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低压安全智能控制系统,包括时控器、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第三继电器、低压智能控制器、充电器、蓄电池、LED灯控制器和LED灯组,时控器分别与低压智能控制器和第一继电器电性连接,第一继电器还分别与低压智能控制器、第二继电器和第三继电器电性连接,第二继电器还分别与充电器、蓄电池、LED灯控制器和第三继电器电性连接,充电器和蓄电池电性连接,第三继电器还与LED灯控制器电性连接,LED灯控制器和LED灯组电性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LED灯组白天不工作时,蓄电池充电,LED灯组在晚上工作时,切换工作模式,采用蓄电池给LED灯组供电,蓄电池为12V电压,供电电压低,不存在安全隐患,安全性好。安全性好。安全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低压安全智能控制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灯具控制电路领域,特别涉及低压安全智能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对标志性建筑整体的艺术性和审美性要求越来越高,建筑设计需要将建筑、灯光、周边环境等元素融合为一体,使建筑表现出背后的商业价值和文化内涵。作为节约能源的新型LED灯,因其耗电低、颜色变换多样等优点,广泛应用在各种各样的建筑装饰上。但是现在的这些户外LED灯工作时,使用220V市电,存在安全隐患。
[0003]根据欧姆定律(I=U/R)可以得知流经人体电流的大小与外加电压和人体电阻有关。人体电阻除人的自身电阻外,还应附加上人体以外的衣服、鞋、裤等电阻,虽然人体电阻一般可达2kΩ,但是,影响人体电阻的因素很多,如皮肤潮湿出汗、带有导电性粉尘、加大与带电体的接触面积和压力以及衣服、鞋、袜的潮湿油污等情况,均能使人体电阻降低,所以通常流经人体电流的大小是无法事先计算出来的。因此,为确定安全条件,往往不采用安全电流,而是采用安全电压来进行估算:一般情况下,也就是干燥而触电危险性较大的环境下,安全电压规定为24V,对于潮湿而触电危险性较大的环境(如金属容器、管道内施焊检修),安全电压规定为12V,这样,触电时通过人体的电流,可被限制在较小范围内,可在一定的程度上保障人身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低压安全智能控制系统,解决了现有户外LED灯工作时,使用220V市电,存在安全隐患的缺陷。
[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6]低压安全智能控制系统,包括时控器、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第三继电器、低压智能控制器、充电器、蓄电池、LED灯控制器和LED灯组,时控器分别与低压智能控制器和第一继电器电性连接,第一继电器还分别与低压智能控制器、第二继电器和第三继电器电性连接,第二继电器还分别与充电器、蓄电池、LED灯控制器和第三继电器电性连接,充电器和蓄电池电性连接,第三继电器还与LED灯控制器电性连接,LED灯控制器和LED灯组电性连接;时控器用于切换接向第一继电器还是第二继电器;低压智能控制器用于为后端的LED灯控制器提供控制信号;第一继电器用于切换时控器还是低压智能控制器与后端的电路接通;第二继电器用于切换第一继电器与充电器接通还是蓄电池与LED灯控制器和第三继电器接通;第三继电器用于切换第一继电器是否与LED灯控制器接通。
[0007]进一步的,所述时控器为时间继电器,所述低压智能控制器为PLC,所述第一继电器和所述第三继电器为双刀双掷继电器。
[000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继电器为220V的双刀双掷继电器,所述第三继电器为12V双刀双掷继电器,所述第二继电器为220V继电器,所述蓄电池为12V蓄电池。
[0009]进一步的,所述时控器的第一个公共接头和第一线圈接头与220V市电的火线共
接,所述时控器的第二公共接头和第二线圈接头与220V市电的零线共接;所述时控器的第一常闭触点接头和第二常闭触点接头分别与所述低压智能控制器的两个电源接头连接,所述时控器的第一常开触点接头分别与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第一线圈接头和第一常开触点接头共接,所述时控器的第二常开触点接头分别与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第二线圈接头和第二常开触点接头共接;所述低压智能控制器的两个信号输出接头与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接头和第二常开触点接头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第一公共接头分别与所述第二继电器的第一线圈接头、所述第二继电器的第二组常开触点接头的一个、所述第三继电器的第一公共接头共接,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第二公共接头分别与所述第二继电器的第二线圈接头、所述第二继电器的第一组常开触点接头的一个和所述第三继电器的第二公共接头