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防护设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9715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装配式防护设施,包括若干装配式防护主体;所述装配式防护主体包括外壳和设于外壳的内衬块,所述外壳包括底板、侧板、顶板,所述底板、侧板、顶板装配形成一个闭合腔体;所述底板上表面设有用于安装侧板的安装槽,所述侧板安装在所述安装槽内,所述顶板设置于侧板的顶部;所述内衬块外壁和外壳的内壁贴合,所述内衬块的下端围成一个闭合环形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装配式防护设施,外壳和内衬采用模块化拼装设计,且为干式连接,拼装方便,能及时应对突发事件,根据防护需求,装配式防护主体之间的外壳能够连通组装成多种形状的防护设施,满足多样化的防护要求。满足多样化的防护要求。满足多样化的防护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防护设施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混凝土防护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装配式防护设施。

技术介绍

[0002]面对自然灾害和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为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在各城市中建立隐蔽性的防护工程具有重要意义。目前防护工程广泛使用的材料主要包括土体、木材、砌体、普通混凝土、钢材等单一材料,及以橡胶类树脂等作为基体、高强聚乙烯纤维等作为增强体的复合材料,但均存在一定局限性:土体、木材、砌体等材料强度较低,防护能力十分有限,常用于次要部位或辅助其他材料使用;普通混凝土具有一定的强度、韧性和抗损伤能力,但由于防护工程的荷载常为冲击和动力荷载,普通混凝土的动力性能不足以满足越来越高的防护需求;钢材和复合材料价格较为高昂,无法大面积推广应用。
[0003]且由于自然灾害和突发公共事件的不确定性,无法做到在城市各位置都建立防护工程,往往是在自然灾害和突发公共事件发生之后才开始构建防护工程。现有混凝土防护工程多为现浇结构,施工周期长,对于临时性的防护结构,较难满足紧张的工期要求。因此很多时候防护工程采用预制件进行建筑,但是单一预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防护设施,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装配式防护主体;所述装配式防护主体包括外壳(1)和设于外壳(1)的内衬块(2),所述外壳(1)包括底板(101)、侧板(102)、顶板(104),所述底板(101)、侧板(102)、顶板(104)装配形成一个闭合腔体;所述底板(101)上表面设有用于安装侧板(102)的安装槽(1011),所述侧板(102)安装在所述安装槽(1011)内,所述顶板(104)设置于侧板(102)的顶部;所述内衬块(2)外壁和外壳(1)的内壁贴合,所述内衬块(2)的下端围成一个闭合环形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防护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块(2)的厚度从下至上逐渐减小形成斜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防护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块(2)的斜面上设有至少两级脚踏槽(2011),所述脚踏槽(2011)呈左右交错分布。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防护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块(2)包括第一内衬块(201)和第二内衬块(202),所述第一内衬块(201)为“L”型,第二内衬块(202)包括主体部(2021)和踏板部(2022),主体部(2021)位于踏板部(2022)上,所述踏板部(2022)的宽度小于所述主体部(2021)的宽度,第二内衬块(202)设于两块相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雁李永波金忠良张毅斌
申请(专利权)人:建华建材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