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谐振管结构以及耳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96109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耳机谐振管结构及耳机,其中该耳机谐振管结构包括一设置于耳机后腔中的两端开口的导气管,导气管的第一端与耳机内的喇叭单体的后腔连通,导气管的第二端与耳机的外部空间连通,以使得,导气管的内部腔体与喇叭单体的后腔联合形成声学谐振系统;对于上述耳机谐振管结构,导气管的内部腔体和喇叭单体的后腔联合形成谐振系统,喇叭单体发出的声波在喇叭单体的后腔和导气管内谐振,从而起到提升耳机低频声学性能的作用,而且,由于利用了喇叭单体的后腔的空间作为谐振系统的一部分,因此,只需较小尺寸参数的导气管即可获得较为理想的声学性能,达到有效节约耳机后腔的空间的目的。的空间的目的。的空间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耳机谐振管结构以及耳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声学谐振器件
,尤其涉及一种耳机谐振管结构以及耳机。

技术介绍

[0002]为提升耳机的低频声学性能,在耳机的耳机后腔中一般都会配置一谐振管,实际的性能提升效果,与谐振管的尺寸(长度、截面积直径)参数以及对应谐振管的体积大小相关。同腔体条件下,在一定范围内,增加对应谐振管的截面积直径,可以提升耳机的低频声学性能。对于现有谐振管的设计技术,如图6至图8,在耳机后腔4中,沿耳机后腔的内壁(也即耳机外壳)设置一条形板5,条形板5的靠近耳机外壳的一侧设置有槽道50,该槽道50的第一端51露在耳机后腔4中,槽道50的第二端52与耳机后腔4的泄压孔40对接,从而与外界空气连通,该槽道50即为谐振管。这样,耳机后腔4中的声波气流可经由第一端51进入槽道50,然后经由第二端52扩散出来,从而在该槽道50中形成了一个亥姆霍兹谐振腔,起到提升耳机低频声学性能的作用。
[0003]对于上述结构的谐振管,想要获得更高的低频声学性能,就要设计更大尺寸的条形板5,这就势必要占用更多的耳机后空间,而实际情况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耳机谐振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设置于耳机后腔中的两端开口的导气管,所述导气管的第一端与耳机内的喇叭单体的后腔连通,所述导气管的第二端与所述耳机的外部空间连通,以使得,所述导气管的内部腔体与所述喇叭单体的后腔联合形成声学谐振系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谐振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管的第二端与所述耳机的泄压孔对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谐振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管的第一端与所述喇叭单体的后出声孔对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谐振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管呈弯曲弧状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鹏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虹勤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