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艺术涂料制备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94693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涂料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艺术涂料制备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在对涂料进行搅拌时实现搅拌杆自动清洗的艺术涂料制备器。一种艺术涂料制备器,包括工作台、混料筒、清洗筒和管阀等,混料筒设置在工作台中部,工作台左右两侧固接有清洗筒,管阀连通在清洗筒底部,还包括对涂料进行搅拌或在清洗筒内转动清洗的搅拌机构和在涂料搅拌制备时依次放入多种制剂的下料机构。通过拉杆带动第一搅拌杆和第二搅拌杆进行水平向滑动,并通过滑动架将第一搅拌杆和第二搅拌杆交替放置于混料筒和清洗筒中,在搅拌制备的同时实现对搅拌杆的清洗,相比以往节约了清洗时间,使艺术涂料制备更为高效。更为高效。更为高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艺术涂料制备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涂料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艺术涂料制备器。

技术介绍

[0002]艺术涂料最早起源于欧洲,是一种新型的墙面装饰艺术材料,根据风格不同可分为浮雕漆、幻影漆、肌理漆、金属金箔漆、裂纹漆、仿大理石漆、板岩漆、壁纸漆、马来漆、砂岩漆等。
[0003]艺术涂料可涂刷出各种不同的纹理,实现壁纸般的装饰效果,一些特殊的艺术涂料还可以涂刷出立体效果,艺术装饰的效果更加突出。同时,艺术涂料打理方便,对空间的湿度、干燥度不敏感,不用担心发霉、脱落等问题,为实现不同功能和优点,则需要在制备时加入不同的功能性制剂,再进行混合搅拌,使制剂和涂料融合在一起,最终达到最优的效果。
[0004]对艺术涂料制备的现有技术是使用搅拌杆对涂料进行持续搅拌,期间依次加入所需制剂,工艺流程和技术趋于成熟。但在完成搅拌后需对搅拌杆进行清洗,如在进行多项搅拌时,清洗搅拌杆无疑是最耽误时间的,因此,亟需设计一种能够自动进行搅拌杆清洗的装置,以节约时间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对涂料进行搅拌制备时搅拌杆需重复清洗,十分不便的缺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在对涂料进行搅拌时实现搅拌杆自动清洗的艺术涂料制备器。
[0006]一种艺术涂料制备器,包括工作台、混料筒、清洗筒和管阀,混料筒设置在工作台中部,工作台左右两侧固接有清洗筒,管阀连通在清洗筒底部,进一步,还包括对涂料进行搅拌或在清洗筒内转动清洗的搅拌机构和在涂料搅拌制备时依次放入多种制剂的下料机构,搅拌机构固接在工作台后侧,下料机构设置在混料筒上。
[0007]进一步,搅拌机构包括第一滑杆、第二滑杆、滑动架、伺服电机、拉杆、第一搅拌杆、第二搅拌杆、传动带、固定架、固定板、连接杆和弧形架,第一滑杆和第二滑杆均对称固接在工作台后侧,滑动架滑动设置在第一滑杆和第二滑杆上,伺服电机设置在滑动架上端,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连接杆通过键连接,滑动架下端水平向连接有弧形架,弧形架呈中空,拉杆滑动于弧形架内,第一搅拌杆和第二搅拌杆连接在拉杆上且滑动于弧形架,第一搅拌杆和第二搅拌杆之间通过传动带进行传动,固定架固接在工作台后侧,固定板滑动连接在固定架上,固定板与固定架之间连接有第一复位弹簧,伺服电机通过连接杆与第一搅拌杆卡接,滑动架通过第一滑杆和第二滑杆进行上下滑动,滑动至第二滑杆下端时,第一搅拌杆进入混料筒中对涂料进行搅拌,第二搅拌杆进入右侧清洗筒中进行清洗,完成搅拌后滑动架上升至固定板进行限位固定,而后通过向左拉动拉杆将第一搅拌杆滑动至左侧清洗筒上方,清洁的第二搅拌杆随之置于混料筒上方,而后再次将滑动架向下滑动,第二搅拌杆进入混料筒中对涂料进行搅拌,第一搅拌杆进入左侧清洗筒中进行清洗,搅拌完成后将滑动架上
升至固定板进行限位固定,再向右推动拉杆,由此完成循环,实现自动清洗功能。
[0008]进一步,下料机构包括下料架、下料筒圈和挡块,下料架设置在混料筒上,下料架开设有下料孔,下料筒圈滑动设置在下料架上,下料筒圈均匀开设有相应孔洞,挡块通过所述孔洞滑动于下料筒圈内,挡块与下料筒圈之间连接有第二复位弹簧,将所需添加制剂排序放置于下料筒圈内,而后转动下料筒圈,当转动至挡块与下料孔重合时,挡块向下滑动,使下料筒圈与下料架连通,制剂将向下流动至混料筒内,再次转动即可依次完成下料。
[0009]进一步,还包括限位机构,限位机构包括限位架和限位板,限位架固接在弧形架两端,限位板滑动设置在限位架上,限位板与限位架之间连接有第三复位弹簧,拉杆开设有相应孔洞,当拉杆带动第一搅拌杆和第二搅拌杆滑动至相应位置后,限位板将通过所述孔洞对拉杆进行限位固定。
[0010]进一步,还包括固定机构,固定机构包括夹持支架、夹持片和推块,夹持支架对称固接在工作台上并位于混料筒两侧,夹持片对向滑动于夹持支架上,夹持片与夹持支架之间连接有第四复位弹簧,两个推块固接在弧形架上,当弧形架随着滑动架向下运动时,推块将推动夹持片进行对向运动,由此对混料筒进行夹持固定,增加搅拌时混料筒的稳定性。
[0011]进一步,还包括推动机构,推动机构包括固定杆、顶块和楔形块,固定杆固接在夹持片上,顶块滑动连接在固定杆上,顶块与固定杆之间连接有第五复位弹簧,下料筒圈外侧开设有通孔,楔形块固接在挡块上,搅拌时,夹持片对混料筒进行夹持,通过转动下料筒圈进行下料,此时顶块将通过通孔对楔形块进行推动挤压,使楔形块带动挡块向下运动进行下料,再次转动下料筒圈后,顶块不再对楔形块推动挤压,挡块将在第二复位弹簧作用下向上复位。
[0012]进一步,还包括楔形连杆,楔形连杆通过键滑动连接在连接杆内,楔形连杆与连接杆之间连接有第六复位弹簧,楔形连杆下端呈楔形键状,楔形连杆下端与第一搅拌杆和第二搅拌杆卡接,因楔形连杆下端设置有斜面,拉杆带动第一搅拌杆和第二搅拌杆进行水平向滑动时,楔形连杆将在第六复位弹簧作用下向上滑动与第一搅拌杆或第二搅拌杆脱离卡接,同理,楔形连杆以同样方式与第一搅拌杆或第二搅拌杆进行卡接。
[0013]采用上述方案,本专利技术达到的有益效果为:1、通过拉杆带动第一搅拌杆和第二搅拌杆进行水平向滑动,并通过滑动架将第一搅拌杆和第二搅拌杆交替放置于混料筒和清洗筒中,在搅拌制备的同时实现对搅拌杆的清洗,相比以往节约了清洗时间,使艺术涂料制备更为高效。
[0014]2、设置有可转动的下料筒圈,在对下料筒圈转动时,制剂能够由下料孔进入混料筒内,通过控制下料筒圈转动,实现按需依次下料,工序简洁,易于操作。
[0015]3、通过设置固定机构,当弧形架随着滑动架向下运动时,推块将推动夹持片进行对向运动,由此对混料筒进行夹持固定,增加搅拌制备时混料筒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专利技术混料筒和清洗筒等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一滑杆和第二滑杆等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专利技术搅拌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专利技术固定架和固定板等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6为本专利技术下料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7为本专利技术下料筒圈和挡块等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8为本专利技术限位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9为本专利技术固定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10为本专利技术推动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11为本专利技术A处的细节图。
[0027]图12为本专利技术楔形连杆等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13为本专利技术楔形连杆的细节图。
[0029]附图标号:1

