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穿戴式高空坠落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99255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穿戴式高空坠落保护装置,包括防护服,防护服内设有气囊组件、气囊气瓶以及与控制器电连接的线性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重力传感器、高度测量仪、气囊电磁阀;气囊电磁阀通过输气管连通气囊组件,气囊组件包括与人体贴合的主气囊、头部气囊、多个独立环形辅气囊和关节气囊,辅气囊和关节气囊分别收纳在多个气囊环的环形槽内,气囊环环绕人体四肢关节部位设置;防护服背部设有挂钩保护机构,人员发生坠落时,挂钩保护机构弹出挂钩缠绕支架阻止人体坠落,气囊组件围绕人体膨胀,同时膨胀后气囊不影响人体四肢活动,方便人员主动自救。人员主动自救。人员主动自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穿戴式高空坠落保护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高空作业保护
,特别涉及一种穿戴式高空坠落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对架空设备维护或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携带安全保护装备,以保证高空作业人员的安全。传统安全保护装备通过安全带连接支架为人员提供安全保护,但当对于特殊工作位置,需要工人暂时松开安全带挂钩,才能进行操作,这给人员带来极大的坠落风险。针对此问题,现有的措施是提供气囊式防护服,但现有的气囊式防护服多为块状气囊,对人体保护不够全面,中国专利CN106923396A提供一种高空作业防坠衣,防坠衣的上衣和裤子内分别设置气囊,气囊内设有充气机构,气囊之间通过张紧带连接,当判定人员坠落时,通过控制模块控制充气机构向气囊充气,缓冲坠落的冲击力,但气囊之间用张紧带连续,也未能对手部脚部设置防护气囊,无法对人体全面保护;当防坠衣袖体和裤腿内的气囊膨胀后人体大部分关节收到气囊约束无法自由活动,限制了人员活动能力,使人体无法进行有效自救,而且穿着防坠衣的人员只能依靠气囊降低坠落伤,没有措施主动阻止坠落,进行自救。<br/>
技术实现思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穿戴式高空坠落保护装置,包括防护服,防护服内设有与控制器电连接的线性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重力传感器,还设有气囊组件(1)、电源和气囊气瓶(6),气囊气瓶(6)出气口连通气囊电磁阀(5),气囊电磁阀(5)通过输气管(4)连通气囊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组件(1)包括膨胀后与人体躯干贴合的主气囊(11)、头部气囊(12)、膨胀后与人体四肢贴合的多个独立环形辅气囊和关节气囊;主气囊(11)与头部气囊(12)相互独立于防护服夹层中,辅气囊和关节气囊均安装在气囊环(2)的环形槽内,气囊环(2)环绕人体四肢设置多个,多个气囊环(2)通过若干连接带(3)与防护服连接;主气囊(11)、头部气囊(12)、辅气囊、关节气囊均通过输气管(4)与气囊电磁阀(5)连通,输气管(4)沿连接带(3)布置;所述防护服内设有高空作业专业安全带,安全带连有保护箱,保护箱内设有可弹出挂钩的挂钩保护机构(7),用于缠绕支架阻止人体坠落,保护箱底部设有辅助气瓶(9),用于驱动挂钩弹出,辅助气瓶(9)出气口设有辅助电磁阀;防护服内设有用于检测攀爬高度的高度测量仪,所述气囊电磁阀(5)、辅助电磁阀、高度测量仪均与控制器电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穿戴式高空坠落保护装置,其特征是,在手腕、手肘、脚踝、膝盖位置分别环绕设置所述气囊环(2),气囊环(2)两端设有独立的第一环槽(21)和第二环槽(22),第一环槽(21)开口端朝向关节方向;辅气囊包括分别与气囊电磁阀(5)连通的上臂气囊(13)、前臂气囊(14)、大腿气囊(15)、小腿气囊(16),每一辅气囊对应连接在第二环槽(22)内,关节气囊包括分别与气囊电磁阀(5)连通的手肘气囊(17)、手腕气囊(18)、膝盖气囊(19)、脚踝气囊(20),每一关节气囊对应连接在第一环槽(21)内。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穿戴式高空坠落保护装置,其特征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大伟梁刚孙晓磊于学超唐立刚王化伟来永鑫李英涛顾泽林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潍坊供电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