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高航飞专利>正文

一种口腔医用防脱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98603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口腔医用防脱落装置,可塑性兜状体的中间位置处伸入口腔内,且设有用于收集废液和脱落物的收集部,收集部与嘴唇的内周边缘之间具有环形间隔,可塑性兜状体对应环形间隔的位置处还设有环形通气部、两组分别供上牙列和下牙列露出的牙窗,牙窗方便口腔医师操作牙列进行手术,牙窗靠近收集部侧的内周,边缘距牙齿及牙龈约3.5mm,以留有足够空间方便口腔医师在牙齿及牙周操作,环形通气部环绕在收集部的外周侧,并密布有通气孔,两牙窗均位于环形通气部的外周侧,牙窗的外周侧环绕有环形固定部,环形固定部环绕并固定在嘴唇的外周侧,两牙窗的首尾之间均设有连接环形固定部和环形通气部的连接部,能够充分防止脱落物进入患者咽喉处。入患者咽喉处。入患者咽喉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口腔医用防脱落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用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口腔医用防脱落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口腔科就诊时,经常遇到口腔内细小物品,如托槽、扎丝、假牙、结扎圈、金属或陶瓷牙冠因牙科镊子或口腔医师戴手套后拿捏不稳导致脱落,脱落后若病人无准备,很可能被误吸、误吞咽,一旦发生误吸后,很可能导致呛咳呼吸困难甚至危及生命,而误吞咽也会跟医患造成不必要的麻烦,不单取出困难,严重还可能导致消化道穿孔甚至大出血危及生命可能,因此急需一种口腔科医用咽喉遮蔽防脱落装置,来防止此类事故的发生。申请号为202011162231.4、专利技术名称为口腔专用防误吞吸水装置的专利文件,其公开了包括吸水件、网兜件和外拉绳,网兜件设有吸水室,网兜件设有若干过水孔,过水孔连通吸水室,吸水室内设有用于对口腔内吸唾的吸水件,网兜件设于口腔内,外拉绳的两端分别形成内置端部和外拉端部,外拉绳的内置端部连接网兜件,外拉绳的外拉端部设于口腔外;该种口腔专用防误吞吸水装置,能够将吸水件快速移出口腔,有效避免吸水件被患者误吞的风险问题,但是需要说明的是,其仅能够通过对吸水装置进行限位,避免其脱落,但是对于托槽、扎丝等结构较小的物品脱落时,则不能有效的进行拦截。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口腔医用防脱落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在能够通过牙窗露出牙列的同时,由环形通气部、收集部共同构成了防止细小物品脱落的遮蔽结构,在保证患者呼吸的同时,能够充分防止脱落物进入患者咽喉处,降低了手术风险。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口腔医用防脱落装置,包括结构与张口后口腔容积相匹配的可塑性兜状体,所述可塑性兜状体的中间位置处伸入口腔内,且设有用于收集废液和脱落物的收集部,所述收集部与嘴唇的内周边缘之间具有环形间隔,所述可塑性兜状体对应所述环形间隔的位置处还设有环形通气部、两组分别供上牙列和下牙列露出的牙窗,所述牙窗靠近所述收集部侧的内周,其边缘与牙齿及牙龈之间具有供手术操作的空间,所述环形通气部为透气的网状结构,其环绕在所述收集部的外周侧,并有能够阻隔脱落物穿过且用于呼吸换气的透气网状结构,两所述牙窗均位于所述环形通气部的外周侧,所述牙窗的外周侧环绕有环形固定部,所述环形固定部伸出口腔,且环绕并固定在嘴唇的外周侧,两所述牙窗的首尾之间均设有连接所述环形固定部和所述环形通气部的连接部。
[0005]优选的,所述收集部配套有用于吸取口腔冲洗液及口腔分泌物的负压吸引管,所述负压吸引管的一端开口并伸入口腔内且延伸至所述收集部处,另一端伸出口腔并连通有吸引器。
[0006]优选的,所述带侧孔的负压吸引管包括两分别沿各嘴角处伸入口腔内的分管,两
所述分管的一端延伸至所述收集部处,另一端合并连通后与所述吸引器相连通。
[0007]优选的,所述分管位于所述收集部内部分的外周壁上密布有用于吸取口腔冲洗液及口腔分泌物的侧孔。
[0008]优选的,两所述连接部分别分布在所述可塑性兜状体对应各嘴角的位置处,且各所述分管均固定在所述连接部上。
[0009]优选的,所述环形通气部呈可塑性的网状结构,所述环形通气部的网状结构小于脱落物的结构。
[0010]优选的,所述收集部呈能够适应舌体形状而形变的可塑性结构。
[0011]优选的,所述环形固定部呈柔性结构并沿周向贴附在口唇部及其外周侧的位置处。
[0012]优选的,所述环形固定部靠近皮肤的一侧覆盖有能够粘附在皮肤上的医用粘胶层。
[0013]优选的,所述牙窗靠近所述收集部侧的内周边缘连接有柔性连接部,所述柔性连接部自所述牙窗处朝所述收集部处延伸,且所述柔性连接部与所述环形通气部和所述收集部均间隔设置。
[0014]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0015]第一,首先通过设置可塑性兜状体使其能够顺应口腔的内部结构,根据不同人体口腔结构对可塑性兜状体进行塑性,并能够方便在上牙列和下牙列之间张开以有效对脱落物进行承接,具体在使用过程中,先通过环形固定部伸出口腔并环绕在嘴唇的外周侧,对整个可塑性兜状体进行定位,固定于口腔外,防止整个装置脱落进口腔内,再通过开设的牙窗将上、下牙列及牙周露出,方便医护人员进行手术操作,并通过牙窗的内周边缘距牙齿及牙龈约3.5mm,以留有足够空间方便口腔医师在牙齿及牙周操作,同时由于柔性材料的贴服作用,使得脱离物在掉落后能够直接落入可塑性兜状体内侧,避免从其外侧滑落至咽喉处,手术过程中产生的废液,即冲洗液和口内唾液分泌物,能够沿可塑性兜状结构的倾斜面逐渐朝下滑落,流至兜状体底部或口腔底部,带侧孔的吸引管可能兜状体底部及口腔底部的液体吸走,避免引发患者不适或产生误吸等医疗事故,进一步的在收集部的外周侧设有环形通气部,环形通气部上密布有通气的网状结构,使得患者在充分张开口腔后,且影响鼻道呼吸时,能够通过通气的网状结构孔的气体交换,利用口腔完成呼吸,在保证呼吸的同时,脱落物等也不会通过环形通气部脱离可塑性兜状体进入咽喉处,防止细小物品脱落导致的误吸误咽。
[0016]第二,收集部配套有用于吸取废液的带侧孔负压吸引管,负压吸引管的一端开口并伸入口腔内且延伸至收集部处,另一端伸出口腔并连通有吸引器,通过设置负压吸引管,对收集部处聚集的废液及口腔底部的液体进行抽离,不仅使术野干净方便医师操作,还防止液体积聚,改善病人就诊体验,防止液体误吸误咽。
[0017]第三,带侧孔的负压吸引管包括两分别沿各嘴角处伸入口腔内的分管,两分管的一端延伸至收集部处,另一端合并连通后与吸引器相连通,通过两分管分别沿嘴角处伸入可塑形兜状体中,进而形成在上牙列和下牙列之间的空隙处伸入口腔中,避免分管影响手术视野,且通过两分管带侧孔进一步提高对收集部处及口腔底部废液的有效排出。
[0018]第四,分管位于收集部内部分的外周壁上密布有用于吸附废液的侧孔,通过开设
侧孔提高分管对废液的收集面,不仅能吸取兜底内液体,还可以抽取口腔底部液体,提高抽吸效率。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装置结构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专利技术分管入口端处的放大图;
[0022]其中,1

