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89711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电力设备领域的一种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包括基座,基座上对称设有第一备用电源和第二备用电源,第一备用电源和第二备用电源上分别设有第一静触头和第二静触头,第一备用电源和第二备用电源之间设有电源切换组件;第一静触头和第二静触头上方均设有灭弧组件,灭弧组件包括可伸缩放置槽,可伸缩放置槽内设有若干灭弧格栅,可伸缩放置槽底部滑动连接有两组导磁片,导磁片与可伸缩放置槽之间设有可伸缩引弧板,导磁片和可伸缩引弧板形成牵弧空间,导磁片上放置有永磁体,导磁片与永磁体形成牵引电场,牵引电场能够牵引电弧至灭弧空间。本方案通过牵弧空间将电弧拉长分散后再通过灭弧格栅将其分割,减小电弧对触头的损坏。损坏。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

技术介绍

[0002]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ATSE)用于两路电源的转换,以保证重要负载得到连续的供电。传统上,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包括二位置和三位置,二位置是指ATSE的动触头只能在第一电源和第二电源的静触头之间切换;三位置是指ATSE的动触头除了能停留在第一电源和第二电源的静触头上外,还能停留在与第一电源和第二电源的静触头都不接触的双分位置。
[0003]公告号为CN110970240B的专利公开了用于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控制电路和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所述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包括控制第一电源的第一电磁铁和控制第二电源的第二电磁铁;其中所述控制电路包括:所述第一电磁铁串联连接到并联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微动开关和第一转盘开关,从而形成第一分支电路,所述第一微动开关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铁的通断;所述第二电磁铁串联连接到并联连接在一起的第二微动开关和第二转盘开关,从而形成第二分支电路,所述第二微动开关控制所述第二电磁铁的通断;所述第一和第二分支电路并联连接。一种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其包括如上所述的控制电路。
[0004]该专利通过改进结构简化了三位置双电源开关的控制电路,提高了控制器的通用性,但是对于高电压设备,如35kv变电站这类高电压设备,在采用现有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时容易产生高强度的电弧使设备存在安全风险,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以解决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通过可变的牵弧空间,将电源开合时产生的电弧拉长分散,将其牵引至灭弧空间进行消灭,以解决高电压设备在采用现有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时容易产生高强度的电弧使设备存在安全风险的问题。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包括基座,基座上对称设有第一备用电源和第二备用电源,第一备用电源和第二备用电源上分别设有第一静触头和第二静触头,第一备用电源和第二备用电源之间设有电源切换组件;该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具有双重备用电源,能够在一台电源故障时自动切换到备用电源,保证电力供应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同时,电源切换组件的设计使得切换过程快速、稳定,减少了对电器设备的影响,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0008]电源切换组件包括转动支架,转动支架与基座活动连接,转动支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动触头,动触头能够在第一静触头、第二静触头和双分位置之间移动,转动支架远离动触头的一端设有转动开关,转动开关与转动支架之间串联有并联的第一控制电路和第二控
制电路;可以实现在第一静触头、第二静触头和双分位置之间的切换,能够满足不同电源需求的切换,采用转动支架与基座活动连接的设计,使得切换更加灵活方便,动触头能够在转动支架上移动,使得切换更加准确可靠,采用并联的第一控制电路和第二控制电路,可以保证切换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设计简单,易于制造和维护,成本低廉。
[0009]第一静触头和第二静触头上方均设有灭弧组件,灭弧组件包括可伸缩放置槽,可伸缩放置槽内设有若干灭弧格栅,可伸缩放置槽侧壁与基座滑动连接,可伸缩放置槽底部滑动连接有两组导磁片,导磁片平行于基座表面放置并与基座固定连接,导磁片远离动触头的一侧与可伸缩放置槽之间设有可伸缩引弧板,导磁片和可伸缩引弧板形成牵弧空间,导磁片沿垂直导磁片方向放置有永磁体,导磁片与永磁体形成牵引电场,牵引电场能够牵引电弧至灭弧空间。
