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季节性节能的冷冻水循环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制冷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季节性节能的冷冻水循环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工业生产中往往需要冷却水对工艺过程进行换热冷却,对于温度要求不高的工艺过程,通常工厂仅采用冷却塔及冷却水池及相应管道系统即可满足需要。而有些特殊工艺过程可能对温度要求比较高,需要使用比一般冷却水温度更低的低温冷却水,这就需要使用制冷机制备的冷冻水进行换热得到低温冷却水。由于低温冷却水与普通冷却水温度差别较大,通常会设置一套单独的小型循环冷却水系统。
[0003]但是,现有的冷冻水循环系统,冬季室外温度较低时仍使用冷水机组与板式换热器进行换热,能耗大。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切换的、能耗低的,一种季节性节能的冷冻水循环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冬季使用冷水机组制冷能耗大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季节性节能的冷冻水循环系统,夏季时通过第二蝶阀9关断第二中温冷冻水用板式换热器32,通过冷水机组2与第一中温冷冻水用板式换热器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季节性节能的冷冻水循环系统,包括冷却塔(1)、冷水机组(2)、中温冷冻水用板式换热器组、中温冷冻水循环泵组(4)、末端工艺设备(5)、第一冷却水供水管(61)、第一冷却水回水管(62)、第二冷却水供水管(63)、第二冷却水回水管(64)、第一中温冷冻水供水管(42)、第一中温冷冻水回水管(43),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温冷冻水用板式换热器组包括第一中温冷冻水用板式换热器(31)、第二中温冷冻水用板式换热器(32),所述冷水机组(2)的输出端通过第一冷却水供水管(61)与第一中温冷冻水用板式换热器(31)顶部输入端连接,第一中温冷冻水用板式换热器(31)顶部输出端通过第一冷却水回水管(62)与冷水机组(2)的输入端连接,第一中温冷冻水用板式换热器(31)底部输入端通过管道与中温冷冻水循环泵组(4)一端连接,中温冷冻水循环泵组(4)另一端通过第一中温冷冻水回水管(43)与末端工艺设备(5)输出端连接,第一中温冷冻水用板式换热器(31)底部输出端通过管道与第一中温冷冻水供水管(42)一端连接,第一中温冷冻水供水管(42)另一端与末端工艺设备(5)的供水端连接;所述冷却塔(1)输出端通过第二冷却水供水管(63)与第二中温冷冻水用板式换热器(32)的输入端连接,第二中温冷冻水用板式换热器(32)顶部输出端通过第二冷却水回水管(64)与冷却塔(1)输入端连接,第一中温冷冻水用板式换热器(31)底部输入端通过管道与中温冷冻水循环泵组(4)一端连接,中温冷冻水循环泵组(4)另一端通过第一中温冷冻水回水管(43)与末端工艺设备(5)回水端连接,第二中温冷冻水用板式换热器(32)底部输出端通过管道与第一中温冷冻水供水管(42)一端连接,第一中温冷冻水供水管(42)另一端与末端工艺设备(5)的供水端连接,第一中温冷冻水用板式换热器(31)与第一冷却水供水管(61)、第一冷却水回水管(62)连接处设有第一蝶阀(8),用于控制第一中温冷冻水用板式换热器(31)开闭,第二中温冷冻水用板式换热器(32)与第二冷却水供水管(63)、第二冷却水回水管(64)连接处设有第二蝶阀(9),用于控制第二中温冷冻水用板式换热器(32)开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季节性节能的冷冻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中温冷冻水用板式换热器(32)为冬季自然冷却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季节性节能的冷冻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中温冷冻水供水管(42)上设有温度传感器(421)和电动调节阀(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梦佳,钱江,史克敏,白雪,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康华净化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