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黏土型锂矿的生物提取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湿法冶金和矿物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黏土型锂矿的生物提取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锂被誉为“白色石油”,被广泛使用于储能和核聚变等重要领域。现有探明锂资源储量按照矿床类型,卤水型矿床(盐湖锂)储量最大,硬岩型锂矿床(锂辉石、锂云母)储量居其次。目前锂资源供给以盐湖和锂辉石为主,锂云母、电池回收为辅。黏土型锂矿(沉积型锂矿)是近年来新探明、具有极高储量、有待开发利用的锂矿资源,如果该资源能够有效开发利用,将极大缓解我国乃至全球的锂资源短缺问题。
[0003]黏土型锂矿具有分布广、储量大的特点,过去在美国、墨西哥等国家已有发现,近年来在我国西南地区(比如云南省、贵州省等)也发现了大量的黏土型锂矿。我国的黏土型锂矿大多属于碳酸盐型黏土型锂矿,当碳酸盐岩分化到铝质含量适中的黏土化阶段,发生锂富集,形成碳酸盐黏土型锂矿,其主要矿物有一水硬铝石、蒙脱石、伊利石、高岭石、锐钛矿等。但是黏土型锂矿到现在还没有得到大规模开发利用,只有数个国外企业公布了预期的技术路线,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黏土型锂矿的生物提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微生物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调控微生物代谢过程,代谢结束后,获得富含微生物代谢物的发酵原液;2)将步骤1)的发酵原液离心分离,取上清液作为代谢物原液,向代谢物原液中加入碱调节pH至设定范围后,蒸发水分、浓缩结晶、过滤干燥,得到固体状微生物代谢物;3)对黏土型锂矿进行磨矿,磨矿过程中加入固体状微生物代谢物,磨矿结束后,得到待浸出原料,调节浸出参数进行浸出,得到含锂浸出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微生物为醋酸杆菌、酿酒酵母、黑曲霉、嗜酸葡萄球菌、植物乳杆菌、酸丙酸杆菌、谷氨酸棒杆菌、大肠杆菌、光滑球拟酵母、解脂耶氏酵母、琥珀酸厌氧螺菌、米根霉、嗜热栖热菌、黄曲霉、稗黑粉菌、米曲霉中的至少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液体培养基为含有葡萄糖10~100g/L、酵母粉5~30g/L和蛋白胨5~30g/L的无菌水溶液。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调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红波,张麓原,程晨,申丽,邱冠周,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