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间距更小的卡基板刺破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84518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09: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卡基板刺破连接器,属于连接器技术领域,包括:线端胶壳和PCB板以及刺破式端子;线端胶壳的顶部后端等距离设置有多个线束穿孔,线端胶壳的后端设置有多个方槽,多个方槽分为上下两行,且同行的多个方槽等距离分布,不同行相邻的两个方槽之间错位分布;PCB板的一侧设置有与线端胶壳前侧两边相适配的装配槽口;刺破式端子由前侧的U型弹片和后侧的U型架所组成,U型架的内部一端内壁设置有刺破端子,刺破端子与U型架相互垂直,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刺破式端子的特殊刺破端子结构,配合线端胶壳的方槽布局,从而可减少相邻的两个线束穿孔之间的间距,可便于对多个线束实现同步铆压,同时线端胶壳不会占据过多空间,节约空间。节约空间。节约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间距更小的卡基板刺破连接器


[0001]本专利技术主要涉及连接器
,具体涉及一种间距更小的卡基板刺破连接器。

技术介绍

[0002]连接器是连接电气线路的机电元件,而IDC连接器主要应用于多端子结构,现有IDC刺破式结构产品非常成熟,应用越发广泛。
[0003]常规的连接器的线束穿孔之间的间距通常为1.27mm、2.5mm、5.0mm,而这些连接器内部的刺破端子的刺破结构均平行设置,在间距为1.27mm的刺破连接器上,线束穿孔之间间距较小,导致在使用过程中,线束之间容易相互挤压,造成松动;在间距为2.5mm和5.0mm的刺破连接器上,线束穿孔之间间距较大,导致刺破连接器上的线束穿孔数量较少或刺破连接器的面积过大,占据更多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主要提供了一种间距更小的卡基板刺破连接器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间距更小的卡基板刺破连接器,包括:线端胶壳和PCB板以及刺破式端子;所述线端胶壳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间距更小的卡基板刺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线端胶壳(10)和PCB板(20)以及刺破式端子(30);所述线端胶壳(10)的前侧设置有插槽开口(12),所述插槽开口(12)处等距离设置有多个Pin开槽(13),多个所述Pin开槽(13)呈锯齿状结构,所述线端胶壳(10)的顶部后端等距离设置有多个线束穿孔(11),所述线端胶壳(10)的后端设置有多个方槽(16),多个所述方槽(16)分为上下两行,且同行的所述多个方槽(16)等距离分布,不同行相邻的两个所述方槽(16)之间错位分布,且每个所述方槽(16)分别与一个线束穿孔(11)处于同一竖直截面位置处,所述方槽(16)与插槽开口(12)相贯通;所述PCB板(20)的一侧设置有与线端胶壳(10)前侧两边相适配的装配槽口(21);所述刺破式端子(30)由前侧的U型弹片(32)和后侧的U型架(31)所组成,所述U型架(31)的内部一端内壁设置有刺破端子(33),所述刺破端子(33)与U型架(31)相互垂直,所述U型弹片(32)和U型架(31)以及刺破端子(33)一体化成型,多个所述刺破式端子(30)分别安装在多个Pin开槽(13)处,且相邻的两个所述刺破式端子(30)一侧的刺破端子(33)分别位于U型架(31)的内部底部右侧和U型架(31)的内部顶侧左侧,多个所述刺破端子(33)分别与多个方槽(16)位置对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间距更小的卡基板刺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开口(12)两侧区域的线端胶壳(10)内顶部和内底部均设置有塑料夹口凸台(18),所述PCB板(20)的两侧装配槽口(21)处分别设置有与塑料夹口凸台(18)相适配的缺口式防呆槽口(22)和圆孔式防呆槽口(23)。3.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锋曹瑞成梁鸿毅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鸿儒连接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