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成都大学专利>正文

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98636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吸附磁珠。所述吸附磁珠包括:Ni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检测
,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方法,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吸附磁珠及其用途、试剂盒和用途以及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在自然界广泛分布,其易污染牛奶、蔬菜等食品,是导致人类和动物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之一。金黄色葡萄球菌可产生毒力因子,包括与中毒性休克综合征、食物中毒和严重过敏性疾病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的肠毒素、脱落毒素、中毒性休克综合症毒素

1和泛素

瓦伦丁白细胞素。有报告表明,金黄色葡萄球菌广泛存在于生奶和乳制品中。近年来,金黄色葡萄球菌已成为继沙门氏菌和副溶血性弧菌之后的第三大食源性微生物病原体。由于缺乏有效、快速和可视化的检测方法,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时有发生。
[0003]因此,亟需建立一种快速、灵敏可大批量应用的检测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至少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方法,该方法可有效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
[0005]本专利技术是基于专利技术人的下列发现而完成的:
[0006]现如今开发了几种快速检测和鉴定食品样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方法,如聚合酶链反应(PCR)、酶联免疫传感器以及基于核酸的分子生物学方法,这些先进的微生物检测方法将检测时间从几天缩短到几个小时,但仍然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这些方法通常价格昂贵,需要高科技实验室设备和熟练的技术人员,并且不能用作现场检测方法。此外,在偏远地区,实验设备的缺乏严重地限制了食源性病原体的检测。
[0007]噬菌体为特异性感染细菌的病毒,又称为“细菌病毒”,其大小通常在20~200nm之间,生命周期短(约20min~60min),并被公认为地球上最丰富的生物实体,数量约达到10
31
种,在细菌内可能也会有细菌相应的噬菌体存在,噬菌体在微生物生命的生态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噬菌体的主要结构可分为核衣壳或头部,复杂的尾部结构与基部。头部衣壳和尾部由蛋白质组成,头部衣壳内含有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核酸DNA或RNA。衣壳附着在带有纤维的尾巴上,用于识别并粘附于细菌细胞表面的受体。
[0008]免疫磁珠分离技术(IMS)为免疫学技术与磁珠相结合的技术,原理主要是通过将特异性抗体与磁珠结合制备为免疫磁珠,再与混合溶液中特异性抗原相结合,通过磁分离作用,使目的抗原与其余杂质彻底分离,从而达到富集分离的目的。与传统方法相比,不仅具有快速简单,而且还可提高检测的灵敏度与真实性。
[0009]基于此,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吸附磁珠。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吸附磁珠包括:Ni

聚甲基丙烯酸酯磁珠;结合蛋白,所述结合蛋白用于结合金黄色
葡萄球菌,所述Ni

聚甲基丙烯酸酯磁珠和结合蛋白相连。
[0010]专利技术人还发现,该吸附磁珠中的结合蛋白可结合(尤其是可特异性结合)金黄色葡萄球菌。将该吸附磁珠加入到待测样本中,通过结合蛋白可结合金黄色葡萄球菌,进一步通过磁分离作用实现磁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捕获和富集,有助于后续对其进行检测,减少菌种培养步骤,缩短检测时间,提高检测效率。
[0011]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前述的吸附磁珠在制备试剂盒中的用途,所述试剂盒用于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由前可知,吸附磁珠中的结合蛋白可结合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而可实现吸附磁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捕获和富集,以便分离获取金黄色葡萄球菌。由此,含有上述吸附磁珠的试剂盒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检测,且具有检测时间短和检测效率高等优点。
[0012]在本专利技术的又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试剂盒。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试剂盒包括:前述的吸附磁珠。由前可知,吸附磁珠中的结合蛋白可结合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而可实现吸附磁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捕获和富集,以便分离获取金黄色葡萄球菌。由此,含有上述吸附磁珠的试剂盒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检测,且具有检测时间短和检测效率高等优点。
[0013]在本专利技术的又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前述的吸附磁珠或前述的试剂盒在制备产品中的用途,所述产品用于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由前可知,吸附磁珠中的结合蛋白可结合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而可实现吸附磁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捕获和富集,以便分离获取金黄色葡萄球菌;并且,含有上述吸附磁珠的试剂盒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捕获和富集,以便分离获取金黄色葡萄球菌。由此,采用本专利技术的产品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检测,且具有检测时间短和检测效率高等优点。
[0014]在本专利技术的又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方法。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方法包括:采用前述的吸附磁珠或前述的试剂盒对待测样本进行接触处理,以便检测所述待测样本中是否含有金黄色葡萄球菌或所述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含量。如前所述,利用前述吸附磁珠或试剂盒可结合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实现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捕获和富集,因此,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无需对其进行菌种培养即可实现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测,具有检测步骤简化、检测时间短和检测效率高等优点。
[0015]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6]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80αendolysin不同结构域与克隆片段示意图;
[0018]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80αendolysin不同结构域蛋白纯化图;
[0019]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中荧光显微镜、流式细胞仪检测对不同蛋白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结合情况分析结果图;
[0020]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中Western检测对不同蛋白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结合情况分析结果图;
[0021]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中不同浓度的NaCl对EGFP

