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国土空间规划管控层级预警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98293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09: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基于GIS的国土空间规划管控层级预警系统,包括国土空间规划优化模块、国土空间规划检测评估模块、预警管理模块,所述国土空间规划优化模块用于根据GIS中的实景图,依据不同的优化指标对现有的国土空间的规划情况进行优化,实现自动化、高效率和高准确度的国土空间规划优化操作;所述国土空间规划检测评估模块用于导入目标国土区域的经济、社会、土地适宜性、环境以及生态开发成本的指标值。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国土空间规划优化模块,能够根据GIS中的实景图,依据不同的优化指标对现有的国土空间的规划情况进行优化,实现了自动化、高效率和高准确度的国土空间规划优化操作。作。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GIS的国土空间规划管控层级预警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空间规划
,具体涉及基于GIS的国土空间规划管控层级预警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国土空间规划主要由公共部门使用的影响未来活动空间分布的方法,它的目的是创造一个更合理的土地利用和功能关系的领土组织,平衡保护环境和发展两个需求,以达成社会和经济发展总的目标。
[0003]目前现有的国土空间规划管控层级预警系统还存在一些问题:不方便对国土空间的规划情况进行优化,降低了国土空间规划优化操作的效率和准确度;同时不方便确定目标国土区域的规划类型以及对指标值进行预警处理,为此我们提出基于GIS的国土空间规划管控层级预警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GIS的国土空间规划管控层级预警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基于GIS的国土空间规划管控层级预警系统,包括国土空间规划优化模块、国土空间规划检测评估模块、预警管理模块,
[0006]所述国土空间规划优化模块用于根据GIS中的实景图,依据不同的优化指标对现有的国土空间的规划情况进行优化,实现自动化、高效率和高准确度的国土空间规划优化操作;
[0007]所述国土空间规划检测评估模块用于导入目标国土区域的经济、社会、土地适宜性、环境以及生态开发成本的指标值,并对导入的指标值进行分析,然后根据分析结果确定目标国土区域的规划类型;所述国土空间规划检测评估模块包括大数据分析平台、物联网大数据存储平台、云计算平台;所述大数据分析平台用于对传输的数据进行分析;所述物联网大数据存储平台用于存储有历史案例的信息,并对传输的数据进行存储;所述云计算平台对传输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目标国土区域的规划类型;
[0008]所述预警管理模块用于将指标变化趋势和与原始数据对应的指标阈值数据范围进行对比,实现对超过指标阈值数据范围的指标值进行预警处理;所述预警管理模块包括指标值获取单元、模型创建单元、校验单元、趋势获取单元、图表绘制单元和预警单元。
[0009]优选的,所述国土空间规划优化模块中包括对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值的计算、单个优化区域的建设开发适宜性评分值的计算、优化区域用地开发程度的计算和建立环境生态承载力的N的评估模型。
[0010]优选的,所述对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值的计算的公式如下:
[0011][0012]其中,D
zi
表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值;n表示资源环境要素的总数量;w
i
第i个资源环境要素的权重;H
i
表示i个资源环境要素的承载能力值占总体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值的比重;x
i
表示第i个资源环境要素的承载能力值。
[0013]优选的,所述单个优化区域的建设开发适宜性评分值的计算的公式如下:
[0014][0015]其中,Z
shi
表示单个优化区域的建设开发适宜性评分值;∏表示累乘运算;F
j
表示第j个利于优化区域用地开发的影响因素的影响值;m表示利于优化区域用地开发的影响因素的总数;q
k
表示第k个限制性影响因素的权重,f
k
表示第k个限制性影响因素的单因素评分值;K表示限制性影响因素的总数量。
[0016]优选的,所述优化区域用地开发程度的计算的公式如下:
[0017][0018]其中,M表示优化区域用地开发程度;C表示现状优化区域用地的适宜性评分值;S表示现状优化区域用地面积;Z
g
表示第g个适宜开发用地的建设开发适宜性评分值;G表示适宜开发用地的总数。
[0019]优选的,所述建立环境生态承载力的N的评估模型具体为:
[0020]N=(EF
S
一EF1)/ef2[0021]其中,ef2为环境生态足迹,EF1为本底生态足迹,EF
S
为环境生态地环境的生态足迹供给;
[0022]所述EF
S
的计算公式为:
[0023]EFs=∑
6i=1
(R
j
m
i
)+∑
nj=1
[(I
j

E
j
)R
j
/P
j
][0024]式中,EFs为环境生态地的生态足迹供给,m
i
为各类生物生产性土地的面积,其数据可通过对环境生态区内的环境资源调查而获得,I
j
为第j种消费项目的年进口量,其数据可从地区贸易记录中获得,E
j
为第j种消费项目的年出口量,P
j
为j类消费商品的世界平均生产能力,R
j
为生产消费项目j的生物生产性土地的均衡因子;
[0025]所述EF1的计算公式如下:
[0026]EF1=N1ef1=N1Σ
ni=1
(C
i
R
i
/P
i
)
[0027]式中,EF1为环境生态地本底生态足迹,N1为环境生态地常住人口数,ef1为环境生态地常住人口的平均生态足迹,i为消费商品的类型,P
i
为i种消费商品的世界平均生产能力,C
i
为i种商品的人均消费量,R
i
为生产均衡因子。
