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对跨边界智能网联运输的通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99043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针对跨边界智能网联运输的通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于途径地布设通信设施,所述通信设施包括公网基站、专网基站、RSU、路侧传感器和车载通信单元;建立双方公网基站之间、公网基站与网关之间以及网关与服务器之间的通信链路;建立双方专网基站之间以及专网基站与网关之间的通信链路;建立专网基站与RSU之间、多个RSU之间、RSU与车辆OBU之间以及RSU与路侧传感器之间的通信链路;建立车辆SIM卡和公网基站之间的通信链路以及车辆SIM卡和专网基站之间的通信链路;对各个通信链路设置通信冗余,进行通信失效测试。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建立双方之间稳定、安全和可靠的通信链路,确保跨边界智能网联运输稳定运行。行。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针对跨边界智能网联运输的通信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网联通信
,尤其是涉及一种针对跨边界智能网联运输的通信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对区域间运输运力和交流速度提出了更高要求,跨边界运输需求也呈现出大量增长趋势。对于货物集散需求极大且气候环境恶劣(如沙尘暴等)的跨边界区域,选择智能网联汽车作为主要运输载体,可以有效地降低运输成本和运输风险。
[0003]国内外围绕面向自动驾驶的车联网通信做出了诸多探索,在通信设施方面,研究多围绕通信区域、服务器、路侧通信设施、车载联网通信单元、通讯天线等进行单个通信设施的设计、多个通信设施连接设计或传输数据说明;在通信拓扑方面,研究集中在智能体构型和编队信息流拓扑结构优化、智能体编队控制策略优化、系统通信链路搭建等角度;在通信链路故障方面,学界多通过引入误差变量或矩阵变换结构分解等数学方法,运用系统工程的思想,实现具有丢包和时延的采样数据多智能体一致性,业界多设计备援通信链路,设计通信和供电冗余保障信号传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通信失效的测试、保护和管理方法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针对跨边界智能网联运输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基于途径地功能定位、气候环境和货物堆放的道路环境,于途径地布设通信设施,所述通信设施包括公网基站、专网基站、RSU、路侧传感器和车载通信单元,所述车载通信单元包括车辆OBU和车辆SIM卡,所述RSU为路侧单元;S2:搭建公网通信链路:建立双方公网基站之间的通信链路、公网基站与对应网关之间的通信链路以及网关与对应服务器之间的通信链路专网通信链路:建立双方专网基站之间的通信链路以及专网基站与对应网关之间的通信链路;车联网通信链路:建立专网基站与RSU之间的通信链路、多个RSU之间的通信链路、RSU与车辆OBU之间的通信链路以及RSU与路侧传感器之间的通信链路,所述OBU为车载单元;建立车辆SIM卡和公网基站之间的通信链路以及车辆SIM卡和专网基站之间的通信链路;S3:对各个通信链路设置通信冗余,进行通信失效测试。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对跨边界智能网联运输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与所述网关之间通过4G或5G网络通信,所述网关与所述公网基站之间有线连接,双方所述公网基站之间通过已有通信链路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对跨边界智能网联运输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双方所述专网基站之间通过微波或光纤通信,所述专网基站与所述网关之间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对跨边界智能网联运输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专网基站与所述RSU之间通过5G NR或4G LTE进行通信,多个所述RSU之间以及所述RSU与所述OBU之间均通过PC5进行通信,所述RSU与所述路侧传感器之间为有线通信。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对跨边界智能网联运输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通信冗余包括当一方服务器或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颖秦文刚吴越鹏殷承良代堃鹏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