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接口自适应的方法、通信装置及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98404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09:58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接口自适应的方法、通信装置及系统,能够应用于支持FG接口模式的第一通信装置,第一通信装置通过接口获取的数据流,并基于确定数据流的数据格式符合第一数据帧结构,将接口设置为第一接口模式。第一通信装置能够根据数据流的数据格式,自动设置接口的接口模式,能够实现接口的接口模式与对端接口的接口模式相同。第一通信装置也能够基于获取接口配置信息自动配置接口,实现接口的自动配置。如此,能够实现通信装置自动配置接口,无需人为针对支持FG接口模式的接口进行配置,能够提高接口配置的效率,降低成本。降低成本。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接口自适应的方法、通信装置及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接口自适应的方法、通信装置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网络业务的发展,业务场景具有多样化的需求。为了向用户提供更完善的网络服务,新一代通信系统可以将逻辑功能抽象为网络切片(network slice,NS)。网络切片技术能够在通用的物理基础设施上实现多个不同类型的网络应用,具体来说,网络切片技术是利用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 defined network,SDN)和网络功能虚拟化(network functions virtualization,NFV)等技术,将物理基础设施的资源虚拟化为多个相互独立且相互隔离的端到端的逻辑网络。
[0003]在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5G)承载网中,城域传送网(netro transport network,MTN)技术以灵活以太网(flexible Ethernet,FlexE)技术为内核,所能支持的网络切片粒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接口自适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第一通信装置通过接口获取数据流,所述接口支持至少两种接口模式,所述至少两种接口模式包括细颗粒FG接口模式;所述第一通信装置确定所述数据流的数据格式符合第一数据帧结构,将所述接口设置为第一接口模式,所述第一接口模式属于所述至少两种接口模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种接口模式包括第二接口模式,在所述第一通信装置确定所述数据流的数据格式符合第一数据帧结构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通信装置确定所述数据流的数据格式不符合第二数据帧结构,所述第二数据帧结构和所述第二接口模式对应。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种接口模式包括第三接口模式,在所述第一通信装置确定所述数据流的数据格式符合第一数据帧结构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通信装置确定所述数据流的数据格式不符合第三数据帧结构,所述第三数据帧结构和所述第三接口模式对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种接口模式由所述第一接口模式、第二接口模式和第三接口模式组成,所述第一通信装置确定所述数据流的数据格式符合第一数据帧结构,包括:响应于确定所述数据流的数据格式不符合第二数据帧结构和第三数据帧结构,则所述第一通信装置确定所述数据流的数据格式符合所述第一数据帧结构,其中,所述第二数据帧结构和所述第二接口模式对应,所述第三数据帧结构和所述第三接口模式对应。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种接口模式由所述第一接口模式和第二接口模式组成,所述第一通信装置确定所述数据流的数据格式符合第一数据帧结构,包括:响应于确定所述数据流的数据格式不符合第二数据帧结构,则所述第一通信装置确定所述数据流的数据格式符合所述第一数据帧结构,其中,所述第二数据帧结构和所述第二接口模式对应。6.根据权利要求1

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帧结构为FG帧结构,所述第一接口模式为FG接口模式。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装置确定所述数据流的数据格式符合第一数据帧结构,包括:所述第一通信装置通过所述接口对应的FG垫层shim模块确定所述数据流的数据格式符合所述FG帧结构。8.根据权利要求1

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帧结构为灵活以太网FlexE帧结构,所述第一接口模式为FlexE接口模式。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装置确定所述数据流的数据格式符合第一数据帧结构,包括:所述第一通信装置通过所述接口对应的FlexE shim模块确定所述数据流的数据格式符合所述FlexE帧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

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帧结构为以太网帧结构,所述第一接口模式为以太网接口模式。11.根据权利要求1

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通信装置获取接口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通信装置基于所述接口配置信息配置所述接口。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装置获取接口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一通信装置获取配置报文,所述配置报文包括所述接口配置信息。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报文为数据通信网络DCN报文。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报文为链路层发现协议LLDP报文。15.根据权利要求11

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配置信息包括第一信息、第二信息、和第三信息中的一项或者多项,所述第一信息标识所述接口支持第一工作模式,所述第二信息标识所述接口不支持第二工作模式,所述第三信息指示所述接口所处的第三工作模式。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口模式为所述FG接口模式,所述第一工作模式包括FG终止模式、FG感知模式、FG时隙表协商模式和FG时隙表同步模式中的一种或者多种。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LLDP报文包括类型

长度

值TLV字段,所述TLV字段用于承载所述接口配置信息。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TLV字段包括能力Capabilities字段,所述Capabilities字段用于承载所述接口配置信息。19.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配置信息包括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所述第一信息标识所述接口支持的第一工作模式,所述第二信息标识所述接口不支持的第二工作模式。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TLV字段包括灵活以太网组能力状态FlexE Group Capability Status字段,所述FlexE Group Capability Status字段用于承载所述接口配置信息。21.根据权利要求17或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配置信息包括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指示所述接口所处的第三工作模式。22.一种接口自适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第一通信装置获取第二通信装置发送的接口配置信息,所述第二通信装置为转发装置;所述第一通信装置基于所述接口配置信息配置接口,所述接口工作在细颗粒FG接口模式。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装置获取接口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一通信装置获取所述第二通信装置发送的配置报文,所述配置报文包括所述接口配置信息。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报文为数据通信网络DCN报文。25.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报文为链路层发现协议LLDP报文。26.根据权利要求22

2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配置信息包括第一信息、第二信息和第三信息中的一项或者多项,所述第一信息标识所述接口支持第一工作模式,所述第二信息标识所述接口不支持第二工作模式,所述第三信息指示所述接口所处的第三工作模式。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工作模式包括FG终止模式、FG感知模式、FG时隙表协商模式和FG时隙表同步模式中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祁云磊刘凯胡永健陈昀钟其文李日欣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