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隔震支座及三维隔震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施工隔震
,特别涉及一种隔震支座及三维隔震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建筑工程领域,随着隔震技术逐渐成熟,越来越多的建筑采用了隔震技术,隔震技术主要通过隔震支座的设置,延长上部结构的自振周期,降低结构的地震响应,通过一种以柔克刚的方式实现对上部结构的地震保护。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建设的持续提升,地铁作为一种环保、便捷、高效及舒适等优点逐渐被人们所青睐。地铁的运行同时会产生环境振动引起周围及上盖建筑的使用舒适度或者是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因此,处于地铁周围或上盖的建筑物、构筑物或者是设备,除了需要抵御地震作用外,还需要抵御交通环境振动,以保证建筑物的使用舒适度或者是设备的正常运行。
[0003]目前常用的三维隔震(振)支座有厚叠层橡胶支座和将传统隔震支座与竖向隔震元件串联形式的隔震支座。厚叠层橡胶支座即通过增大单层橡胶的厚度,降低隔震支座的竖向刚度来实现竖向隔震,然而该支座存在承载能力低、支座稳定性差等问题,很难用于满足地铁上盖及周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0);第一隔震单元,所述第一隔震单元滑动设置于所述壳体(100)且能够沿水平方向进行直线往复运动;第二隔震单元,固定于所述第一隔震单元,所述第二隔震单元包括第一弹性件(440)和连接平台(200),所述第一弹性件(440)竖直设置,所述连接平台(200)压抵于所述第一弹性件(440)的顶部且能够沿竖直方向进行直线往复运动,所述连接平台(200)用于与外部连接;以及调节单元,安装于所述壳体(100),所述第一隔震单元运动方向的两侧均布置有所述调节单元,所述调节单元用于提供作用于所述第一隔震单元的预压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单元包括第一调节件(320)、第二调节件(330)以及第二弹性件(340),所述第一调节件(320)连接所述壳体(100),所述第二调节件(330)的一端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调节件(320),另一端活动连接所述第一隔震单元且能够跟随所述第一隔震单元运动,所述第二调节件(330)与所述第一隔震单元之间还连接有所述第二弹性件(340),所述第一调节件(320)用于在所述第一隔震单元运动过程中引导所述第二调节件(330)朝向所述第一隔震单元靠近或远离,其中,所述第二弹性件(340)为螺旋弹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件(320)与所述第二调节件(330)接触的一面为第一弧面(321),所述第二调节件(330)具有与所述第一弧面(321)相配合的第二弧面。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件(320)通过第三调节件(310)活动连接所述壳体(100),以使所述第一调节件(320)与所述第一隔震单元之间的距离可调。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震单元包括第一缓冲件(410),所述壳体(1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