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面向长期服役性能的高铁路基力学
‑
经验设计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岩土工程
,特别是一种面向长期服役性能的高铁路基力学
‑
经验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高速铁路路基长期服役性能的评估和预测是对高铁路基进行合理设计和维护的前提,而路基沉降(变形)则是评价高铁路基长期服役性能的重要指标。我国现行的《高速铁路设计规范》(TB10621
‑
2014)中对高铁路基变形的控制主要是采用拟静力的方法来考虑列车动力荷载,并以路基压实系数、地基系数以及动态变形模量作为变形控制指标的弹性设计方法来控制路基变形。该计算方法虽简便,但实际铁路工程设计中,仍然出现许多因路基变形控制不准而引发的路基劣化问题,不断劣化的高铁路基严重影响其长期服役性,最终危及高速列车的运行安全。
[0003]高铁路基设计需要保证列车荷载作用下路基的长期安定性,而列车荷载作用下路基的动力响应是路基安定性最直接的影响因素。路基动力响应分析主要分为路基面动荷载和路基内动应力分布,现行高铁设计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面向长期服役性能的高铁路基力学
‑
经验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确定线路的轨道结构形式、路基横断面形状及宽度,并据此确定路基填料及压实标准;初拟基床表层和基床底层厚度,并计算高铁路基顶面的列车动荷载;获取路基内动应力及其分布情况,据此计算基床表层动变形,并利用考虑土体循环累积变形的力学
‑
经验模型获取高铁路基的总变形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长期服役性能的高铁路基力学
‑
经验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线路的轨道结构形式、路基横断面形状及宽度的过程具体为:基于高铁线路所在区域的地域特征和运输需求,确定线路的轨道结构形式,所述线路的轨道结构形式包括有砟轨道和无砟轨道;考虑路基稳定性、线路养护情况、安全线间距、曲线超高设置、通信信号和电力电缆槽布置、接触网立柱和声屏障基础在内的因素,确定路基横断面形状及宽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长期服役性能的高铁路基力学
‑
经验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线路的轨道结构形式、路基横断面形状及宽度确定路基填料及压实标准的过程具体为:基于线路的轨道结构形式、路基横断面形状及宽度,考虑路基填料的级配、强度、弹性模量、抗磨耗性、抗破碎性及水稳特性,选用符合高速铁路设计规范要求的路基填料及对应的路基压实标准,以满足路基压实至规范高速铁路设计规定的最小压实度,符合路基承载力、填料颗粒的抗磨耗、抗破碎及路基排水性要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长期服役性能的高铁路基力学
‑
经验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初拟基床表层和基床底层厚度,并计算高铁路基顶面列车动荷载的过程包括:初拟基床表层和基床底层的厚度,通过轨道
‑
路基动力解析模型计算路基顶面的列车动荷载。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面向长期服役性能的高铁路基力学
‑
经验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高铁路基顶面列车动荷载还包括:判断计算所得路基顶面列车动荷载是否满足高铁路基承载力要求;若高铁路基顶面列车动荷载不满足路基承载力要求,则需进行以下优化步骤:重新调整初拟的基床表层和基床底层厚度,重新计算路基顶面的列车动荷载,判别其是否满足高铁路基承载力要求;若仍不满足,则重新调整路基填料及压实标准,并调整基床表层和基床底层厚度,再重新计算路基顶面列车动荷载,然后重新判别其是否满足高铁路基承载力要求,重复上述优化步骤直至满足路基承载力要求为止。6.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章博,边学成,刘洪铭,赵闯,许嘉伟,付浩然,林伟岸,陈云敏,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