基于单颗牙数字化牙颌模型得到上颚顶点与咬合平面的垂直高度,确定扩弓器与矫治器的连接位置,使得基于软件方法即得到扩弓器数字模型,得到的扩弓器数字模型技术通用性强,不需要过多依赖个人水平经验,且制造出的扩弓器,佩戴更舒适。佩戴更舒适。佩戴更舒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扩弓器制造方法及隐形矫治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口腔正畸
,具体涉及一种扩弓器制造方法、目标牙齿模型制造方法、隐形矫治器制造方法及隐形矫治器。

技术介绍

[0002]错合畸形,是指生长发育过程中,由先天的遗传因素或后天的环境,如疾病、口腔不良习惯、替牙异常等原因而导致的牙齿、颌骨、颅面的畸形:牙弓狭窄是正畸临床中常见的一种错颌畸形。在正畸临床中,有许多患者上牙弓狭窄,需要对上牙弓进行扩弓。
[0003]现有的扩弓器制造方法中,要么是制造金属螺旋扩弓器,整体体积较大,佩戴不舒服,要么是基于X光片进行测量和判断,需要依赖技师的个人经验进行测量和判断,对个人技术水平经验的依赖性较强。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扩弓器制造方法及隐形矫治器,具有制造难度低,对个人技术依赖性低,制造出的扩弓器及隐形矫治器佩戴更舒服的特点。
[0005]根据第一方面,一种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扩弓器制造方法,包括:
[0006]获取上颌的数字化牙颌模型,所述数字化牙颌模型包括数字化牙齿模型和数字化上颚模型;
[0007]将所述数字化牙颌模型分割为单颗牙数字化牙颌模型,所述单颗牙数字化牙颌模型包括单颗牙数字化牙齿模型和数字化上颚模型;
[0008]根据所述单颗牙数字化牙颌模型,获取咬合平面;
[0009]根据所述单颗牙数字化牙颌模型,获取上颚顶点;
[0010]计算所述上颚顶点与所述咬合平面的垂直高度;
[0011]根据所述单颗牙数字化牙齿模型,获取两个第一前磨牙中央窝的水平距离作为第一距离;
[0012]根据所述单颗牙数字化牙齿模型,获取两个第一磨牙中央窝的水平距离作为第二距离;
[0013]根据所述单颗牙数字化牙齿模型,获取每颗切牙的宽度,并计算上颚切牙的宽度之和;
[0014]对所述宽度之和进行加权计算,得到加权计算后的宽度之和;
[0015]根据所述第一距离、所述第二距离分别与加权计算后的宽度之和的大小关系,确定扩弓器与矫治器的连接位置;
[0016]根据扩大距离,计算目标扩弓距离;
[0017]基于所述目标扩弓距离和连接位置设置扩弓器数字模型,包括向上颚侧拱起的拱形扩弓器,所述拱形扩弓器的最高点位于上颚顶点与咬合平面之间,且靠近上颚顶点。
[0018]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的根据所述单颗牙数字化牙齿模型,获取咬合平面,包括:
[0019]将两侧磨牙中每侧的近中舌尖最高点作为第一最高点;
[0020]将两颗中切牙的近中切点作为第二最高点;
[0021]根据所述第一最高点和第二最高点获取咬合平面。
[0022]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的根据所述单颗牙数字化牙齿模型,获取上颚顶点,包括:
[0023]获取一个平行于所述咬合平面的平行平面,将所述平行平面向上颚方向移动,当所述平行平面与上颚相切时,将相切的切点作为上颚顶点;
[0024]所述的计算所述上颚顶点与所述咬合平面的垂直高度,包括:
[0025]将与上颚相切的平行平面与咬合平面的距离,作为所述上颚顶点与所述咬合平面的垂直高度。
[0026]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的对所述宽度之和进行加权计算,得到加权计算后的宽度之和,包括:
[0027]根据宽度之和与第一加权系数得到第一加权宽度,判断所述第一距离与第一加权宽度的大小关系;
[0028]根据宽度之和与第二加权系数得到第二加权宽度,判断所述第二距离与第二加权宽度的大小关系。
[0029]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的根据所述第一距离、所述第二距离分别与加权计算后的宽度之和的大小关系,确定扩弓器与矫治器的连接位置,包括:
[0030]判断所述第一距离与第一加权宽度的大小关系和所述第二距离与第二加权宽度的大小关系;
[0031]如果所述第一距离小于所述第一加权宽度,则将扩弓器与矫治器的连接位置设置于两个第一前磨牙的舌侧边缘;
[0032]如果所述第二距离小于所述第二加权宽度,则将扩弓器与矫治器的连接位置设置于两个第一磨牙的舌侧边缘。
[0033]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的根据所述第一距离、所述第二距离分别与加权计算后的宽度之和的大小关系,确定扩弓器与矫治器的连接位置,包括:
[0034]判断所述第一距离与第一加权宽度的大小关系和所述第二距离与第二加权宽度的大小关系;
[0035]如果所述第一距离小于所述第一加权宽度,且所述第二距离小于所述第二加权宽度,则将扩弓器与矫治器的连接位置设置于两个第二前磨牙的舌侧边缘。
[0036]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的根据扩大距离,计算目标扩弓距离,包括:计算总扩弓距离,并根据总扩弓距离和每步扩大距离,计算每步目标扩弓距离;
[0037]所述的基于所述目标扩弓距离和连接位置设置扩弓器数字模型,包括:根据每步目标扩弓距离和连接位置,设置一一对应的扩弓器数字模型。
