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正极极片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8330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09: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正极极片及其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正极极片包括正极集流体,以及依次设置在正极集流体上至少一面的补锂层、第二活性层和第三活性层;其中,所述补锂层包含正极补锂剂和具有橄榄石结构的Li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正极极片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
,尤其是指一种正极极片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为提高锂电池的能量密度,硅基负极材料、高镍三元材料、更高电压的电池正在逐渐的研发和走向成熟中。但是目前硅基负极材料由于首效较低,副反应消耗的锂离子多,因此需要在硅基电池设计中通过预锂技术来弥补由于硅材料副反应导致的活性锂的损失。预锂技术包括正极预锂、负极预锂,负极预锂对技术要求及工艺要求较高,因此对预锂技术的发展有一定的限制,正极预锂技术可选择性广、条件较为温和、工艺简单,因此较负极预锂具备更好的发展前景,但要解决正极预锂后补锂剂材料失活带来的动力学变差、能量密度降低等不利因素。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此,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正极预锂后补锂剂失活带来的动力学变差、能量密度降低等技术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正极极片及其应用。
[0005]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正极极片,包括正极集流体,以及依次设置在正极集流体至少一面的补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正极极片,其特征在于,包括正极集流体,以及依次设置在正极集流体至少一面的补锂层、第二活性层和第三活性层;其中,所述补锂层包含正极补锂剂和具有橄榄石结构的LiM
x
Fe1‑
x
PO4、第一导电剂与第一粘结剂;其中,M为过渡金属元素,0≤x≤1;所述第二活性层包含第二活性材料与第二导电剂、第二粘结剂;所述第三活性层包含第三活性材料与第三导电剂、第二粘结剂;所述第三活性材料D50与第二活性材料D50的比值为1

3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补锂剂粒径为纳米级小颗粒,表面包覆导电层,粒径为100nm

1000nm;所述LiM
x
Fe1‑
x
PO4为纳米或微米级颗粒,表面包覆导电层,粒径为100nm

2000n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极片,其特征在于,LiM
x
Fe1‑
x
PO4的D50与正极补锂剂的D50的比值为1

20;和/或,所述LiM
x
Fe1‑
x
PO4的D50粒径为100

2000nm;所述正极补锂剂的D50粒径为100

1000n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延林刘宏勇于哲勋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正力新能电池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