amidase 3

CBD蛋白稳定性的分析结果;
[0022]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中不同温度对EGFP

amidase 3

CBD蛋白稳定性的分析结果;
[0023]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中不同pH对EGFP

amidase 3

CBD蛋白稳定性的分析结果;
[0024]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5中pET28a

EGFP

RBP重组质粒的双酶切电泳图,其中,(A)为PMV

RBP与pET28a

EGFP双酶切电泳图,(B)为pET28a

EGFP

RBP双酶切电泳图;
[0025]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附磁珠,其特征在于,包括:Ni

聚甲基丙烯酸酯磁珠;结合蛋白,所述结合蛋白用于结合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述Ni

聚甲基丙烯酸酯磁珠和结合蛋白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附磁珠,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蛋白的N端与所述Ni

聚甲基丙烯酸酯磁珠相连;任选地,所述结合蛋白来源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噬菌体,优选为来源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噬菌体80α;任选地,所述结合蛋白包括源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噬菌体的受体结合蛋白和Amidase蛋白中的至少之一;优选地,所述结合蛋白包括选自来源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噬菌体80α的受体结合蛋白和Amidase蛋白中的至少之一;任选地,所述Amidase蛋白为Amidase 3

CBD蛋白;任选地,所述受体结合蛋白具有如SEQ ID NO:13所示的氨基酸序列、与SEQ ID NO:13具有至少90%同源性的氨基酸序列、以及与SEQ ID NO:13所示受体结合蛋白具有同等或相近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结合性能的氨基酸序列中的至少之一;任选地,所述Amidase 3CBD蛋白具有如SEQ ID NO:14所示的氨基酸序列、与SEQ ID NO:14具有至少90%同源性的氨基酸序列、以及与SEQ ID NO:14所示Amidase 3CBD蛋白具有同等或相近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结合性能的氨基酸序列;任选地,所述结合蛋白连接有荧光基团;优选地,所述荧光基团为EGFP基团;任选地,进一步包括蛋白标签;任选地,所述蛋白标签的C端与所述结合蛋白的N端相连,所述蛋白标签的N端与所述Ni

聚甲基丙烯酸酯磁珠相连;任选地,所述蛋白标签包括选自His标签、Flag标签、GST标签、MBP标签、SUMO标签和C

Myc标签中的至少之一;优选地,所述蛋白标签为His标签。3.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吸附磁珠在制备试剂盒中的用途,所述试剂盒用于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4.一种试剂盒,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吸附磁珠;任选地,进一步包括:Cas12a、crRNA和ssDNA

FQ reporter中的至少之一;优选为,进一步包括Cas12a、crRNA和ssDNA

FQ reporter。5.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吸附磁珠或权利要求4所述的试剂盒在制备产品中的用途,所述产品用于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6.一种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采用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吸附磁珠或权利要求4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李之琦赵锋詹文瑶赵琦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