共接;充电器的两个电源接头分别与所述第二继电器的第一组常开触点接头的另一个以及所述第二继电器的第二组常开触点接头的另一个连接;所述蓄电池的两个电源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继电器的第一组常闭触点接头的一个和所述第二继电器的第二组常闭触点接头的一个连接,所述第二继电器的第一组常闭触点接头的另一个分别与所述第三继电器的第一线圈接头和所述LED灯控制器的一个电源接头连接,所述第二继电器的第二组常闭触点接头的另一个分别与所述第三继电器的第二线圈接头和所述LED灯控制器的另一个电源接头连接;所述LED灯控制器的两个控制信号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三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接头和第二常开触点接头连接。
[0010]进一步的,所述LED灯组包括若干串联或并联的LED灯。
[001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LED灯组在白天不工作时,给蓄电池充电,LED灯组在晚上工作时,切换工作模式,采用蓄电池给LED灯组供电,蓄电池为12V电压,供电电压低,不存在安全隐患,安全性好,供电距离可以达到一公里以上,使用状态下不会因为低压安全供电而发生压降问题,而且智能控制更加灵活多样。
附图说明
[00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3]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连接框图;
[0014]图2为本专利技术在白天工作时的工作原理简图;
[0015]图3为本专利技术在晚上工作时的工作原理简图;
[0016]图4为图1的具体连接图;
[0017]图5为图2的具体连接图;
[0018]图6为图3的具体连接图。
[0019]图中:1
‑
时控器,2
‑
低压智能控制器,3
‑
第一继电器,4
‑
第二继电器,5
‑
充电器,6
‑
蓄电池,7
‑
第三继电器,8
‑
LED灯控制器,9
‑
LED灯组。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
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参照图1,低压安全智能控制系统,包括时控器1、第一继电器3、第二继电器4、第三继电器7、低压智能控制器2、充电器5、蓄电池6、LED灯控制器8和LED灯组9,时控器1分别与低压智能控制器2和第一继电器3电性连接,第一继电器3还分别与低压智能控制器2、第二继电器4和第三继电器7电性连接,第二继电器4还分别与充电器5、蓄电池6、LED灯控制器8和第三继电器7电性连接,充电器5和蓄电池6电性连接,第三继电器7还与LED灯控制器8电性连接,LED灯控制器8和LED灯组9电性连接;时控器1用于切换接向第一继电器3还是第二继电器4;低压智能控制器2用于为后端的LED灯控制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低压安全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时控器、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第三继电器、低压智能控制器、充电器、蓄电池、LED灯控制器和LED灯组,时控器分别与低压智能控制器和第一继电器电性连接,第一继电器还分别与低压智能控制器、第二继电器和第三继电器电性连接,第二继电器还分别与充电器、蓄电池、LED灯控制器和第三继电器电性连接,充电器和蓄电池电性连接,第三继电器还与LED灯控制器电性连接,LED灯控制器和LED灯组电性连接;时控器用于切换接向第一继电器还是第二继电器;低压智能控制器用于为后端的LED灯控制器提供控制信号;第一继电器用于切换时控器还是低压智能控制器与后端的电路接通;第二继电器用于切换第一继电器与充电器接通还是蓄电池与LED灯控制器和第三继电器接通;第三继电器用于切换第一继电器是否与LED灯控制器接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压安全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时控器为时间继电器,所述低压智能控制器为PLC,所述第一继电器和所述第三继电器为双刀双掷继电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压安全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继电器为220V的双刀双掷继电器,所述第三继电器为12V双刀双掷继电器,所述第二继电器为220V继电器,所述蓄电池为12V蓄电池。4.如权利要求1
‑
3中任一项所述的低压安全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时控器的第一个公共接头和第一线圈接头与220V市电的火线共接,所述时控器的第二公共接头和第二线圈接头与220V市电的零线共接;所述时控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榕,
申请(专利权)人:陈榕,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