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布式的孪生数据交互方法、系统、存储介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990542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分布式孪生数据交互方法、系统、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应用于分布式的孪生数据交互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前端、孪生数据中间件、后端,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所述前端发送数据请求给所述孪生数据中间件;S2所述孪生数据中间件将接收到的数据请求内的地址重置为标准地址并进行地址匹配,若匹配成功则进入步骤S3,否则返回异常信息给所述前端;S3所述孪生数据中间件对数据请求进行鉴权校验后加密转发给所述后端,所述后端根据数据请求返回对应数据;S4所述孪生数据中间件对返回的数据做异常判断并标准化处理后返回给所述前端。解决了前后端孪生数据交互时,数据格式复杂对接难度大、排查成本高、交互安全性低等问题。交互安全性低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布式的孪生数据交互方法、系统、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分布式数据交互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布式孪生数据交互方法、系统、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数据可视化/孪生产品是利用图形、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以及用户界面、建模以及对立体、表面、属性以及动画的展示,对数据加以可视化的解释,完成在虚拟空间中完成对实际世界的映射。相比传统的报表,其在数据表达丰富层次(二维、三维、结合空间地理信息)、方式(色彩、高度、大小)以及增强视觉效果都有创新性、跨台阶式的突破。更好的呈现“数据”,映射出数据背后的业态,帮助目标用户从数据层面上了解自身业务的状态。
[0003]数据可视化/孪生产品作为数据展示的前端应用,是众多数据的汇集地。其面临时的数据以几个特征:多样化(如:传感感知、生产数据、事件报警等),多维度(历史、实时、未来),多样业务系统(新旧系统,多数据厂商,多语言版本)。
[0004]具体问题如下:
[0005]1、项目面临各数据厂商提供的各式各样的数据格式,对接难度大,沟通成本高,开发效率低;在运维阶段,一旦出现问题,排查问题成本高。
[0006]2、面临接口身份鉴权情况下,身份信息存储在前端系统容易被他人获取,形成不安全因素。
[0007]3、若前端系统直接向数据厂商获取数据,由于数据厂商的系统问题造成数据异常,直接影响到前端应用,缺少容错机制。
[0008]4、前端系统直接向数据厂商获取数据,在数据访问链路上缺少访问日志留档。
[0009]5、获取数据后,数据需要过滤/清洗/解密/合并,若需要利用成熟的技术工具或方案,前端应用较难将这些能力整合到链路。
[0010]针对上述的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设计一种分布式孪生数据交互方法、系统、存储介质是本专利技术研究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11]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在于提供一种分布式孪生数据交互方法、系统、存储介质,能够有效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0012]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提供一种分布式孪生数据交互方法,所述方法基于分布式的孪生数据交互系统,所述孪生数据交互系统包括:前端、孪生数据中间件、后端,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3]S1所述前端发送数据请求给所述孪生数据中间件;
[0014]S2所述孪生数据中间件将接收到的数据请求内的地址重置为标准地址并进行地址匹配,若匹配成功则进入步骤S3,否则返回异常信息给所述前端;
[0015]S3所述孪生数据中间件对数据请求进行鉴权校验后加密转发给所述后端,所述后
端根据数据请求返回对应数据;
[0016]S4所述孪生数据中间件对返回的数据做异常判断并标准化处理后返回给所述前端。
[0017]其中,所述步骤S2具体包括:
[0018]S201将所述前端的数据请求内的地址重置为所述孪生数据中间件的端口服务地址;
[0019]S202根据所述数据请求内的地址识别出对应的业务系统地址并进行业务系统路由地址匹配。
[0020]其中,所述鉴权校验的步骤具体包括:
[0021]S301根据所述数据请求判断是否需要身份鉴权,若需要身份鉴权则进入步骤302,否则直接转发给所述后端;
[0022]S302检索是否缓存对应身份信息,若有缓存则进入步骤S303,否则进入步骤S304;
[0023]S303取出对应身份信息一并转发给所述后端;
[0024]S304将所述数据请求转发给所述后端并获取对应身份信息并存储。
[0025]其中,所述步骤S3还包括:
[0026]若所述数据请求需要调用若干所述后端接口,则将若干所述后端接口合并为一个接口调用链再转发给所述后端;
[0027]通过接口调用链获取到所有所述后端接口的返回的数据后再统一返回给所述前端。
[0028]其中,所述步骤S4具体包括:
[0029]S401对所述后端返回的数据进行异常判断,若数据异常则进入步骤S402,否则进入步骤S403;
[0030]S402根据数据异常进行数据异常分级处理并反馈给所述数据请求前端;
