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脉分支点的匹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98950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04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冠脉分支点的匹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确定出每张二维冠脉造影图像的冠脉骨架图像;基于每张冠脉骨架图像中冠脉起始点的起始点信息,构建多张冠脉骨架图像之间的多个初始转移关系矩阵;针对于每张冠脉骨架图像,通过遍历该冠脉骨架图像中冠脉中心线上的每个血管节点,确定待重建冠脉在该冠脉骨架图像中呈现出的多个血管分支点;匹配出与第一骨架图像中第一血管分支点所匹配的第二血管分支点,得到多张冠脉骨架图像之间相匹配的多组匹配分支点对;确定用于对待重建冠脉进行三维重建的目标转移关系矩阵。这样,便可以准确地实现多张冠脉骨架图像之间血管分支点的匹配,提高匹配结果的准确性。提高匹配结果的准确性。提高匹配结果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冠脉分支点的匹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0001]本申请涉及图像处理
,尤其是涉及一种冠脉分支点的匹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心脑血管疾病被称为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第一杀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生活物质资料也越来越充足,心脑血管疾病的发作率逐渐提升。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医疗诊断技术也在不断进行革新;同时,医学影像技术的蓬勃发展给诊断各种疾病带来便利的措施和有效的手段。
[0003]通过观察冠脉造影图像可以对冠状动脉的结构与血管狭窄进行客观的诊断,必要时需要基于二维冠脉造影图像实现三维冠脉造影图像的重建。但是,在二维冠脉造影图像的拍摄过程中,会受到拍摄对象的心跳、呼吸等原因,使得在不同拍摄角度的二维冠脉造影图像中冠状动脉的呈现位置存在一定偏差,此时,若准确地实现三维冠脉造影图像的重建,便需要对不同拍摄角度的二维冠脉造影图像中血管分支节点进行匹配,以明确不同二维冠脉造影图像之间的相对位置;目前,需通过人机交互界面进行手动选择匹配点的选择;在这种情况下,匹配结果是否准确受限于操作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冠脉分支点的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匹配方法包括:分别对待重建冠脉在不同采集角度下的二维冠脉造影图像进行预处理,通过确定在每张二维冠脉造影图像的采集角度下所述待重建冠脉的冠脉中心线,得到多张冠脉骨架图像;基于所述待重建冠脉在每张冠脉骨架图像中冠脉起始点的起始点信息,构建所述多张冠脉骨架图像之间的多个初始转移关系矩阵;针对于每张冠脉骨架图像,采用深度优先搜索方式,通过遍历该冠脉骨架图像中冠脉中心线上的每个血管节点,确定在该冠脉骨架图像的采集角度下所述待重建冠脉中所存在的多个血管分支点;从第一骨架图像的多个血管分支点中确定出第一血管分支点,通过建立极平面,匹配出在第二骨架图像中与所述第一血管分支点相匹配的第二血管分支点;其中,所述第一骨架图像为所述多张冠脉骨架图像中血管分支节点最少的;所述第二骨架图像为所述多张冠脉骨架图像中血管分支节点最多的;基于所述第一血管分支点的节点信息、所述第二血管分支点的节点信息以及冠脉起始点的起始点信息,更新所述多个初始转移关系矩阵,得到更新后的多个转移关系矩阵;按照预定匹配顺序,逐一完成所述第一骨架图像中全部血管分支点的匹配,确定所述多张冠脉骨架图像之间相匹配的多组匹配分支点对,并在完成每个血管分支点的匹配过程后,实时更新所述多个转移关系矩阵;基于所述多组匹配分支点对所携带的节点信息,再对实时更新得到的多个转移关系矩阵进行更新,得到所述多张冠脉骨架图像之间的多个目标转移关系矩阵,以利用所述多个目标转移关系矩阵完成所述待重建冠脉的三维重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第一骨架图像的多个血管分支点中确定出第一血管分支点,包括:从所述第一骨架图像的多个血管分支点中随机确定出第一血管分支点;或,将所述第一骨架图像的多个血管分支点中,所属冠脉分支血管的分支级别最高的血管分支点确定为第一血管分支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建立极平面,匹配出在第二骨架图像中与所述第一血管分支点相匹配的第二血管分支点,包括:借助于所述极平面,通过在第二骨架图像中建立所述第一血管分支点对应的第一极线,确定在所述第二骨架图像中与所述第一血管分支点对应的多个候选分支点;通过在第一骨架图像中建立每个候选分支点对应的第二极线,确定与所述第一血管分支点相匹配的第二血管分支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借助于所述极平面,通过在第二骨架图像中建立所述第一血管分支点对应的第一极线,确定在所述第二骨架图像中与所述第一血管分支点对应的多个候选分支点,包括:借助于所述极平面,在所述第二骨架图像中建立所述第一血管分支点对应的第一极线,分别确定所述第二骨架图像中每个血管分支点与所述第一极线之间的第一相对距离;分别确定所述待重建冠脉在所述第二骨架图像中每个血管分支点处的第一树结构深度,以及所述待重建冠脉在所述第一血管分支点处的第二树结构深度;
基于确定出的多个第一树结构深度与所述第二树结构深度,分别确定所述第一血管分支点与所述第二骨架图像中每个血管分支点之间的深度差值;将所述第二骨架图像中第一相对距离小于预设距离阈值且深度差值小于等于预设深度阈值的血管分支点,确定为与所述第一血管分支点对应的候选分支点。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在第一骨架图像中建立每个候选分支点对应的第二极线,确定与所述第一血管分支点相匹配的第二血管分支点,包括:借助于所述极平面,在所述第一骨架图像中建立每个候选分支点对应的第二极线;确定所述第一血管分支点与每个第二极线之间的第二相对距离;将所述第二相对距离最小的第二极线所对应的候选分支点,确定为与所述第一血管分支点相匹配的第二血管分支点。6.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飞帆马骏郑凌霄兰宏志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睿心智能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