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程化微血管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组织工程和生物
,尤其涉及一种工程化微血管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工程化微血管制备技术主要有两大主流方向,一是采用生物或高分子材料,利用静电纺丝、3D打印等技术手段来制备类似于血管的圆管型结构的管腔。尽管这种工程血管与真实血管在结构上类似,但是因其无细胞附着,在生理特性上有较大差异,比如:管腔的刚度和弹性与真实血管存在较大差异,同时由于设备精度受限,这种方式制备的工程微血管的内径很难达到微米尺度。二是通过脱细胞的方式从在体获得脱细胞的微血管,但该方法制备的工程血管难以内皮化。
[0003]多篇文献报道,血管内皮细胞能够通过出芽的方式形成血管管腔样的结构,形成的管腔样结构的密度、管腔大小和长度与胞外基质、相关的生长因子(如:VEGF)以及力学调控等理化因素有关。然而血管内皮细胞自发形成的这种血管管腔样结构的直径过小,并且这种结构会随着血管内皮细胞的凋亡而坍塌,难以长时间的维持管腔结构。
[0004]有文献报道,经细胞改造和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程化微血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S1、将凝血酶溶液、血管内皮细胞悬液、心肌细胞悬液和混合培养基混合,获得第一分散液;将纤维蛋白原溶液、胶原蛋白溶液和混合培养基混合,获得第二分散液;混合培养基包括混合的血管内皮细胞培养基和心肌细胞培养基;S2、将第一分散液和第二分散液混合,获得凝胶预聚液,对凝胶预聚液进行固化处理,获得细胞实体;凝胶预聚液中,血管内皮细胞为1
×
106‑1×
107cell/mL,心肌细胞为5
×
106‑5×
107cell/mL,纤维蛋白原浓度为2.5
‑
10mg/mL,胶原蛋白浓度为0.1
‑
0.5mg/mL,凝血酶浓度为1
‑
10U/mL;S3、先将细胞实体置于静止的混合培养基中进行静态培养,再将细胞实体置于流动的混合培养基中进行动态培养,获得工程化微血管实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程化微血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心肌细胞为小鼠心肌细胞、大鼠心肌细胞、人胚胎干细胞诱导的心肌细胞和人多功能干细胞诱导的心肌细胞中的一种;血管内皮细胞为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人动脉内皮细胞、人胚胎干细胞诱导的内皮细胞和人多功能干细胞诱导的内皮细胞中的一种;纤维蛋白原为牛纤维蛋白原、人纤维蛋白原中的一种;胶原蛋白为I型鼠尾胶原蛋白、IV型鼠尾胶原蛋白中的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程化微血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混合培养基包括按照体积比1:1.5~1:2混合的血管内皮细胞培养基和心肌细胞培养基。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程化微血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凝血酶溶液、血管内皮细胞悬液、心肌细胞悬液、辅助细胞悬液和混合培养基混合,获得第一分散液;凝胶预聚液中,辅助细胞的数量不超过细胞总数量的10%。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工程化微血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辅助细胞为脂肪细胞、成纤维细胞和平滑肌细胞中的一种或几种。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楚洪,柯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