[0031]S403将所述后端返回的数据解密后再转发给所述数据请求前端。
[0032]其中,所述步骤S4还包括:
[0033]判断所述后端返回的数据是否需要留档保存,是则留档存储,否则直接返回所述前端。
[0034]其中,所述步骤S4还包括:
[0035]对所述后端返回的数据进行解码解密后再做标准化处理后返回给所述前端。
[0036]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分布式孪生数据交互系统,包括:前端、孪生数据中间件、后端;所述孪生数据中间件包括:
[0037]地址路由分发模块,用于将接收到的前端的数据请求重置为标准地址并进行地址匹配;
[0038]身份权限校验模块,用于对数据请求进行鉴权校验;
[0039]数据加密处理模块,用于对数据请求加密转发给后端;
[0040]数据标准处理模块,用于将异常判断和解密完后的数据做标准处理后返回给前端。
[0041]所述一种分布式孪生数据交互系统,所述孪生数据中间件还包括:
[0042]数据缓存模块,用于存储对应身份信息;
[0043]异常信息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前端的数据请求和所述后端返回的对应数据做异常判断;
[0044]数据日志存储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后端返回的数据是否需要留档保存并留档存储;
[0045]内容信息解密模块,用于对所述后端返回的数据进行解密。
[0046]本专利技术的又一方面提供一种分布式孪生数据交互存储介质,包括: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执行如上述的一种分布式的孪生数据交互方法。
[0047]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的效果和/或优点:
[0048]一是通过设置孪生数据中间件将后端各数据厂商提供的各式各样数据进行统一接口对接管理,可以对后端返回数据做统一标准化处理,减低对接难度和沟通成本,减少各模块件的依赖以及软件模块间的扇入和扇出。
[0049]二是通过孪生数据中间件对前端数据进行统一鉴权校验以及身份信息存储,避免直接在前端鉴权,造成身份信息泄露等安全问题。同时可以对转发给后端数据进行加密,确保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0050]三是通过孪生数据中间件对后端返回的数据进行统一解密转码,避免后端直接发送前端解密后,前端泄露解密算法。还增加了对后端返回数据进行异常判断,增加容错机制。
[0051]四是通过孪生数据中间件对数据的访问存档,一方面为数据的安全性提供有利的证据,另一方面对运维排障提供极大方面。代码可以统一的托管管理,开发排错成本大大降低,自研或三方的插件可以快速的植入孪生数据中间件进行功能扩容。在同类型的项目可以快速的复制应用,开发效率上提高了50%,并缩减产品运维的成本30%。
[0052]应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布式孪生数据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基于分布式的孪生数据交互系统,所述孪生数据交互系统包括:前端、孪生数据中间件、后端,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所述前端发送数据请求给所述孪生数据中间件;S2所述孪生数据中间件将接收到的数据请求内的地址重置为标准地址并进行地址匹配,若匹配成功则进入步骤S3,否则返回异常信息给所述前端;S3所述孪生数据中间件对数据请求进行鉴权校验后加密转发给所述后端,所述后端根据数据请求返回对应数据;S4所述孪生数据中间件对返回的数据做异常判断并标准化处理后返回给所述前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布式孪生数据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包括:S201将所述前端的数据请求内的地址重置为所述孪生数据中间件的端口服务地址;S202根据所述数据请求内的地址识别出对应的业务系统地址并进行业务系统路由地址匹配。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布式孪生数据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鉴权校验的步骤具体包括:S301根据所述数据请求判断是否需要身份鉴权,若需要身份鉴权则进入步骤302,否则直接转发给所述后端;S302检索是否缓存对应身份信息,若有缓存则进入步骤S303,否则进入步骤S304;S303取出对应身份信息一并转发给所述后端;S304将所述数据请求转发给所述后端并获取对应身份信息并存储。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布式孪生数据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还包括:若所述数据请求需要调用若干所述后端接口,则将若干所述后端接口合并为一个接口调用链再转发给所述后端;通过接口调用链获取到所有所述后端接口的返回的数据后再统一返回给所述前端。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布式孪生数据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具体包括:S401对所述后端返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举经沈义彦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市盛迅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