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弦垂向流速分布的时差法流量测量系统自率定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97843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09:53
一种反正弦垂向流速分布的时差法流量测量系统自率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河流断面两岸各安装一对可以上下滑动的超声波换能器;每次并测定两层或两层以上实际流速;利用反正弦垂向流速分布的层流速与断面流速转换模型,计算上下水平层流速系数和底部盲区流速系数;由断面平均流速与断面面积计算二层法实时流量;或通过分层流速累加计算多层法实时流量,实现超声波时差法河流流量的在线实时监测。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使超声波时差法成为独立于其他常规测流方法的一种流量测验方法,不必另行布设一套如转子流速仪等常规测验设施对其进行比测率定,从而使超声波时差法流量监测系统能够建成即投产、投产即应用。投产即应用。投产即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反正弦垂向流速分布的时差法流量测量系统自率定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水流量测量
,具体为一种反正弦垂向流速分布的时差法流量测量系统自率定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超声波具有定向性,可以象光波一样沿直线传播,可以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超声波时差法是根据超声波顺流和逆流传播的时间差与流体的流速成正比,通过超声波测量顺流和逆流所需时间的时间差得到河流的流速。
[0003]超声波时差法自1970年湖南省试验研究开始,在我国已经历了近50年研究发展历程,并得到了初步的应用,尤其在一些人工河渠的流量监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天然河道由于河道断面不规整,加之影响因素较为复杂,超声波时差法所测到的一个或多个水平层流速对全断面流速是否具有很好的代表性,或者能否建立起超声波时差法所测水平层流速与断面实际流速的关系,直接决定了时差法测流系统建设及投产应用的成败。因此在天然河道超声波时差法监测系统建设初期,都需要经过深入的技术论证和较长时间的系统比测率定工作,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超声波时差法的在河流流量监测中推广应用。
[0004]按照换能器的数量和安装方式的不同,超声波时差法测流的方式有多层测流法和单层测流法等。
[0005]多层测流法是沿河渠两岸不同水深位置平行安装多对换能器,在断面上测出不同水深的水平层平均流速得到断面流速分布变化,据以计算各水平层流量进而推算断面流量。多层测流法的多声道换能器固定安装布置如图1所示。
[0006]多层测流法的断面流量计算与常规流速仪法类似,采用分层部分流量累加,其有限差分公式为:
[0007][0008]式中:v
μ
为第μ个测速层的水平层流速(μ=1,2,3,

n),当μ=n时即为河底盲区边界流速;A
μ
为第μ部分过水断面面积;k

为底层流速系数;其余符号意义同上。
[0009]单层测流法是沿河渠两岸分别选择一个合适的固定位置,水平安装一对换能器,以换能器测得的该水平层水平平均流速代表全断面平均流速,据以推算断面流量。单层测流法的换能器布置如图2所示。
[0010]单层测流法断面流量计算公式可表示为:
[0011][0012]式中:为断面平均流速;A为断面面积;v
θ
为固定测速层层流速;k
θ
为水平层流速与断面平均流速转换系数,一般称为水平层流速系数;其余符号意义同上。
[0013]由上二式可以看出,应用超声波时差法进行河渠流量测量时,无论多层测流法还是单层测流法,均难以通过测量得到完整的剖面流速分布。因此,超声波时差法应用中在仪器安装后必须进行系统率定,以建立测量流速与断面实际平均流速之间的关系,即求上二
层式中的k

或k
θ

[0014]可见,无论多层测流法还是单层测流法,均需对时差法测流系统进行率定。因此在超声波时差法河流流量测量系统设施布置时,必须按《河流流量测验规范》(GB50179)的要求布置一套转子流速仪法或走航式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法(ADCP)测流设施,与时差法同步进行全断面流量的精密测量,以分析时差法测量流速与全断面流速之间的关系。天然河道由于水情条件复杂,率定期可能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不仅费时费力,还将导致时差法难以及时投产、发挥效益,这对于时差法在新设水文测站中的应用是十分不利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15]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反正弦垂向流速分布的时差法流量测量系统自率定方法,基于反正弦垂向流速分布的层流速与断面流速转换模型,通过超声波时差法自身的测速信息进行层流速与断面平均流速、盲区流速的转换计算,可使超声波时差法成为独立于其他常规测流方法的一种流量测验方法,不必另行布设一套如转子流速仪等常规测验设施对其进行比测率定,从而使超声波时差法流量监测系统能够建成即投产、投产即应用。
[001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17]一种反正弦垂向流速分布的时差法流量测量系统自率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0018](1)在河流断面两岸各安装一组行车轨道,在行车上装置一对超声波换能器;
[0019](2)利用所述行车搭载超声波换能器在轨道上同步自上而下移动,并测定两层或两层以上实际流速;
[0020](3)在超声波测速起始和终了,按《水位观测标准》(GB/T50138)观测河流断面测时水位Z;
[0021](4)取上、下二层超声波由上、下二层实测流速v
θ1
、v
θ2
和河流断面测量资料,利用基于反正弦流速分布的流速系数转换模型,推求水面流速系数K0,再由水面流速系数K0和河流断面测量资料推算本次流量测算相应在的上层流速系数k
θ1
、下层流速系数k
θ2
和底层流速系数k


