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变电工程站址总体规划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输变电工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变电工程站址总体规划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三维数字化技术已大量应用于输变电工程领域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等工程设计环节,但在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等工程前期策划与决策阶段应用较少。变电工程站址具有建设规模大、地形条件复杂、涉及专业多、影响输电线路路径等建设难点,在工程前期规划阶段,站址总体方案规划对工程建设尤为重要,在二维平面地形图上绘制总体规划图难以直观反映站址原貌、地势及高程、场地挖填平衡、进出线路径、进站道路引接、站内设施布置、拟建工程与周边环境相对位置等工程决策要素。此外,常规设计模式下以二维图纸、文字报告的形式表达设计意图,往往导致在方案汇报或审查过程中,业主方、评审方不能完全领会设计意图、沟通效率低、反复修改方案的情况,影响工程进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不同工程领域涉及的设计对象、规划要点、BIM软件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变电工程站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变电工程站址总体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创建适用于变电工程前期阶段的标准BIM模型库,并将轻量化处理后的BIM模型与GIS数据融合,在三维场景中完成可视化的变电工程站址总体规划方案模拟和变电工程站址规划区域真实场景的展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技术的变电工程站址总体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具体步骤:步骤1、将GIS数据划分为地形高程数据、矢量数据、卫星影像数据三类,并分别处理生成对应的数据文件,统一各类GIS数据的坐标系;步骤2、创建输变电工程中通用BIM模型,并对模型进行轻量化处理,将轻量化处理后的所有模型合并后输出模型文件;步骤3、在infraworks软件中导入GIS数据的数据文件,形成站址原始三维场景,再导入模型文件,在三维场景中进行空间定位,完成三维场景与BIM模型的融合;步骤4、在三维场景中进行进站道路布置、进出线布置完成变电工程站址总体规划。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BIM技术的变电工程站址总体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地形高程数据处理过程为:步骤1.1.1、通过测绘获取站址范围内二维测量地形图,在Civil3D软件中利用地形图中高程数据生成原始地形曲面;步骤1.1.2、基于原始地形曲面,创建站址区域场平及放坡曲面;步骤1.1.3、将原始地形曲面和场平放坡曲面均输出为.LandXML格式,用于曲面图形的数据交互。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基于BIM技术的变电工程站址总体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矢量数据处理过程为:步骤1.2.1、将地形图中原始地物矢量图形,按地物类别分别创建为必和边界的集合要素;并采用CreateParcelFromObjects命令将闭合边界的几何要素批量创建为“地块”对象,通过ExportToSDF命令将不同类型的地块分别输出为空间数据格式.SDF;步骤1.2.2、使用CreateAlignmentEntities命令将拟定的进站道路路径线转换成“路线”固定图元,通过IMXExport命令将路线图元输出为.IMX格式;步骤1.2.3、获取电子地图文件中的矢量数据为特殊的保护区或敏感区域,将其分别输出为.SHP文件格式。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BIM技术的变电工程站址总体规划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鸣宇,宋佩珂,吴丹,杨凌霜,李雨帆,余波,吴怡敏,杨关,史学涛,黄清海,黄友成,羊鹏,杨帆,胡坤鹏,郑云,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