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层对比方法与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石油地球物理勘探测井数据的处理和解释
,特别涉及一种地层对比方法与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油气藏内井间地层对比是油藏描述与储层表征的关键步骤之一,对比结果直接决定油藏格架并进一步控制了油藏内储集体的空间分布,最终影响油气藏的开发。地层对比的核心工作主要由地质工作者依据标志层、沉积旋回和岩性组合等测井曲线特征,通过建立覆盖全油田所有井的相互交叉的连井剖面完成。然而,油田进入开发中后期钻井增多,地层对比工作量十分繁重。目前,已有商业软件辅助地层对比工作,但其主要贡献限于井数据库和对比剖面的建立,而对于单井地层划分和连井剖面上井间地层对应关系分析这一核心工作,主要通过地质工作者眼、手、脑并用进行综合分析完成。其不足在于:一是带来眼力、体力和脑力上的极大耗费;二是主观性强,对比结果高度依赖于地质工作者个人的相关知识和经验。
[0003]近年来,有学者采用模糊数学、层内差异与聚类分析法、沃尔什变换、测井信号相似性对比以及神经网络等方法尝试实现自动地层对比,但并未取得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层对比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对目标井的选定测井曲线进行连续小波变换,得到各设定尺度下各深度点处连续小波变换系数的模分布图,由所述模分布图得到模极大值线,将所述模极大值线在尺度变量取最小值时的所述测井曲线的位置作为奇异值位置;根据所述奇异值位置和预先确定的标准井的对比深度区间,确定所述目标井的待对比深度区间;获取所述测井曲线在所述待对比深度区间内的第一数据点序列,和所述标准井的标准测井曲线在所述对比深度区间内的第二数据点序列,按设定规则确定所述第一数据点序列和第二数据点序列间的路径,确定每条路径的距离,根据距离最短的路径得到所述目标井和标准井的地层对比结果。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目标井的选定测井曲线进行连续小波变换,得到各设定尺度下各深度点处连续小波变换系数的模分布图,具体包括:对目标井的选定测井曲线通过下述公式(1)进行连续小波变换,得到各设定尺度下各深度点处连续小波变换系数的模分布图:公式(1)中,C(s,x0)为测井曲线在尺度s深度x0处的连续小波变换系数;f(x)为测井曲线表达式,x为测井深度;为小波变换基函数;x
min
和x
max
分别为测井曲线的最小和最大深度。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小波变换基函数为高斯函数的一阶导数。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得到各设定尺度下各深度点处连续小波变换系数的模分布图后,还包括:将所述模分布图中小于设定模阈值的模设置为零。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点序列中第一数据点,所述第二数据点序列中第二数据点,都按照深度由浅到深的顺序排列,所述按设定规则确定所述第一数据点序列和第二数据点序列间的路径,具体包括:将所述第一数据点序列中第一个第一数据点与所述第二数据点序列中第一个第二数据点,确定为待匹配的数据对;判断当前数据对是否同时满足,第一数据点为所述第一数据点序列中最后一个第一数据点,第二数据点为所述第二数据点序列中最后一个第二数据点;若否,根据当前数据对确定下一数据对,下一数据对中的第一数据点不变,第二数据点为当前数据对中第二数据点的相邻下一第二数据点;或,下一数据对中的第一数据点为当前数据对中第一数据点的相邻下一第一数据点,第二数据点不变;或,下一数据对中的第一数据点为当前数据对中第一数据点的相邻下一第一数据点,第二数据点为当前数据对中第二数据点的相邻下一第二数据点;若是,将数据对按确定顺序组成数据对序列,作为所述第一数据点序列和第二数据点
序列间的一条路径。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每条路径的距离,具体包括:针对每条路径,按照下述公式(2)确定该路径中每个数据对的两个数据点间的距离,将各数据对两个数据点间的距离之和确定为该路径的距离:d(i, j)=(q
i
ꢀ–ꢀ
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窦立荣,肖高杰,刘计国,肖玉峰,胡瑛,雷诚,黄奇志,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