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自补偿结构的发电机组抗震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7305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09: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减震结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自补偿结构的发电机组抗震支架,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减震元件分别设置在发电机组本体的上下、前后、左右六个方向上,进行弹性缓冲支撑,并使得对称方向上的两个减震元件内的油腔a和油腔b通过油路通管对应连通,配合油路通管端壁的弹性形变,以及油腔a和油腔b内液压油受压后的排出和补充,实现震动作用的反向补偿,可以有效平衡发电机组本体工作时产生的震动作用,有利于降低发电机组本体工作时的震动幅度,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减震元件的抗震性能,有利于保障发电机组本体的工作稳定性,进而有效延长其使用寿命。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自补偿结构的发电机组抗震支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减震结构
,具体为一种具有自补偿结构的发电机组抗震支架。

技术介绍

[0002]发电机组是一种可以将其他形式的能源转换成电能的机械设备,将燃料燃烧产生的能量转化为机械能传给发电机,再由发电机转换为电能,输出到用电设备上使用,是一种优质的应急电源设备,被广泛用于工农业生产中电力使用不便的环境中。
[0003]发电机组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震动,这些震动向外传递,若不进行减弱,则过于频繁的震动很容易导致发电机组内部零部件松动,严重时甚至会导致设备金属疲劳,对发电机组的使用寿命造成影响,而现有技术中的发电机组,其通常采用弹簧伸缩结构进行减震,该结构减震效果较差,难以平衡发电机组工作过程中过大的震动,导致发电机组的减震效果较差。
[0004]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具有自补偿结构的发电机组抗震支架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自补偿结构的发电机组抗震支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技术中的发电机组减震效果较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自补偿结构的发电机组抗震支架,包括发电机组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机组本体(1)的外侧设置有固定安装在地面上的箱型座(2),且箱型座(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横梁(201),所述发电机组本体(1)固定安装在横梁(201)上,所述箱型座(2)的顶部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套设在发电机组本体(1)上方的顶框架(203),所述发电机组本体(1)的上下、前后、左右六面与箱型座(2)、顶框架(203)对应的内端壁之间均安装有减震元件(3);所述减震元件(3)包括与发电机组本体(1)外端壁相连接的插杆(301),且插杆(301)远离发电机组本体(1)的一端外侧活动套接有套筒(302),所述套筒(302)远离插杆(301)的一端与对应方向上箱型座(2)或顶框架(203)的内端壁相连接,所述插杆(301)远离套筒(302)的端头外侧固定安装有固定座(303),所述套筒(302)的外侧安装有调节座(304),所述固定座(303)和调节座(304)之间弹性支撑有活动套设在套筒(302)外侧的弹簧(305),所述插杆(301)位于套筒(302)内部的端头上固定安装有与套筒(302)内部尺寸相适配的阀块(307),所述套筒(302)内部经阀块(307)分隔成油腔a(308)和油腔b(309),所述油腔a(308)设置在远离发电机组本体(1)的一侧,所述油腔b(309)设置在靠近发电机组本体(1)的一侧;位于同一直线上对称设置在所述发电机组本体(1)两侧的减震元件(3)设置为一对,所述油腔a(308)和油腔b(309)内均填充有液压油,一对所述减震元件(3)内位于一侧的油腔a(308)与其对称的另一侧的油腔b(309)之间连通有油路通管(4),且油路通管(4)的端壁具有弹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自补偿结构的发电机组抗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201)的顶部均匀固定有多个橡胶柱(202),多个所述橡胶柱(202)的顶端共同固定在发电机组本体(1)的底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自补偿结构的发电机组抗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框架(203)的正反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覆盖在箱型座(2)顶部的前罩板(20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亮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鼎万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