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源RFID系统的处理方法、RFID标签及接收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
,尤其是指一种无源RFID系统的处理方法、RFID标签及接收器。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超高频无源RFID工作的信令流程及状态机跳转均遵循如下机制:
[0003]RFID标签上电即处于就绪(ready)状态;
[0004]收到查询指令后,时隙为0的标签返回随机数(RN16)并变为应答(reply)状态,时隙不为0的标签变为仲裁(arbitrate)状态,等待后续指令;
[0005]接收器收到RN16之后,返回ACK(RN16)给处于reply状态的标签,标签若收到有效的ACK,则返回数据信息并变为确认(acknowledge)状态,若收到无效的ACK,则变为arbitrate状态。
[0006]若想要获取arbitrate状态标签的信息,则需要给标签发送新的查询指令,包括新的Q值,让标签在时隙为0时进行响应。该过程对于对实时性没有要求的场景不存在影响,但对于对实时性要求高的场景,如生产数据采集、故障数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源射频识别RFID系统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无源RFID系统包括:接收器,激励器,以及设置于被管理物品上的各个RFID标签;所述方法由RFID标签执行,所述方法包括:接收激励器发送的查询指令;根据所述查询指令和所述RFID标签内存储的业务类型标识,选择与所述业务类型标识对应的状态机模式进行状态跳转和数据传输;其中,所述状态机模式包括不具备等待状态的第一模式,以及,具备等待状态的第二模式;在所述等待状态下,所述RFID标签的标签时隙为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类型标识包括下述任意一种:非实时业务的第一标识;可靠业务的第二标识;实时可靠业务的第三标识;可拓展的其他业务的第四标识。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通过激励器下发或提前预置的方式,将所述业务类型标识存储到所述RFID标签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查询指令和所述RFID标签内存储的业务类型标识,选择第二模式进行状态跳转和数据传输,包括:若RFID标签的标签时隙为0,RFID标签向接收器返回第一随机数,RFID标签从就绪状态跳转至应答状态;或者,若RFID标签的标签时隙不为0,RFID标签从就绪状态跳转至仲裁状态;RFID标签接收所述接收器发送的携带所述第一随机数的第一确认信号后,向所述接收器返回EPC和数据,RFID标签从应答状态跳转至等待状态;或者,RFID标签接收所述接收器发送的携带错误随机数的第二确认信号后,Q值不变,RFID标签保持应答状态;RFID标签在第一时间段内接收所述接收器接收到EPC和数据后返回的第三确认信号,RFID标签从等待状态跳转至仲裁状态;若RFID标签在第一时间段内未接收到所述第三确认信号,重传所述EPC和数据,RFID标签保持等待状态;若重传n次EPC和数据后仍未收到所述第三确认信号,RFID标签从等待状态跳转至仲裁状态,n为整数。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RFID标签根据所述查询指令和所述RFID标签内存储的业务类型标识,选择第二模式进行状态跳转和数据传输,包括:若RFID标签的标签时隙为0,RFID标签向接收器返回第二随机数,RFID标签从就绪状态跳转至应答状态;或者,若RFID标签的标签时隙不为0,RFID标签从就绪状态跳转至仲裁状态;RFID标签接收所述接收器发送的携带所述第二随机数的第四确认信号后,返回EPC,RFID标签从应答状态转换至确认状态;或者,RFID标签接收所述接收器发送的携带错误随机数的第五确认信号后,RFID标签从应答状态转换到等待状态;处于等待状态的RFID标签接收重复查询指令后,返回第三随机数,RFID标签保持等待状态;或者,处于仲裁状态的RFID标签接收重复查询指令后将标签时隙减1,若减1后标签时隙为0则返回第四随机数,RFID标签从仲裁状态跳转至应答状态;
发送第三随机数的RFID标签接收到接收器发送的携带第三随机数的第五确认信号,返回EPC,RFID标签从等待状态跳转至确认状态;或者,发送第三随机数的RFID标签接收到接收器发送的携带错误随机数的第六确认信号,RFID标签保持等待状态;发送第四随机数的RFID标签接收到接收器发送的携带第四随机数的第七确认信号,返回EPC,RFID标签从应答状态跳转至确认状态;或者,发送第四随机数的RFID标签接收到接收器发送的携带错误随机数的第八确认信号,RFID标签从应答状态跳转至等待状态。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RFID标签接收所述接收器发送的携带错误随机数的第五确认信号后,RFID标签从应答状态转换到等待状态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处于等待状态的RFID标签在预设标签响应时间内未接收到携带所述第二随机数的第四确认信号,则再次向接收器发送所述RFID标签生成的随机数。7.一种无源射频识别RFID系统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无源RFID系统包括:接收器,激励器,以及设置于被管理物品上的各个RFID标签;所述方法由接收器执行,所述方法包括:通过激励器向RFID标签发送查询指令,根据所述RFID标签选择的与所述RFID标签内存储的业务类型标识对应的状态机模式,进行数据传输;其中,所述状态机模式包括不具备等待状态的第一模式,以及,具备等待状态的第二模式;在所述等待状态下,所述RFID标签的标签时隙为0。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类型标识包括下述任意一种:非实时业务的第一标识;可靠业务的第二标识;实时可靠业务的第三标识;可拓展的其他业务的第四标识。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通过激励器向所述RFID标签发送所述RFID标签适用的业务类型标识。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RFID标签选择的与所述RFID标签内存储的业务类型标识对应的第二模式,进行数据传输,包括:接收标签时隙为0的RFID标签返回的第一随机数后,向所述RFID标签发送携带所述第一随机数的第一确认信号;或者,接收标签时隙为0的RFID标签返回的第一随机数后,向所述RFID标签发送携带错误随机数的第二确认信号。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向所述RFID标签多次发送所述第一确认信号。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若多次发送所述第一确认信号后,未接收到所述RFID标签发送的EPC,确定该RFID标签为问题标签。13.一种RFID标签,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激励器发送的查询指令;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查询指令和所述RFID标签内存储的业务类型标识,选择与所述业务类型标识对应的状态机模式进行状态跳转和数据传输;其中,所述状态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师应,睢菲菲,韦安妮,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