[0022](6)根据测时水位Z,由断面实际测量值获得相应测时水位Z的河流过水断面面积A;
[0023](6)由上层实测流速v
θ1
和上层流速系数k
θ1
之积(或由下层实测流速v
θ2
和上层流速系数k
θ2
之积)计算断面平均流速再由断面平均流速与断面面积A,按流速面积法计算实时流量Q;
[0024](7)由底部流速系数k

和所测最下层实测流速求底部流速,并通过分层累加推算断面实时流量。
[0025](8)重复步骤(2)~(7)多次,点绘各次流量测量测时水位Z与水面流速系数K0相关图,并根据点群的分布重心绘制水位Z与水面流速系数K0关系线(即Z~K0关系线),再由Z~K0关系线查线得到各级水位相应的K0与断面测量资料,推算各级水位对应的上、下层流速系数k
θ1
、k
θ2
与底部流速系数k

并建立水位与上、下层流速系数及底部流速系数的关系线(即Z~k
θ1
、Z~k
θ2
和Z~k

关系线),由所述Z~k
θ1
、Z~k
θ2
、Z~k

关系线根据水位查算层流速系数综合值后,转步骤(6)或(7)推算断面流量,可进一步提高流量测量精度。
[0026]上述步骤(6)和步骤(7)中,当采用二层法测流时执行步骤(6),采用多层法测流时执行步骤(7)。
[0027]作为上述方法的优选方式,步骤(4)中,
[0028]所述水面流速系数计算公式为:
[0029][0030]其中,
[0031][0032][0033][0034]式中:K0为水面流速系数;B1为上水平层河面宽度;B2为下水平层河面宽度;v
θ1
为上层实测流速;v
θ2
为下层实测流速;B1为上水平层河面宽度;B2为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反正弦垂向流速分布的时差法流量测量系统自率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在河流断面两岸各安装一组行车轨道,在行车上装置一对超声波换能器;(2)利用所述行车搭载超声波换能器在轨道上同步自上而下移动,并测定两层或两层以上实际流速;(3)在超声波测速起始和终了,按水位观测标准观测河流断面测时水位Z;(4)取上、下二层超声波由上、下二层实测流速v
θ1
、v
θ2
和河流断面测量资料,利用基于反正弦流速分布的流速系数转换模型,推求水面流速系数K0,再由水面流速系数K0和河流断面测量资料推算本次流量测算相应在的上层流速系数k
θ1
、下层流速系数k
θ2
和底层流速系数k

;(5)根据测时水位Z,由断面实际测量值获得相应测时水位Z的河流过水断面面积A;(6)由上层实测流速v
θ1
和上层流速系数k
θ1
之积,或由下层实测流速v
θ2
和上层流速系数k
θ2
之积计算断面平均流速再由断面平均流速与断面面积A,按流速面积法计算实时流量Q;(7)由底部流速系数k

和所测最下层实测流速求底部流速,并通过分层累加推算断面实时流量;(8)重复步骤(2)~(7)多次,点绘各次流量测量测时水位Z与水面流速系数K0相关图,并根据点群的分布重心绘制水位Z与水面流速系数K0关系线,即Z~K0关系线,再由Z~K0关系线查线得到各级水位相应的K0与断面测量资料,推算各级水位对应的上、下层流速系数k
θ1
、k
θ2
与底部流速系数k

并建立水位与上、下层流速系数及底部流速系数的关系线,即Z~k
θ1
、Z~k
θ2
和Z~k

关系线,由所述Z~k
θ1
、Z~k
θ2
、Z~k

关系线根据水位查算层流速系数综合值后,转步骤(6)或(7)推算断面流量,提高流量测量精度;上述步骤(6)和步骤(7)中,当采用二层法测流时执行步骤(6),采用多层法测流时执行步骤(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正弦垂向流速分布的时差法流量测量系统自率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水面流速系数计算公式为:其中,其中,其中,其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正最李昕潼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省水文水资源勘测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