[0028]优选的,所述国土空间规划检测评估模块还包括通讯模块,所述通讯模块通过有线通信或无线通信与一服务器进行信息的传输,所述服务器接收所述国土空间规划检测评估模块传输的分析结果,并将分析结果联网存储。
[0029]优选的,所述通讯模块中的上行业务的业务资源强度包括以下公式:
[0030][0031]所述通讯模块中的下行业务的业务资源强度包括以下公式:
[0032][0033]其中:i表示第i个业务;R0表示基本业务的承载速率;(Eb/No)0表示基本业务所需的Eb/No,即基本业务正确解调的信噪比要求;V0表示基本业务的激活因子;(Eb/No)
i
表示业务i所需的Eb/No,即业务i正确解调的信噪比要求;W表示码片速率;v
i
表示业务i的激活因子;R
i
表示业务i的比特率。
[0034]优选的,所述指标值获取单元根据指标和与其关联的原始数据计算得到所述指标对应的指标值;所述模型创建单元与所述指标值获取单元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指标值依照非参数趋势分析法创建一趋势分析模型;所述校验单元与所述模型创建单元连接,用于通过一预设的验证方法对所述趋势分析模型进行校验;所述趋势获取单元分别与所述模型创建单元和所述校验单元连接,用于根据通过校验的所述趋势分析模型获取一指标变化趋势;所述图表绘制单元与所述趋势获取单元连接,用于采用图表的方式绘制所述指标变化趋势的图表;所述预警单元与所述趋势获取单元连接,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GIS的国土空间规划管控层级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国土空间规划优化模块、国土空间规划检测评估模块、预警管理模块,所述国土空间规划优化模块用于根据GIS中的实景图,依据不同的优化指标对现有的国土空间的规划情况进行优化,实现自动化、高效率和高准确度的国土空间规划优化操作;所述国土空间规划检测评估模块用于导入目标国土区域的经济、社会、土地适宜性、环境以及生态开发成本的指标值,并对导入的指标值进行分析,然后根据分析结果确定目标国土区域的规划类型;所述国土空间规划检测评估模块包括大数据分析平台、物联网大数据存储平台、云计算平台;所述大数据分析平台用于对传输的数据进行分析;所述物联网大数据存储平台用于存储有历史案例的信息,并对传输的数据进行存储;所述云计算平台对传输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目标国土区域的规划类型;所述预警管理模块用于将指标变化趋势和与原始数据对应的指标阈值数据范围进行对比,实现对超过指标阈值数据范围的指标值进行预警处理;所述预警管理模块包括指标值获取单元、模型创建单元、校验单元、趋势获取单元、图表绘制单元和预警单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GIS的国土空间规划管控层级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国土空间规划优化模块中包括对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值的计算、单个优化区域的建设开发适宜性评分值的计算、优化区域用地开发程度的计算和建立环境生态承载力的N的评估模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GIS的国土空间规划管控层级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对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值的计算的公式如下:述对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值的计算的公式如下:述对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值的计算的公式如下:其中,D
zi
表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值;n表示资源环境要素的总数量;w
i
第i个资源环境要素的权重;H
i
表示i个资源环境要素的承载能力值占总体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值的比重;x
i
表示第i个资源环境要素的承载能力值。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GIS的国土空间规划管控层级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个优化区域的建设开发适宜性评分值的计算的公式如下:其中,Z
shi
表示单个优化区域的建设开发适宜性评分值;∏表示累乘运算;F
j
表示第j个利于优化区域用地开发的影响因素的影响值;m表示利于优化区域用地开发的影响因素的总数;q
k
表示第k个限制性影响因素的权重,f
k
表示第k个限制性影响因素的单因素评分值;K表示限制性影响因素的总数量。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GIS的国土空间规划管控层级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优化区域用地开发程度的计算的公式如下:其中,M表示优化区域用地开发程度;C表示现状优化区域用地的适宜性评分值;S表示
现状优化区域用地面积;Z
g
表示第g个适宜开发用地的建设开发适宜性评分值;G表示适宜开发用地的总数。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GIS的国土空间规划管控层级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环境生态承载力的N的评估模型具体为:N=(EF
S
一EF1)/ef2其中,ef2为环境生态足迹,EF1为本底生态足迹,EF
S
为环境生态地环境的生态足迹供给;所述EF
S
的计算公式为:EFs=∑
6i=1
(R
j
m
i
)+∑
nj=1
[(I
j

E
j
)R
j
/P
j
]式中,EFs为环境生态地的生态足迹供给,m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春涛刘馨阳李璐范婷婷于路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