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央空调冷却水供回水温差优化控制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节能及制冷空调控制
,尤其涉及一种中央空调冷却水供回水温差优化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中央空调系统大部分时间运行在部分负荷下,冷却水系统的水流量大部分时间也是处于富裕状态。对冷却水系统实施变流量控制可以有效降低冷却水泵运行能耗。冷却水系统的变流量控制通常采用温差控制,即根据冷却水供回水温差调节冷却水泵的运行频率,冷却水供回水温差一般维持在4℃
‑
5℃。通常冷却水回水设计温度为32℃,供水设计温度为37℃。当室外温度较高时,冷却水回水温度往往会高于设计的32℃,此时继续维持,在固定的5℃温差控制时,会使冷却水供水温度超过37℃,甚至达到40℃,不仅会降低冷水机组的运行效率,还会触发冷水机组高温报警,导致冷水机组宕机。如此不仅影响系统的供冷效果,还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在实际工程应用中,为了确保冷水机组的安全运行,很多工程师往往采用低温差设定值(如3℃温差)进行冷却水泵控制,大幅增加了冷却水泵的能耗浪费。因此,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央空调冷却水供回水温差优化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冷却塔(1)、配置有变频器(6)的冷却水泵(3)、冷水机组冷凝器(4)顺次相连并形成的水回路和用于控制供回水温差的控制器(7),所述冷却塔(1)与冷却水泵(3)之间以及所述冷却水泵(3)与冷水机组冷凝器(4)之间通过回水管(2)连通,所述冷水机组冷凝器(4)与冷却塔(1)之间通过供水管(5)连通,所述回水管(2)和供水管(5)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8)和第二温度传感器(9),所述变频器(6)、第一温度传感器(8)和第二温度传感器(9)分别与所述控制器(7)电连接;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8)和第二温度传感器(9)分别用于采集所述回水管(2)内供水的供水温度信号和供水管(5)内回水和回水温度信号;所述控制器(7)用于根据所述供水温度信号和回水温度信号计算优化温差设定值,并根据所述供水温度信号和回水温度信号计算实时的冷却水供回水温差,判断冷却水供回水温差是否在所述优化温差设定值的偏差范围内,如果是,则控制所述冷却水泵(3)的工作频率维持上一次输出值不变,否则将冷却水供回水温差与所述优化温差设定值进行比较,并计算所述变频器(6)的工作频率,且输出至所述变频器(6),其中,所述优化温差设定值的温差上限值为5℃
‑
7℃;温差下限值为2℃
‑
3℃;所述变频器(6)按照所述工作频率控制所述冷却水泵(3)的转速,并将所述回水管(2)内供水的温度与所述供水管(5)内的供水温度之间的温差调整至所述优化温差设定值。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央空调冷却水供回水温差优化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7)根据所述供水温度信号和回水温度信号计算优化温差设定值的具体实现为:如果定义T2为实时冷却水供水温度,T1为实时冷却水回水温度,为优化温差设定值,ΔT
set
为默认的温差设定值,T
2,up
为设置的冷却水供水温度上限值,且不超过高温报警温度;所述优化温差设定值的计算公式为:如果T2>T
2,up
,则如果T2≤T
2,up
,且T1+ΔT
set
>T
2,up
,则如果T2≤T
2,up
,且T1+ΔT
set
≤T
2,up
,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央空调冷却水供回水温差优化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优化温差设定值的范围为温差上限值至温差下限值之间,当所述控制器(7)计算得到的所述优化温差设定值大于所述温差上限值时,则确定所述优化温差设定值等于所述温差上限值时,当所述控制器(7)计算得到的所述优化温差设定值小于所述温差下限值时,则确定所述优化温差设定值等于所述温差下限值。4.一种中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佳佳,高亮,彭绮娴,刘雅琴,熊琬钰,汤立宽,李冠男,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