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锚杆轴力可视化模型生成方法、监测锚、电子设备及介质
[0001]本申请涉及数据处理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锚杆轴力可视化模型生成方法、监测锚、电子设备及介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的发展,深部隧道、硐室等工程建设量激增,在“三高一扰动”的深部赋存条件下往往面临着隧道垮塌、岩爆、软岩大变形、突泥涌水等工程灾害,给工程建设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因此,针对不同地质条件下形成科学合理的监测方案,在体积范围内掌握围岩支护结构的动态信息,构建岩土工程的灾害预警系统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现有监测技术中存在传感器适配性低、设备之间相互独立、监测数据挖掘深度不足、缺乏风险感知等问题,难以及时准确的对现场进行预警,因此如何对工程岩体的锚杆轴力进行监测成了继续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锚杆轴力可视化模型生成方法、监测锚、电子设备及介质,其中锚杆轴力可视化模型生成方法能够生成锚杆轴力可视化模型,使得相关人员能够通过该锚杆轴力可视化模型对工程的锚杆轴力进行准确的监测,进而根据该可视化锚杆轴力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锚杆轴力可视化模型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各个监测点的观测轴力数据;基于每个所述监测点的所述观测轴力数据,计算所有所述观测轴力数据之间的半方差;基于所有所述观测轴力数据之间的半方差,计算未知监测点的轴力数据;基于所述每个所述监测点的观测轴力数据和所述未知监测点的轴力数据构建面域矩阵,并根据所述面域矩阵生成锚杆轴力可视化模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各个监测点的观测轴力数据,包括:在每个监测点设置监测锚,并通过所述监测锚获取所述观测轴力数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每个所述监测点的所述观测轴力数据,计算所有所述观测轴力数据之间的半方差,包括:依次计算每个所述监测点与其他所述监测点之间的距离;基于环境信息确定距离与半方差之间的对应关系,根据确定的对应关系计算每个所述观测轴力数据与其他所述观测轴力数据之间的半方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有所述观测轴力数据之间的半方差,计算未知监测点的轴力数据,包括:初始化所述未知监测点的轴力数据,计算初始化后的所述未知监测点的轴力数据与每个所述观测轴力数据之间的半方差;基于初始化后的所述未知监测点的轴力数据与每个所述观测轴力数据之间的半方差,计算得到所述未知监测点的轴力数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初始化后的所述未知监测点的轴力数据与每个所述观测轴力数据之间的半方差,计算得到所述未知监测点的轴力数据,包括:基于初始化后的所述未知监测点的轴力数据与每个所述观测轴力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军,王科学,张艳博,翟兆玺,姚旭龙,梁鹏,边文辉,于光远,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国锚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数字岩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