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星型纤维的生产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7407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09: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海星型纤维的生产制备工艺,包括纺丝箱体、喷丝组件、纺丝丝室、网络器、导丝盘以及TMT卷绕机,纺丝丝室内从上往下依次设有无风区、上油系统、导丝钩以及纺丝甬道,纺丝丝室的内侧设有侧吹风垂直网板,网络器设在纺丝甬道的出料端,喷丝组件上设有若干喷丝板孔,侧吹风垂直网板与无风区之间设有平行式整流器,喷丝板孔由若干海星型成型孔组成,熔体通过海星型成型孔喷吐形成海星型单丝纤维,上油系统包括第一上油结构和第二上油结构,第一上油结构和第二上油结构上均设有与喷丝板孔对应的若干油嘴,第一上油结构和第二上油结构之间呈上下间隔设置。解决了纤维丝束本身防水性差以及加工成布匹后柔软性差的问题。身防水性差以及加工成布匹后柔软性差的问题。身防水性差以及加工成布匹后柔软性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星型纤维的生产制备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涤纶纤维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海星型纤维的生产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0002]纤维丝束在经过P0Y涤纶丝生产线经常生产的过程中,一般是将熔体通过增压泵注入到纺丝箱体顶部的组件内,通过喷丝组件上的喷丝板孔向下喷吐出若干单丝纤维,单丝纤维再在纺丝丝室内经过无风区进行定型后,进入纺丝丝室内进行侧吹风冷却,从喷丝板孔喷出的众多单丝纤维在侧吹风冷却的过程中进入上油工序进行上油,形成一束纤维丝线,即丝束,丝束再通过导丝钩进入纺丝甬道、网络器、导丝盘等工序,最后进入TMT卷绕机进行绕卷。
[0003]随着市场需求不断变化,原有的涤纶纤维产品产品已经不能满足客户需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大环境中要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不断完善自己,改进设备,提升技术,开发出高效益、高附加值的产品。传统的涤纶纤维市场竞争力已明显乏力,产品利润空间缩水,所以走产品差别化之路势在必行,目前市场上防水防风面料用的单丝纤维一般以截面为圆形为主,在通过多根圆形单丝纤维形成一束纤维,由于单丝纤维之间为圆形面接触,必然存在一定的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星型纤维的生产制备工艺,包括纺丝箱体(13)、设在所述纺丝箱体(13)顶部的喷丝组件(10)、设在喷丝组件(10)下方的纺丝丝室(7)、与所述纺丝丝室(7)连接的网络器(3)、导丝盘(2)以及TMT卷绕机(1),所述纺丝丝室(7)内从上往下依次设有无风区(9)、上油系统(6)、导丝钩(5)以及纺丝甬道(4),所述纺丝丝室(7)的内侧设有侧吹风垂直网板(14),所述网络器(3)设在所述纺丝甬道(4)的出料端,所述喷丝组件(10)上设有若干喷丝板孔(11),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吹风垂直网板(14)与所述无风区(9)之间设有平行式整流器(8),所述喷丝板孔(11)由若干海星型成型孔(12)组成,熔体通过所述海星型成型孔(12)喷吐形成海星型单丝纤维,所述上油系统(6)包括第一上油结构(62)和第二上油结构(61),所述第一上油结构(62)和所述第二上油结构(61)上均设有与所述喷丝板孔(11)对应的若干油嘴(15),所述第一上油结构(62)和所述第二上油结构(61)之间呈上下间隔设置,一个所述喷丝板孔(11)内喷吐的所有所述海星型单丝纤维均进入第一上油结构(62)上对应的油嘴(15)进行一次上油后,再进入所述第二上油结构(61)内的对应油嘴(15)进行二次上油后形成海星纤维丝束,二次上油后的所述海星纤维丝束通过所述导丝钩(5)进入所述纺丝甬道(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星型纤维的生产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喷丝板孔(11)由三层所述海星型成型孔(12)组成,三层所述海星型成型孔(12)呈三圈圆周错列交叉排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海星型纤维的生产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喷丝组件(10)采用自闭式75mm板径,三圈所述海星型成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玉萍莫纪荣王国良张国仙蔡晓芬
申请(专利权)人:桐昆集团浙江恒盛化纤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