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泵空调系统及其除霜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98781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热泵空调系统及其除霜控制方法,热泵空调系统包括依次形成冷媒回路的压缩机、第一四通阀、室内换热器、节流装置以及室外换热器;热泵空调系统还包括控制器,设置于室外换热器与第一四通阀之间的第二四通阀,以及用于检测室外换热器盘管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控制器包括室外机电机电流检测模块以及数据处理模块;应用于上述热泵空调系统的除霜控制方法是通过测取通过室外机风机电机的电流大小为判断,其中,电流值A为临界点,电流值小于等于A进入常规的除霜模式既第二除霜模式,电流值大于A进入第一除霜模式,该模式下通过配合第二四通阀的配合,冷媒先从室外机的底部进入上部出优先化除底部的霜层。部进入上部出优先化除底部的霜层。部进入上部出优先化除底部的霜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泵空调系统及其除霜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热泵空调
,尤其涉及一种热泵空调系统及其除霜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热泵空调系统在低温工况下运行时,空调器室外机翅片会因为表面温度低,产生结霜现象,时间久了,就会形成霜层,导致机组制热能力衰减。所以需要及时对空调外机换热器进行除霜。热泵机组自动除霜应用的最广泛的方法是将制热切换为制冷模式,利用压缩机的高温排气来进行化霜;但由于室外机换热器整体换热面积大,想要完全将霜化尽,往往需要5

8分钟甚至更长时间。
[0003]由于换热器的流路分布从上至下,制冷剂在换热器入口温度最高,随着不断换热,到换热器底部时温度逐渐降低。因此中上部的霜层会先化,化霜后的水又都会沿翅片下滑,此时底部未化的霜层不利于排水。当霜层过厚时,易导致化霜不干净,空调外机会出现换热器底部结冰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除霜控制方法,能够获取通过室外换热器的盘管温度并判断室外机是否需要除霜,若需除霜则能够获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泵空调系统除霜控制方法,应用于热泵空调系统,热泵空调系统包括依次形成冷媒回路的压缩机(1)、第一四通阀(2)、室内换热器(3)、节流装置(4)以及室外换热器(5);其特征在于:热泵空调系统还包括控制器,设置于室外换热器(5)与第一四通阀(2)之间的第二四通阀(6),以及用于检测室外换热器(5)盘管温度的温度传感器(100);所述控制器包括室外机电机电流检测模块以及数据处理模块;所述除霜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空调器按制热模式运行,控制器通过温度传感器(100)获取室外换热器(5)盘管温度THd,并判断空调器是否需要进入除霜模式;若不需要,空调器继续按制热模式运行;若需要,空调器进入除霜模式,控制器通过室外机电机电流检测模块获取室外换热器(5)的风机电机电流值I;步骤2:控制器通过数据处理模块判断电流值I是否大于阈值A;若I>A,关闭第一四通阀(2),打开第二四通阀(6),空调器进入第一除霜模式,室外换热器(5)从底部开始化霜;若I≤A,关闭第一四通阀(2)以及第二四通阀(6),空调器进入第二除霜模式,空调器进入第一除霜模式从中上部开始化霜;步骤3:I>A,空调器处于第一除霜模式下,THd>B或在该模式下持续运转时间T=t1,关闭第二四通阀(6),空调器进入第二除霜模式,在第二除霜模式下持续运转时间T=t2后,退出第二除霜模式;I≤A,空调器处于第二除霜模式下,THd>C或在该模式下持续运转时间T=t3,退出第二除霜模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泵空调系统除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四通阀(2)包括阀口C1、阀口D1、阀口E1和阀口S1;所述第二四通阀(6)包括阀口C2、阀口D2、阀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子平吴德敏宋凯戴光军吴明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中广电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