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业物联网制造的燃气表壳体气密性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97685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09: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基于工业物联网制造的燃气表壳体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检测池体和压力介质产生装置,所述检测池体内设有上壳体检测组件和下壳体检测组件;所述上壳体检测组件和下壳体检测组件均包括密封单元,所述密封单元用于对上壳体和下壳体进行密封;所述压力介质产生装置用于向密封后的上壳体和下壳体内输送压力气体。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能够检测出燃气表表壳的气密性,同时还能够快速检测出燃气表表壳的泄漏位置,以便后期对燃气表表壳进行返加工。以便后期对燃气表表壳进行返加工。以便后期对燃气表表壳进行返加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工业物联网制造的燃气表壳体气密性检测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燃气表制造
,具体涉及基于工业物联网制造的燃气表壳体气密性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铝壳燃气表生产过程中,需要对表体上下腔体的气密性进行检测,以确保产品本身的气密性符合生产工艺要求,传统燃气表壳体检测装置大多数采用气压差检测法,主要是选取标准件和检测件固定,在标准件和检测件中同时通入气体,通过标准件和检测件中的气体压力差变化来判定检测件气密性是否合格,虽然该方法能够检测出燃气表表壳的气密性,但是无法检测出燃气表表壳气体的泄漏位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目的在于提供基于工业物联网制造的燃气表壳体气密性检测装置,不仅能够检测出燃气表表壳的气密性,同时还能够快速检测出燃气表表壳的泄漏位置,以便后期对燃气表表壳进行返加工。
[0004]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0005]基于工业物联网制造的燃气表壳体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检测池体和压力介质产生装置,所述检测池体内设有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工业物联网制造的燃气表壳体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池体(40)和压力介质产生装置,所述检测池体(40)内设有上壳体检测组件(5)和下壳体检测组件(4);所述上壳体检测组件(5)和所述下壳体检测组件(4)均包括密封单元,所述密封单元用于对上壳体(7)和下壳体(6)进行密封;所述压力介质产生装置用于向密封后的上壳体(7)和下壳体(6)内输送压力气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工业物联网制造的燃气表壳体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箱(1),所述压力介质产生装置位于所述底箱(1)内,所述底箱(1)内还设有水箱;所述底箱(1)的顶部设有支撑杆(2),所述检测池体(40)位于所述支撑杆(2)上;所述检测池体(40)上设有排水管(46)和溢流管(42),所述排水管(46)和所述溢流管(42)均与所述水箱连接,所述水箱上还设有进水管(41),所述进水管(41)的出水口位于所述检测池体(40)的上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工业物联网制造的燃气表壳体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检测组件(5)的所述密封单元包括第一密封板(24)、第二密封板(30)以及第三密封板(32),所述第一密封板(24)、所述第二密封板(30)以及所述第三密封板(32)分别用于对所述上壳体(7)的各出气口进行密封;所述第三密封板(32)上设有与所述压力介质产生装置连接的第一进气口。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工业物联网制造的燃气表壳体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检测组件(5)还包括第一底板(25)、第一驱动机构(29),所述第一底板(25)位于所述检测池体(40)内,所述第一驱动机构(29)固定在所述第一底板(25)上,所述第一驱动机构(29)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一夹持板(31),所述第二密封板(30)固定在所述第一夹持板(31)的夹持面上;所述第一密封板(24)位于所述第一底板(25)的顶部,所述第一密封板(24)上还设有限位件。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工业物联网制造的燃气表壳体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包括支撑板(36)和限位板(34),所述限位板(34)位于所述支撑板(36)远离所述第二密封板(30)方向的一侧,所述第一底板(25)的顶部设有螺栓(33),且所述螺栓(33)贯穿所述支撑板(36),所述支撑板(36)上设有与所述上壳体(7)匹配的定位孔(35);所述第一底板(25)上还设有竖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泽华李勇田广王鑫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秦川物联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