[0038]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的计算总扩弓距离,包括:根据扩弓器与矫治器的连接位置所在两颗牙齿的中央窝的水平距离与所述宽度之和的差,计算总扩弓距离。
[0039]根据第二方面,一种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目标牙齿模型制造方法,包括:将扩弓器数字模型添加至目标数字化牙齿模型上,通过3D打印得到目标牙齿模型;所述扩弓器数字模型基于上述的扩弓器制造方法得到。
[0040]根据第三方面,一种实施例中提供一种隐形矫治器制造方法,包括:
[0041]获取目标牙齿模型,所述目标牙齿模型基于上述的目标牙齿模型制造方法得到;
[0042]基于所述目标牙齿模型制造无托槽的隐形矫治器。
[0043]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的基于所述目标牙齿模型制造无托槽的隐形矫治器,包括:
[0044]通过在目标牙齿模型上热压成型的方式得到包含牙齿及扩弓器形状的无托槽的隐形矫治器;
[0045]在所述包含牙齿及扩弓器形状的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上沿牙龈线或邻近牙龈线处切割得到能够容纳牙齿的无托槽的隐形矫治器。
[0046]根据第四方面,一种实施例中提供一种隐形矫治器,包括扩弓器;所述扩弓器包括向上颚侧拱起的拱型结构;所述扩弓器根据上述隐形矫治器制造方法实现。
[0047]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介质上存储有程序,所述程序能够被处理器执行以实现上述任一项扩弓器制造方法,和/或目标牙齿模型制造方法,和/或隐形矫治器制造方法。
[0048]据上述实施例的扩弓器制造方法,由于基于数字牙颌模型得到单颗牙数字化牙颌模型,并基于单颗牙数字化牙颌模型得到上颚顶点与咬合平面的垂直高度,确定扩弓器与矫治器的连接位置,使得基于软件方法即得到扩弓器数字模型,得到的扩弓器数字模型技术通用性强,不需要过多依赖个人水平经验,且制造出的扩弓器,佩戴更舒适。
附图说明
[0049]图1为人类牙齿的排列编号及分类示意图;
[0050]图2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扩弓器制造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扩弓器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上颌的数字化牙颌模型,所述数字化牙颌模型包括数字化牙齿模型和数字化上颚模型;将所述数字化牙颌模型分割为单颗牙数字化牙颌模型,所述单颗牙数字化牙颌模型包括单颗牙数字化牙齿模型和数字化上颚模型;根据所述单颗牙数字化牙颌模型,获取咬合平面;根据所述单颗牙数字化牙颌模型,获取上颚顶点;计算所述上颚顶点与所述咬合平面的垂直高度;根据所述单颗牙数字化牙齿模型,获取两个第一前磨牙中央窝的水平距离作为第一距离;根据所述单颗牙数字化牙齿模型,获取两个第一磨牙中央窝的水平距离作为第二距离;根据所述单颗牙数字化牙齿模型,获取每颗切牙的宽度,并计算所有上颚切牙的宽度之和;对所述宽度之和进行加权计算,得到加权计算后的宽度之和;根据所述第一距离、所述第二距离分别与加权计算后的宽度之和的大小关系,确定扩弓器与矫治器的连接位置;根据扩大距离,计算目标扩弓距离;基于所述目标扩弓距离和连接位置设置扩弓器数字模型,包括向上颚侧拱起的拱形扩弓器,所述拱形扩弓器的最高点位于上颚顶点与咬合平面之间,且靠近上颚顶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弓器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根据所述单颗牙数字化牙齿模型,获取咬合平面,包括:将两侧磨牙中每侧的近中舌尖最高点作为第一最高点;将两颗中切牙的近中切点作为第二最高点;根据所述第一最高点和第二最高点获取咬合平面。3.如权利要求1到2之一所述的扩弓器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根据所述单颗牙数字化牙齿模型,获取上颚顶点,包括:获取一个平行于所述咬合平面的平行平面,将所述平行平面向上颚方向移动,当所述平行平面与上颚相切时,将相切的切点作为上颚顶点;所述的计算所述上颚顶点与所述咬合平面的垂直高度,包括:将与上颚相切的平行平面与咬合平面的距离,作为所述上颚顶点与所述咬合平面的垂直高度。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弓器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对所述宽度之和进行加权计算,得到加权计算后的宽度之和,包括:根据宽度之和与第一加权系数得到第一加权宽度,判断所述第一距离与第一加权宽度的大小关系;根据宽度之和与第二加权系数得到第二加权宽度,判断所述第二距离与第二加权宽度的大小关系。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扩弓器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根据所述第一距离、所述
第二距离分别与加权计算后的宽度之和的大小关系,确定扩弓器与矫治器的连接位置,包括:判断所述第一距离与第一加权宽度的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祥风张金源郭志涛陈正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爱美适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