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均质储层分步注聚提高采收率实验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976917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09:52
本公开涉及一种非均质储层分步注聚提高采收率实验方法,包括步骤:根据获取目的储层特征制备分注分采及光板层内非均质岩心,并组成并联岩心;对并联岩心进行一次水驱,确定其采收率;对分注分采层内非均质岩心以恒速、恒压方式进行第一阶段聚驱,确定其采收率;对并联岩心以恒压方式进行第二阶段聚驱,确定其采收率;对并联岩心进行二次水驱,确定其采收率。本公开实施例可实现通过实验方法模拟目的井真实非均质储层的分步注聚过程,通过对分步注聚实验过程中收集的采出液进行测量确定其采收率,将分步注聚得到的采收率与原有聚驱方式得到的采收率进行对比分析,确定目的井使用该分步注聚驱油方式得到的采收率是否存在提升。分步注聚驱油方式得到的采收率是否存在提升。分步注聚驱油方式得到的采收率是否存在提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非均质储层分步注聚提高采收率实验方法


[0001]本公开涉及油藏开发
,尤其涉及一种非均质储层分步注聚提高采收率实验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聚合物(HPAM)驱油技术以其注入工艺相对简单、成本较低和油藏适应性较强而受到油田开发工作者高度重视,已成为大幅度提高水驱油藏采收率的有效手段之一。尽管聚驱取得了明显增油降水效果,但因储层破裂压力限制,矿场实际注入压力升幅难以达到室内实验相同幅度,甚至造成注入困难。除此以外,矿场注入压力升幅限制也加快了“吸液剖面返转”,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聚驱增油降水效果。“吸液剖面返转”是相同滞留能力驱油剂进入厚油层内不同渗透率部位后所产生渗流阻力不同而引起的。
[0003]近年来,石油科技工作者提出了“高分”与“低分”聚合物溶液、“高浓”与“低浓”聚合物溶液交替注入”、弱凝胶与水交替注入以及“梯次降黏和提速”等注聚方式来改善聚驱开发效果,其驱油机理在于避免“高浓”或“高分”进入低渗透层,降低其吸液启动压力升高速度,进而达到减缓“吸液剖面返转”速度和改善聚驱开发效果目的。/>[0004]专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均质储层分步注聚提高采收率实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获取目的储层的岩心孔隙度、渗透率以及非均质性,根据所述岩心孔隙度、渗透率以及非均质性制备非均质岩心,其中,非均质岩心包括:分注分采层内非均质岩心以及光板层内非均质岩心;对所述非均质岩心进行预处理,将预处理后的所述非均质岩心组成并联岩心,对所述并联岩心进行一次水驱,测量并确定所述非均质岩心的水驱采收率;一次水驱结束后,对所述并联岩心中的分注分采层内非均质岩心进行第一阶段聚驱,将第一聚合物溶液以预定初始压力及预定第二流速,恒速注入所述分注分采层内非均质岩心的注入端,判断当注入第一聚合物时的实时注入压力等于预定注入压力时,保持以预定注入压力恒压注入,直至当第一聚合物溶液的注入体积等于预定第一注入体积,在注入过程中,定期收集分注分采层内非均质岩心采出端各小层的采出液,测量并确定分注分采层内非均质岩心的所述第一阶段聚驱采收率;第一阶段聚驱结束后,对所述并联岩心进行第二阶段聚驱,将第二聚合物溶液以预定注入压力恒压注入所述并联岩心的注入端,直至当第二聚合物溶液的注入体积等于预定第二注入体积,在注入第二聚合物溶液过程中,定期收集并联岩心采出端各小层的采出液,测量并确定并联岩心的所述第二阶段聚驱采收率;第二阶段聚驱结束后,对所述并联岩心进行二次水驱,测量并确定所述并联岩心的后续水驱采收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非均质储层分步注聚提高采收率实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非均质岩心进行预处理的方法,包括:将所述非均质岩心抽空6~12小时,饱和地层水6~12小时,在目的储层油藏温度条件下,从非均质岩心的注入端注入模拟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苗厚纯汪炜姜丽丽唐生李庚昌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