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质沥青乳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沥青乳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尤其涉及一种生物质沥青乳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交通材料制备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热拌沥青路面施工工艺是将热沥青与热集料搅拌后铺筑路面,这种施工工艺会造成大量能源浪费和严重大气污染;而乳化沥青施工技术由于具有节约能源、对大气污染小等优势,在路面施工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微表处技术作为乳化沥青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在国外既用于沥青路面,也用于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罩面,在我国大多用于沥青路面和水泥混凝土桥面、隧道道面等,被认为是修复道路车辙及其他多种路面病害的最有效、最经济的手段之一。
[0003]沥青乳化剂是一种表面活性剂,是生产乳化沥青的关键材料,少量加入就能大幅降低油
‑
水界面的表面张力,并且在油
‑
水界面形成一层乳化剂分子膜,从而对沥青进行乳化,使沥青微粒均匀、稳定地分散于皂液中,使沥青在常温下具有很好的流动性,便于沥青在常温状态下施工。微表处用乳化沥青要求为慢裂快凝型,既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质沥青乳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质沥青乳化剂由胺类化合物和丙烯酸发生酰胺化反应生成的中间体与木质素磺酸盐,在引发剂的作用下,在溶剂中进行木质素磺酸钠与酰胺类中间体发生接枝共聚反应制得;其中,所述胺类化合物为二乙烯三胺、三乙烯四胺、四乙烯五胺中的一种或其多种任意摩尔比的组合,所述木质素磺酸盐为木质素磺酸钠、木质素磺酸钙中的一种,所述引发剂为过硫酸铵、过硫酸钾、过氧化氢、抗坏血酸的一种或两种任意质量比的混合物,所述溶剂为去离子水;所述生物质沥青乳化剂中胺类化合物与丙烯酸的摩尔比为(1~1.5):(1~1.5),木质素磺酸盐的量为胺类化合物与丙烯酸总质量的40%~50%,引发剂的量为胺类化合物、丙烯酸及木质素磺酸盐单体总质量的0.2%
‑
2.8%,溶剂与总反应单体的质量比为(1~1.2):(1~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质沥青乳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胺类化合物为三乙烯四胺,所述木质素磺酸盐为木质素磺酸钠,所述引发剂为过氧化氢、抗坏血酸的一种或两种任意质量比的混合物。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生物质沥青乳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质沥青乳化剂中胺类化合物与丙烯酸的摩尔比为1:1,木质素磺酸盐的量为胺类化合物与丙烯酸总质量的50%,引发剂的量为胺类化合物、丙烯酸及木质素磺酸盐单体总质量的0.5%,溶剂与总反应单体的质量比为1:1。4.一种生物质沥青乳化剂的制备方法,步骤是:(1)制备三乙烯四胺
‑
丙烯酸酰胺类中间体在通入N2条件下,将丙烯酸加入四口烧瓶中,搅拌下升温110
‑
130℃,然后缓慢滴加三乙烯四胺溶液,在高温的条件下,三乙烯四胺与丙烯酸发生酰胺化反应,2~5h后生成酰胺中间体;(2)制备生物质沥青乳化剂将步骤(1)制得的酰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学凡,唐新德,郭海超,王鑫砚,马菲,晁亚楠,潘义川,董福营,庞来学,李颖,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交通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