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退台式结构体系中梁柱转换构造及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98343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09: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退台式结构体系中梁柱转换构造及制造方法,箱型梁在与圆管柱相接处设有变截面段,所述变截面段的截面宽度大于或等于圆管柱直径,变截面段内部焊接有十字隔板和第一立隔板,十字隔板的横向隔板高度大于纵向隔板,横向隔板两侧焊接两块第一立隔板,使十字隔板与两第一立隔板共同呈“王”字形;箱型梁的上翼缘板开有长槽,横向隔板穿过长槽与箱型梁上翼缘板采用塞焊工艺焊接固定;横向隔板伸出箱型梁上翼缘板的部分两侧焊接纵向劲板,而构成十字劲板,圆管柱竖直焊接在箱型梁上翼缘板上,圆管柱内壁与十字劲板焊接固定。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圆管柱和箱型梁载荷传递问题,避免出现应力集中及层状撕裂风险。现应力集中及层状撕裂风险。现应力集中及层状撕裂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退台式结构体系中梁柱转换构造及制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梁柱转换构造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退台式结构体系中梁柱转换构造。

技术介绍

[0002]退台式设计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设计手法,通过退台可产生丰富的造型效果,形成公共空间或私密露台,常结合景观绿化一同设计。结构为满足建筑功能要求,出现大量的错位斜柱,上、下层柱不贯通,表现为梁上起柱及柱顶托梁的结构形式。退台式设计在满足了人们对美追求的同时,多采用大跨度钢结构,也大大增加了设计及施工的难度。梁、柱通常采用等宽翼缘的圆管柱及箱型梁,由于圆管柱与箱型梁腹板与翼缘为不同的截面形式,无法直接连接,荷载无法有效的传递,节点区域极易出现应力集中及层状撕裂风险。
[0003]因此,亟需专利技术一种退台式结构体系中梁柱转换构造及制作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节点形式设计复杂、加工难度大等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退台式结构体系中梁柱转换构造,使其满足梁柱转换节点的受力和抗震要求,避免应力集中和层状撕裂风险,从而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退台式结构体系中梁柱转换构造,其特征在于,箱型梁在与圆管柱相接处设有变截面段,所述变截面段的截面宽度大于或等于圆管柱直径,变截面段内部焊接有十字隔板和第一立隔板,所述十字隔板的横向隔板高度大于纵向隔板,横向隔板两侧焊接两块第一立隔板,使十字隔板与两第一立隔板共同呈“王”字形;所述箱型梁的上翼缘板开有沿长度方向的长槽,横向隔板穿过长槽而向上伸出,横向隔板与箱型梁上翼缘板采用塞焊工艺焊接固定,纵向隔板及第一立隔板均与箱型梁上翼缘板采用电渣焊工艺焊接固定;所述横向隔板伸出箱型梁上翼缘板的部分两侧焊接纵向劲板,而构成十字劲板,圆管柱竖直焊接在箱型梁上翼缘板上,圆管柱内壁与十字劲板焊接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退台式结构体系中梁柱转换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箱型梁内部焊接有数个第二立隔板,所述第二立隔板位于第一立隔板的侧方,方向与第一立隔板平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退台式结构体系中梁柱转换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箱型梁内靠近端部处设置有第三立隔板,第三立隔板与第一立隔板方向平行。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退台式结构体系中梁柱转换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立隔板上焊接有水平的第一水平隔板。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退台式结构体系中梁柱转换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箱型梁在与圆管柱相接处具有跌级结构时,在十字隔板与第一立隔板的间隙处焊接水平的第二水平隔板,第二水平隔板与跌级结构的下层高度一致。6.一种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制造如权利要求1

6中任一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锦伟李正前王加林苏霄王永刚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