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LDPC
‑
Polar级联系统的中间信道选择及译码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信道编码技术,尤其涉及极化码,具体涉及一种LDPC
‑
Polar级联系统的中间信道选择及译码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极化码由Arikan提出,是第一个理论上在二进制输入离散无记忆对称信道(Binary Input Discrete Memoryless Symmetric Channel,BI
‑
DMSC)下达到香农限的信道编码方案。两种熟知的译码算法有串行抵消(Successive Cancellation,SC)和置信传播(Belief Propagation,BP)译码算法。但是,SC译码算法是串行译码算法,译码延迟较高,并且在有限码长下的SC译码算法误码性能不理想。除了SC译码算法,BP译码算法是一个迭代的并行译码算法,并行的特性使它适用于低延迟和高吞吐的系统,当时同时存在复杂度比较高的特点。
[0003]极化码通过级联其他码字可以提高纠错性能,比如Polar码和(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LDPC
‑
Polar级联系统的中间信道选择及译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通过高斯近似构造方法构造码长为N的极化码,其包括K个信息位和N
‑
K个冻结位;获取该极化码的所有Rate
‑
1节点,分别采用所有Rate
‑
1节点的第一个信息位、前两个信息位组成集合CS、集合CS2;基于集合CS和集合CS2,采用改进中间信道选择方法得到新集合CS2`;根据新集合CS2`提取若干个Polar中间信道并按照可靠度降序排列,得到Polar中间信道选择序列;通过Mackey构造法构造码长为N
P
的规则LDPC码,其包括K
P
个信息位和N
P
个LDPC变量节点;基于Polar中间信道选择序列,通过中间信道分配方法为每一个LDPC变量节点分配一个Polar中间信道;其中K
P
<K,N
P
<N;发送端将需要传输的K个信息位划分为两部分,选择K
P
个信息位进行LDPC编码,并通过相应的Polar中间信道进行传输;其余K
‑
K
P
个信息位直接通过极化码的高可靠性信道进行传输;接收端采用低复杂度译码方法进行极化码和LDPC码的联合译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LDPC
‑
Polar级联系统的中间信道选择及译码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改进中间信道选择方法得到新集合CS2包括:采用所有Rate
‑
1节点的第一个信息位组成集合CS={c1,c2,...,c
n
},其中c
i
表集合CS中的第i个元素,n表示集合CS的元素总数;采用所有Rate
‑
1节点的前两个信息位组成集合其中表集合CS2中的第i个元素,m表示集合的元素总数,且m>n;第一轮筛选:判断集合CS中是否存在元素若存在,则保留元素若不存在,则元素进行第二轮筛选;第二轮筛选:设置叶子集阈值,若元素的叶子集不小于叶子集阈值,则保留元素否则删除元素第三轮筛选:获取集合CS的最小极化权重,将其与第二轮筛选后更新的集合CS2中的每一个元素的极化权重进行比较;若元素的极化权重不小于集合CS的最小极化权重,则删除该元素;将第三轮筛选后更新的集合CS2中的每一个元素按照其叶子集大小升序排列,得到新集合CS2`;提取新集合CS2`中前N
P
个元素,并按照元素的高斯构造错误概率大小降序排列,最终得到Polar中间信道选择序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LDPC
‑
Polar级联系统的中间信道选择及译码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需要传输的K个信息位,首先从中选择K
P
个信息位进行LDPC编码产生码长为N
P
的LDPC码,从极化码的极化信道中选择匹配N
P
个Polar中间信道进行传输该LDPC码,而其余K
‑
K
P
个信息位直接通过极化码的其余K
‑
K
P
个极化信道进行传输;然后将传入极化信道的K个信息位以及N
‑
K个冻结位通过极化码编码构成N个传输码字,N个传输码字经过BPSK调制后通过AWGN信道进行传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LDPC
‑
Polar级联系统的中间信道选择及译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收端采用低复杂度译码方法进行极化码和LDPC码的联合译码,包括:接收端获取经过调制的极化码信息,并进行第一轮译码,包括:S1.根据BP译码运算单元的计算规则,从LDPC
‑
Polar联合因子图的最右侧向左进行信
息传递;S2.当信息传递到LDPC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盛峰,李纯,黄胜,张寄林,王乐,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邮电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