[0010]本方案的原理:通过转动开关控制第一控制电路和第二控制电路的连通,进而控制第一备用电源和第二备用电源的连通,在电源闭合断开时会产生电弧,导磁片和永磁体形成牵引电场,将电弧牵引至灭弧空间,通过牵弧空间改变电弧的长度和密度,将电弧拉长分散后再通过灭弧格栅将其分割,减小电弧对触头的损坏。
[0011]采用上述方案后实现了以下有益效果: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方案通过导磁片和永磁体形成牵引电场,将电弧牵引至灭弧空间,通过牵弧空间改变电弧的长度和密度,将电弧拉长分散后再通过灭弧格栅将其分割,减小电弧对触头的损坏,从而降低了设备的安全风险,且可变的牵弧空间能够满足不同强度电弧下的牵弧和灭弧需求,避免电弧较小但牵弧空间过大时,牵引电场难以牵引电弧至灭弧空间进行灭弧,电弧较大但牵弧空间较小时,存在电压较大损坏设备的安全风险。
[0012]进一步,可伸缩放置槽包括一体成型的固定部和伸缩部,伸缩部的活动端连接有电推杆,电推杆远离伸缩部的一端与基座固定连接,牵弧空间内设有用于测试电弧电压大小的测压传感器,电推杆的位移变化与电弧电压大小呈正相关。
[0013]有益效果:通过电弧的电压大小改变牵弧空间的大小,使得进入牵弧空间的电弧能够被拉长分散,避免电弧对设备造成损坏,电弧较小但牵弧空间过大时,牵引电场难以牵引电弧至灭弧空间进行灭弧,电弧较大但牵弧空间较小时,存在电压较大损坏设备的安全风险。
[0014]进一步,可伸缩引弧板和可伸缩放置槽的伸缩部均由绝缘弹性材料所制。
[0015]有益效果:绝缘弹性材料制成的可伸缩引弧板和可伸缩放置槽不仅能够满足不同尺寸牵弧空间的需要,同时隔绝了电弧泄露,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
[0016]进一步,第一控制电路包括串联的第一电路开关和第一电磁铁,第一电磁铁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牵引杆,第一牵引杆远离第一电磁铁的一端与转动支架连接,第一控制电路连通时,第一电磁铁能够带动第一牵引杆和动触头与第一静触头闭合。
[0017]有益效果:通过控制第一控制电路的连通与否,实现动触头与第一静触头的闭合,相较于现有技术中三位置ASTE由三个电磁铁线圈驱动,本方案在保证操作可靠性的同时简化了驱动机构,便于用户操作。
[0018]进一步,第二控制电路包括串联的第二电路开关和第二电磁铁,第二电磁铁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二牵引杆,第二牵引杆远离第二电磁铁的一端与转动支架连接,第二控制电
路连通时,第二电磁铁能够带动第二牵引杆和动触头与第二静触头闭合。
[0019]有益效果:通过控制第二控制电路的连通与否,实现动触头与第二静触头的闭合,相较于现有技术中三位置ASTE由三个电磁铁线圈驱动,本方案在保证操作可靠性的同时简化了驱动机构,便于用户操作。
[0020]进一步,基座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第一弹性件远离基座的一端与第一牵引杆固定连接,第二弹性件远离基座的一端与第二牵引杆固定连接。
[0021]有益效果:第一电路开关闭合,使得第一控制电路连通,第一电磁铁带动动触头与第一静触头闭合,第一弹性件压缩,第二弹性件拉伸,在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的弹力平衡下,使得动触头锁定在第一静触头,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第二电路开关闭合时同理;第一电路开关和第二电路开关均断开时,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的弹力平衡下装置依旧保持稳定,相较于现有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包括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上对称设有第一备用电源和第二备用电源,第一备用电源和第二备用电源上分别设有第一静触头和第二静触头,第一备用电源和第二备用电源之间设有电源切换组件;电源切换组件包括转动支架,转动支架与基座活动连接,转动支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动触头,动触头能够在第一静触头、第二静触头和双分位置之间移动,转动支架远离动触头的一端设有转动开关,转动开关与转动支架之间串联有并联的第一控制电路和第二控制电路,第一静触头和第二静触头上方均设有灭弧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灭弧组件包括可伸缩放置槽,可伸缩放置槽内设有若干灭弧格栅,可伸缩放置槽侧壁与基座滑动连接,可伸缩放置槽底部滑动连接有两组导磁片,导磁片平行于基座表面放置并与基座固定连接,导磁片远离动触头的一侧与可伸缩放置槽之间设有可伸缩引弧板,导磁片和可伸缩引弧板形成牵弧空间,导磁片沿垂直导磁片方向放置有永磁体,导磁片与永磁体形成牵引电场,牵引电场能够牵引电弧至灭弧空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可伸缩放置槽包括一体成型的固定部和伸缩部,伸缩部的活动端连接有电推杆,电推杆远离伸缩部的一端与基座固定连接,牵弧空间内设有用于测试电弧电压大小的测压传感器,电推杆的位移变化与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国安刘建红毕刚芝陈平阳玉峰刘杰峰李俊雄曹毅
申请(专利权)人:锡矿山闪星锑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