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尤其是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气候变化同水、能源及资源危机的出现推动了污水处理向综合资源回收模式的转变,实现碳中和逐渐成为未来污水处理的发展方向。污水中的主要污染物为有机物和氨氮,目前国内外污水处理主流工艺为活性污泥法。该工艺占地面积大,能耗高,碳排放量大,不适合当前碳中和要求。
[0003]与传统好氧活性污泥工艺相比,厌氧消化(Anaerobicdigestion,AD)具有较低的能量需求和污泥产量,污水中有机物能够以甲烷形式进行能源回收,有望实现工艺运行能耗的自给自足。厌氧膜生物反应器(Anaerobic membrane bioreactor,AnMBR)以其优良的出水水质和较高的净产能潜力逐渐成为污水处理的一项有力技术。AnMBR能够实现反应器内HRT与SRT的完全分离。在较短的HRT条件下,污泥和悬浮固体(SuspendedSolid,SS)将被膜组件截留在反应器内,生长缓慢的厌氧微生物能够在较长的SRT条件下稳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级厌氧反应器、汽提蒸氨系统、电还原芬顿系统、二级厌氧反应器及厌氧氨氧化系统,所述一级厌氧反应器、所述汽提蒸氨系统、所述电还原芬顿系统、所述二级厌氧反应器及所述厌氧氨氧化系统依次连通;所述一级厌氧反应器,用于将废水、沼气及微生物污泥三相分离,通过厌氧微生物将可降解有机物转化为沼气;所述汽提蒸氨系统,用于将经一级厌氧反应器分离的污水中的氨氮和二氧化碳合成碳酸氢铵;所述电还原芬顿系统,用于将经汽提蒸氨系统处理后的污水中难降解有机物开链断环转化为微生物易降解有机物;所述二级厌氧反应器,用于对开链断环后的有机物进行厌氧消化反应,继续通过厌氧微生物将可降解有机物转化沼气;所述厌氧氨氧化系统,用于将经过二级厌氧反应器处理后的污水中剩余的氨氮和硝态氮转化为氮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厌氧反应器及二级厌氧反应器均包括厌氧反应单元、厌氧AnMBR膜单元及沼气净化单元,厌氧反应单元供以将废水、沼气及微生物污泥三相分离,且所述厌氧反应单元的沼气出口与所述沼气净化单元连通,所述厌氧反应单元的废水出口与所述厌氧AnMBR膜单元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反应单元包括厌氧反应塔、三相分离器及汽水分离器,所述厌氧反应塔的一侧下方设置有第一进水管,所述厌氧反应塔的一侧设有第一液位计;所述三相分离器容置于所述厌氧反应塔的内部,所述三相分离器包括两层人字形挡板,挡板夹角为45
°
~60
°
之间,两层人字形挡板重叠部分为10~20cm;所述汽水分离器位于所述三相分离器的上方并与所述厌氧反应塔连通,所述汽水分离器的内部设置有鹅卵石。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反应塔一侧与所述三相分离器的上方对应位置设有溢流堰,所述汽水分离器与所述鹅卵石对应位置设有冲洗管。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AnMBR膜单元包括集水箱、泥水分离箱,所述集水箱通过第一产水管与所述厌氧反应单元的污水出口连通,所述泥水分离箱的内部设有膜片,且所述泥水分离箱的一侧通过第一进水泵及第一循环泵与集水箱连通、所述泥水分离箱的另一侧设有第二产水管,所述泥水分离箱还通过第二循环泵及汽水混合器与所述厌氧反应单元连通,所述汽水混合器的一侧连通有蒸汽管。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沼气净化单元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冷超群,李红,吴德明,顾磊,施卓,王雪霞,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天源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