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储能设备检测系统、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储能设备监测
,尤其涉及一种储能设备检测系统、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及储能蓄能电站快速发展,储能设备由于具有高能量密度和较高的循环使用寿命等优越性得到广泛应用。当前植入式传感器成为储能电池检测的新技术,植入式传感器可以实现对储能电池内部物理、化学和电化学等参量的直接传感。然而传感器植入到电池内部,多是通过破坏电池结构实现的,如在商业18650电池负极打孔、植入传感器、密封,破坏电池结构要考虑隔氧、隔水环境,打孔质量还需要考虑人员经验等。破坏电池结构实现传感器的植入大大降低了植入式传感器与电池功能集成的成功率和高效率,无法实现植入式传感器的规模推广和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储能设备检测系统及方法,旨在解决现有储能设备中的植入式传感模块的植入方式降低了植入式传感模块与储能设备功能集成的成功率和高效率的问题。
[0004]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储能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储能设备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传感模块、连接模块和分析模块;所述传感模块内置于所述储能设备内部的一个或多个位置,用于对所述储能设备的不同参量进行原位实时监测,并将所述不同参量对应的特征信号传送至所述连接模块;所述连接模块置于所述储能设备的外壳上,所述连接模块分别连接于所述传感模块和位于所述储能设备外部的分析模块;所述分析模块用于接收所述连接模块发送的用于评判储能设备性能的所述特征信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设备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模块包括保护模块和内外连接模块;所述保护模块包括外壳和至少一个插芯外保护壳;所述内外连接模块包括对应所述插芯外保护壳的至少一个插芯连接管;其中,每一所述插芯外保护壳包裹于对应的所述插芯连接管,形成位于所述外壳内的一个光学通道,所述光学通道的两端分别用于与所述传感模块和分析模块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能设备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外连接模块还包括对接管,所述对接管的一端位于所述外壳的内底部,所述对接管的另一端从所述外壳的底部伸出并伸入至所述储能设备内部,所述传感模块的一端通过所述对接管引入所述外壳的内部且与所述光学通道的一端连接;所述外壳上对应所述光学通道的另一端的位置开设有缺口,所述分析模块通过光纤从所述外壳的缺口处引入并与所述光学通道的另一端对应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储能设备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插芯外保护壳和对应的多个插芯连接管均为陶瓷套管,多个所述插芯外保护壳和对应的多个插芯连接管形成的多个所述光学通道并排分布于所述外壳内部。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能设备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内设置安装板,多个所述光学通道并排设置于所述安装板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储能设备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上位于每一所述光学通道的两侧均设有光学连接头卡夹,所述分析模块通过光纤从所述外壳的缺口处引入并通过所述光学连接头卡夹限位。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设备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模块用于同步监测所述储能设备的一种或多种物理、化学参量信息,每一所述传感模块包括光学传感器和非光学传感器;其中,所述光学传感器包括光波导传感器,所述光波导传感器包括有源传感器和/或无源传感器,所述无源传感器包括光芯片和/或纤维传感器,所述纤维传感器包括倾斜光纤光栅、光纤布拉格光栅、长周期光纤光栅、光纤纤芯直径不匹配器件、光纤纤芯错位器件、锥形光纤器件、微纳光纤器件、光子晶体光纤器件、微结构光纤器件、聚合物光纤器件、蓝宝石光器件、光纤激光器件、光纤耦合器件、自组装光学器件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所述非光学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应变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折射率传感器、浊度传感器、电阻式传感器、电阻应变式传感器、压阻式传感器、热电阻传感器、热敏传感器、气敏传感器中的一种或多种。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设备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传感模块包含单独分布的多个传感器或串联/并联分布的多个传感器,以实现所述储能设备中的温度、压力、
应变、折射率、浊度中多参量信息的监测。9.根据权利...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