环形固定部、2

连接部、3

牙窗、4

环形通气部、5

收集部、6

分管、7

吸引器、8

侧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口腔医用防脱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结构与张口后口腔容积相匹配的可塑性兜状体,所述可塑性兜状体的中间位置处伸入口腔内,且设有用于收集废液和脱落物的收集部,所述收集部与嘴唇的内周边缘之间具有环形间隔,所述可塑性兜状体对应所述环形间隔的位置处还设有环形通气部、两组分别供上牙列和下牙列露出的牙窗,所述牙窗靠近所述收集部侧的内周,其边缘与牙齿及牙龈之间具有供手术操作的空间,所述环形通气部为透气的网状结构,其环绕在所述收集部的外周侧,并有能够阻隔脱落物穿过且用于呼吸换气的透气网状结构,两所述牙窗均位于所述环形通气部的外周侧,所述牙窗的外周侧环绕有环形固定部,所述环形固定部伸出口腔,且环绕并固定在嘴唇的外周侧,两所述牙窗的首尾之间均设有连接所述环形固定部和所述环形通气部的连接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腔医用防脱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部配套有用于吸取口腔冲洗液及口腔分泌物的负压吸引管,所述负压吸引管的一端开口并伸入口腔内且延伸至所述收集部处,另一端伸出口腔并连通有吸引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口腔医用防脱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带侧孔的负压吸引管包括两分别沿各嘴角处伸入口腔内的分管,两所述分管的一端延伸至所述收集部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航飞
申请(专利权)人:高航飞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