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浮锚杆用预应力传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97471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09: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抗浮锚杆用预应力传递装置,包括下连接筒、上连接筒、顶板、旋转构件,上连接筒套在下连接筒中,下连接筒的筒壁上螺接有N颗按照环形阵列排布的用于锁紧上连接筒的螺栓,螺栓的尾端与上连接筒的外侧面抵接,顶板安装在上连接筒的顶部,旋转构件转动安装在顶板和上连接筒中,旋转构件中设有四个用于安装抗浮锚杆的锚杆穿孔,旋转构件上安装有用于锁紧抗浮锚杆的锚杆锁紧机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预应力传递装置安装方便、便于调整和替换抗浮锚杆、对抗浮锚杆固定的稳定性好。对抗浮锚杆固定的稳定性好。对抗浮锚杆固定的稳定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浮锚杆用预应力传递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浮锚杆用预应力传递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当建筑物地下室的自重及覆土不能抵消地下水产生的浮力时,通过设置垂直抗浮锚杆,可以消除地下水浮力产生的不利影响,保证地下室的稳定和安全,抗浮锚杆受拉构件,一端锚固在建筑物底板,另一端锚固在地基的持力层中,受力过程首先是通过锚固体钢筋与注浆体之间的作用将上拔力传至注浆体上,而后通过注浆体与周边土层之间的摩擦力将注浆体所受到的力传至周围稳定土体中去,从而形成具有一定抗拔能力的抗浮锚杆,起到抗浮锚杆的抗浮作用,采用抗浮锚杆除了平衡地下水浮力作用外,还可起到加固地基的作用,从而减小地基变形及不均匀沉降。但是目前对于抗浮锚杆施工中,其预应力传递装置的稳定性较差,在抗浮锚杆出现不合适情况时,替换不够方便,因而影响室内底板整体施工便捷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预应力传递装置的稳定性较差,在抗浮锚杆出现不合适情况时,替换不够方便,因而影响室内底板整体施工便捷性的情况,提供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浮锚杆用预应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圆管形的下连接筒、圆管形的上连接筒、外方内圆的顶板、圆形的旋转构件,所述上连接筒套在下连接筒中,所述下连接筒的筒壁上螺接有N颗按照环形阵列排布的用于锁紧上连接筒的螺栓,所述螺栓的尾端与上连接筒的外侧面抵接,所述顶板安装在上连接筒的顶部,所述旋转构件转动安装在顶板和上连接筒中,所述旋转构件中设有四个用于安装抗浮锚杆的锚杆穿孔,所述旋转构件上安装有用于锁紧抗浮锚杆的锚杆锁紧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预应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连接筒的筒壁上和上连接筒的筒壁上分别设有多个镂空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筒的筒壁上钻有N列螺孔队列,每列所述螺孔队列包括多颗均匀分布在同一直线上的第一螺孔,每颗所述螺栓的尾部能够与任意一列螺孔队列中的任意一个第一螺孔相螺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筒的顶部外侧设有外螺纹,所述顶板的底部中心设有第二螺孔,所述第二螺孔与外螺纹相螺合使顶板螺接在上连接筒顶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机构包括圆环形的旋转环体、四个C型块、四根支撑管、一根安装管,所述旋转环体、C型块、支撑管和安装管一体制成,所述C型块与旋转环体的内侧连接,所述C型块与旋转环体之间形成圆形的锚杆穿孔,所述支撑管的一端与C型块连接,所述支撑管的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蓝计全陈建杨文彬林兵胡胜秋肖小强赵华英徐良飞许植全梁思龙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华南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