工作台,2

混料筒,3

清洗筒,301

管阀,4

搅拌机构,401

第一滑杆,402

第二滑杆,403

滑动架,404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艺术涂料制备器,包括工作台(1)、混料筒(2)、清洗筒(3)和管阀(301),混料筒(2)设置在工作台(1)中部,工作台(1)左右两侧固接有清洗筒(3),管阀(301)连通在清洗筒(3)底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涂料进行搅拌或在清洗筒(3)内转动清洗的搅拌机构(4)和在涂料搅拌制备时依次放入多种制剂的下料机构(5),搅拌机构(4)固接在工作台(1)后侧,下料机构(5)设置在混料筒(2)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艺术涂料制备器,其特征在于,搅拌机构(4)包括第一滑杆(401)、第二滑杆(402)、滑动架(403)、伺服电机(404)、拉杆(405)、第一搅拌杆(406)、第二搅拌杆(407)、传动带(408)、固定架(409)、固定板(410)、连接杆(412)和弧形架(413),第一滑杆(401)和第二滑杆(402)均固接在工作台(1),滑动架(403)滑动设置在第一滑杆(401)和第二滑杆(402)上,伺服电机(404)设置在滑动架(403)上端,伺服电机(404)与连接杆(412)连接,滑动架(403)连接有弧形架(413),拉杆(405)滑动于弧形架(413)内,第一搅拌杆(406)和第二搅拌杆(407)连接在拉杆(405)上且滑动于弧形架(413),第一搅拌杆(406)和第二搅拌杆(407)之间通过传动带(408)进行传动,固定架(409)固接在工作台(1)后侧,固定板(410)滑动连接在固定架(409)上,固定板(410)与固定架(409)之间连接有第一复位弹簧(41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艺术涂料制备器,其特征在于,下料机构(5)包括下料架(501)、下料筒圈(503)和挡块(504),下料架(501)设置在混料筒(2)上,下料架(5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在满王辉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卡百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