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机硫类清水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油气水处理
,特别涉及一种油田用有机硫类清水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油田进入开采中后期,产液含水率快速上升,综合含水率已超过70%,采出液的乳状液类型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乳状液类型由油田开发初期的油包水型(W/O)转变为水包油型(O/W)和水包油包水型(W/O/W)多重乳状液。与此同时,随着油田大泵提液、热采、酸化及聚合物驱油等增产措施的进行,其产液量将进一步提高。伴随而来的则是流程处理温度的降低、处理设备的超负荷运转,处理能力急剧下降,使得油水处理难度大幅增加与高效快速处理及节能环保要求形成目前油气水处理的一对急待解决的矛盾。为保障油田生产的正常运行,改善油水处理效果,确保油水达标处理合格已势在必行。
[0003]有机硫类清水剂是有机胺(伯胺或仲胺)与二硫化碳反应生成的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简称DTC。DTC最早在橡胶工业用作硫化促进剂(目前仍在使用),作为清水剂最早应用于墨西哥湾和北海油田采出水处理系统。1987年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机硫类清水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二甲胺、长链烷基二甲基叔胺、1,6
‑
己二胺和蒸馏水混合,置于30
‑
35℃下搅拌0.1
‑
0.2h;二甲胺、长链烷基二甲基叔胺和1,6
‑
己二胺的摩尔比为10:1:4;S2.在30
‑
35℃下,向步骤S1所得反应液中滴加环氧氯丙烷,滴加完成后继续反应1
‑
2h,环氧氯丙烷与1,6
‑
己二胺的摩尔比为6:1;S3.升温至45
‑
50℃,使步骤S2所得反应液继续反应1
‑
2h;再升温至65
‑
70℃,在此温度下继续反应2
‑
3h,得到产物A;S4.将氢氧化钠、乙二胺、蒸馏水与产物A混合,置于25
‑
30℃下搅拌0.1
‑
0.2h;氢氧化钠、乙二胺、蒸馏水和产物A的质量比为1:25:25:450;S5.在25
‑
30℃下,向步骤S4所得反应液中滴加二硫化碳,滴加完成后继续反应2
‑
3h,二硫化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广振,杨自强,张国欣,田立峰,李军,王仲广,杨记涛,蓝阳,郭肖依,张颖,
申请(专利权)人: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